一種平地碎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7:11:56 1
專利名稱:一種平地碎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的一種平地碎土裝置。
背景技術:
松碎土壤可為播種作業準備良好的種床,因此碎土平地是整地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作業環節。公知的平地和碎土裝置是單獨設計的,結構比較複雜。平地裝置多數採用平板式,與地面的夾角大於90°,壅土現象嚴重,增加了工作阻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可靠、作業質量高的的平地碎土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平地碎土裝置,包括碎土釘齒、齒板、齒板斜杆、擋土板、齒板拉杆、壓簧座、壓簧、開槽螺母、齒板座、主杆組合;其特徵是:碎土釘齒與齒板緊固連接,齒板與齒板斜杆下端通過螺栓連接,齒板斜杆上端與主杆組合下端鉸接,主杆組合上端與齒板座固定連接,齒板拉杆下端與齒板斜杆鉸接、上端從拉板上的孔中穿過並用開槽螺母限位,壓簧套在齒板拉杆上、由壓簧座限位。上述平地碎土裝置,其特徵在於主杆組合由拉板和主杆組成,拉板焊接在主杆的下部。
上述平地碎土裝置,其特徵在於主杆與斜杆的夾角a為45° 50°。上述平地碎土裝置,其特徵在於擋土板焊接在齒板的前上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上述結構設計的平地碎土裝置,提高了機具對土壤作業條件適應能力,使得整地後地表平整,土壤細碎,保證和提高了作業質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主杆組合結構示意圖。圖中:1.碎土釘齒,2.齒板,3.齒板斜杆,4.擋土板,5.齒板拉杆,6.壓簧座,7.壓簧,8.開槽螺母,9.齒板座,10.主杆組合,11.拉板,12.主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碎土釘齒(I)、齒板(2)、齒板斜杆(3)、擋土板
(4)、齒板拉杆(5)、壓簧座(6)、壓簧(7)、開槽螺母(8)、齒板座(9)、主杆組合(10);其特徵是:碎土釘齒(I)與齒板(2 )緊固連接,齒板(2 )與齒板斜杆(3 )下端通過螺栓連接,齒板斜杆(3)上端與主杆組合(10)下端鉸接,主杆組合(10)上端與齒板座(9)固定連接,齒板拉杆(5)下端與齒板斜杆(3)鉸接、上端從拉板(11)上的孔中穿過並用開槽螺母(8)限位,壓簧(7)套在齒板拉杆(5)上、由壓簧座(6)限位。擋土板(4)焊接在齒板(2)的前上端。主杆(12)與斜杆(3)的夾角a為45° 50°。如圖2所示:主杆組合(10)由拉板(11)和主杆(12)組成,拉板(11)焊接在主杆
(12)的下部。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及原理如下:工作時,上述平地碎土裝置主杆(12)通過齒板座(9)與整地機緊固連接,整地機前進作業時,碎土釘齒(I)與地表成45° 50°的夾角,碎土釘齒(I)、齒板(2)與擋土板(4)組成的碎土平地齒板具有平土、碎土作用,並將雜草及作物殘茬壓入土中;主杆組合
(10)、齒板座(9)、壓簧(7)、齒板拉杆(5)、齒板斜杆(3)組成仿形機構,平地碎土裝置在仿形機構的作用下遇到障礙時可自動升起,越過障礙後回復正常工作,減少了擁堵的發生;平地碎土裝置由於採用壓簧(7 )加壓,碎土釘齒在工作中不斷抖動,碎土效果很好。從而形成地表平整、土壤細碎的種床,為播種作業和種子的出苗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權利要求1.一種平地碎土裝置,包括碎土釘齒(I)、齒板(2 )、齒板斜杆(3 )、擋土板(4 )、齒板拉杆(5)、壓簧座(6)、壓簧(7)、開槽螺母(8)、齒板座(9)、主杆組合(10);其特徵是:碎土釘齒(I)與齒板(2)緊固連接,齒板(2)與齒板斜杆(3)下端通過螺栓連接,齒板斜杆(3)上端與主杆組合(10)下端鉸接,主杆組合(10)上端與齒板座(9)固定連接,齒板拉杆(5)下端與齒板斜杆(3)鉸接、上端從接耳(11)上的孔中穿過並用開槽螺母(8)限位,壓簧(7)套在齒板拉杆(5 )上、由壓簧座(6 )限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地碎土裝置,其特徵在於主杆組合(10)由拉板(11)和主杆(12 )組成,拉板(11)焊接在主杆(12 )的下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地碎土裝置,其特徵在於主杆(12)與斜杆(3)的夾角a 為 45。 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地碎土裝置,其特徵在於擋土板(4)焊接在齒板(2)的前上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地碎土裝置,屬於農業機械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碎土釘齒、齒板、齒板斜杆、擋土板、齒板拉杆、壓簧座、壓簧、開槽螺母、齒板座、主杆組合。本實用新型屬於整地機的一部分,安裝在整地機上,可以實現細碎土塊、平整土壤,並具有將雜草與作物殘茬壓入土中的作用。本實用新型仿形效果好,可保護機具作業安全,減少壅土發生。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碎土平地效果好,能為播種作業和種子出苗創造良好種床條件。
文檔編號A01B77/00GK203120419SQ20132010426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明者王敏, 王序儉, 王吉亮, 曹肆林, 何義川, 營雨琨 申請人:新疆農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