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防臭芯套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14:22:3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排水系統中對地漏進行防臭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地漏防臭芯套件。
背景技術:
地漏,是連接排水管道系統與室內地面的重要接口,作為住宅中排水系統的重要部件,而衛浴間在主人長時間不在家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地下排水系統臭氣返回到室內,造成衛浴間空氣汙染或滋生病菌;因此,往往會在地漏中安裝一防止下水管道內的臭氣上溢至室內的防臭芯,而現有技術中安裝於地漏中的防臭芯種類較多,例如,中國專利所公開的公告為:CN 204645225 U的地漏T型防臭芯,其特徵在於:包括中空且上部外壁上設有連接部的防臭芯本體、套設在防臭芯本體下部外壁上的密封膠套、以及設有操縱連杆的下擋水板,在該防臭芯本體內設有通過支架連接固定在防臭芯本體上的套筒,套筒底部開設有供操縱連杆穿設的開孔,在操縱連杆的頂端設有環凸部,在環凸部底端與套筒底部之間的操縱連杆外設有彈簧,在該密封膠套內壁上設有至少兩個凸起,在防臭芯本體下部開設有至少兩個與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孔,在密封膠套的下部內壁上設有位於防臭芯本體底端與下水擋板頂面之間的O型密封圈。其結構的防臭芯,在防臭芯本體內存儲有一定水時進行水密封防臭的原理,而當防臭芯本體內存儲的水幹後即無防臭功能,從而影響了使用效果和實用性能。
因此,有鑑於常見的先前技術有上述缺點,發明人針對前述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實用新型的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提高使用效果和壽命的地漏防臭芯套件。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地漏防臭芯套件,包括蓄水盒,蓄水盒的內側壁上固定有防臭芯本體,且防臭芯本體的外底面與蓄水盒的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防臭芯本體內的空腔底面通過隔板分隔形成有若干個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底面設有進水口,定位槽內設有浮球,浮球可接觸於進水口的邊沿;
防臭芯本體的外側壁上設有與定位槽側方的空間連通的出水管道,蓄水盒上設有排水管道,且出水管道密封插接於排水管道內。
進一步優選,防臭芯本體的頂部具有開口,開口上密封蓋合有扣蓋;防臭芯本體的兩外側壁上分別設有定位塊,定位塊上設有卡接孔,扣蓋的底面兩邊緣部向下延伸有底端帶卡塊的卡接塊,卡接塊的卡塊貫穿卡接孔進行卡接。
進一步優選,蓄水盒的頂部開口蓋合有過濾網。
進一步優選,蓄水盒與防臭芯本體的固定結構為:蓄水盒頂部的過濾網外側部設有凹口,防臭芯本體卡入凹口內,凹口的兩相對應的內側壁上分別設有與各定位塊對應的卡位槽,定位塊卡入卡位槽內。
進一步優選,防臭芯本體的外底面設有支撐腳多個,支撐腳的底端與蓄水盒的內底面牴觸。
進一步優選,過濾網的頂面設有T型手持杆。
進一步優選,出水管道密封插接於排水管道內,其具體的密封插接結構為:出水管道的外側面設有至少兩個密封槽,密封槽內套有O型密封圈,且O型密封圈的外側與排水管道的內側壁緊密貼合。
進一步優選,扣蓋密封蓋合於防臭芯本體的頂部開口,其具體蓋合結構為:扣蓋底面向下延伸有凸環,凸環的外側面套有密封環,密封環的外側面設有與防臭芯本體的頂部開口內側壁緊密貼合的凸條。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地漏防臭芯套件,其結構緊湊可靠,安裝和拆卸方便,在防臭芯本體內有水或無水時均可達到防臭功能,具有乾濕兩用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使用效果和實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立體圖;
圖2是實施例1的爆炸圖;
圖3是實施例1的全剖視圖;
圖4是實施例1的防臭芯與過濾網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1的防臭芯本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6是實施例1的防臭芯本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7是實施例1的防臭芯本體結構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如圖1-圖7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地漏防臭芯套件,包括蓄水盒1,蓄水盒1的內側壁上固定有防臭芯本體7,且防臭芯本體7的外底面與蓄水盒1的內底面之間存在間隙,防臭芯本體7內的空腔底面通過隔板76分隔形成有若干個定位槽72,且定位槽72的底面設有進水口73,定位槽72內設有浮球10,浮球10可接觸於進水口73的邊沿;防臭芯本體7的外側壁上設有與定位槽72側方的空間連通的出水管道71,蓄水盒1上設有排水管道11,且出水管道71密封插接於排水管道11內。其結構使得在地漏蓄水盒1中有水或者無水的情況下都可以實現防臭功能,隔板具有定位浮球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通過防臭芯本體7的頂部具有開口77,開口77上密封蓋合有扣蓋4;防臭芯本體7的兩外側壁上分別設有定位塊75,定位塊75上設有卡接孔751,扣蓋4的底面兩邊緣部向下延伸有底端帶卡塊411的卡接塊41,卡接塊41的卡塊411貫穿卡接孔751進行卡接。其結構使得用戶可以定期打開蓋子,清理防臭芯本體7內的垃圾殘留物;扣蓋4採用內扣式,比外扳式更加牢固,不容易折斷,還具有對浮球上浮後進行限位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通過蓄水盒1的頂部開口蓋合有過濾網3。對室內汙水進行初步過濾的作用,提升使用性能。
本實施例中通過蓄水盒1與防臭芯本體7的固定結構為:蓄水盒1頂部的過濾網3外側部設有凹口31,防臭芯本體7卡入凹口31內,凹口31的兩相對應的內側壁上分別設有與各定位塊75對應的卡位槽311,定位塊75卡入卡位槽311內。其結構使得部件之間的安裝和拆卸均較為方便可靠,提高了實用性能,而且定位固定更加牢固。
本實施例中通過防臭芯本體7的外底面設有支撐腳74多個,支撐腳74的底端與蓄水盒1的內底面牴觸。其結構達到對防臭芯本體7進行支撐的作用,而且具有四個開口,增加了防臭芯底部的排水量。
本實施例中通過過濾網3的頂面設有T型手持杆5。方便提起過濾網,提高使用性能。
本實施例中通過出水管道71密封插接於排水管道11內,其具體的密封插接結構為:出水管道71的外側面設有至少兩個密封槽711,密封槽711內套有O型密封圈8,且O型密封圈8的外側與排水管道11的內側壁緊密貼合。採用雙密封結構,比現有市面上的單O型密封圈密封性更好。
本實施例中通過扣蓋4密封蓋合於防臭芯本體7的頂部開口77,其具體蓋合結構為:扣蓋4底面向下延伸有凸環42,凸環42的外側面套有密封環9,密封環9的外側面設有與防臭芯本體7的頂部開口77內側壁緊密貼合的凸條91。其結構使得蓋合或開啟扣蓋4較為方便可靠,而且密封效果較好。
工作原理:採用防臭芯本體7內設置浮球10的原理,並通過浮球10將防臭芯本體7的底部的兩個進水口73在無排水的情況下對地漏進行密封防臭(通過浮球10關閉進水口73),從而實現防止地下排水系統中的臭氣返回到室內,當需要排水時,水從地漏面板排下去後,流向地漏本體蓄水盒1中的過濾網3,水的衝壓力從防臭芯本體7底部的進水口73往上頂,使浮球10上浮,而浮球10由扣蓋4進行限位,防止浮球10偏移定位槽72內的進水口73,從而進水口73打開,水流入定位槽72側方空間內後經出水管道71排出到排水管道11中。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