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似水水無骨下句(詞評可是我愛你)
2023-04-22 11:51:39 1
柔情似水水無骨下句?寫在前面在正文之前,請各位留意一下,這首歌詞的名字,叫《如詞窮一般》,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柔情似水水無骨下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柔情似水水無骨下句
寫在前面
在正文之前,請各位留意一下,這首歌詞的名字,叫《如詞窮一般》。
如詞窮一般
作詞:沃特艾文兒
主歌1:
那是一種
比滑稽更無稽
比歪理更無理
的情緒
主歌2:
那是一道
比難言更難喻
比怯懦更怯懼
的心意
副歌1:
可是我愛你
如跛腳的孤狼穿越過荒漠幾萬裡
在漆黑如墨滴 無邊無止境的夜裡
看到遠方徐徐升起
最初一抹悠遠而繾綣的光景
副歌2:
可是我愛你
如瘦弱的雄鷹穿越過雪原幾世紀
在稀薄的空氣 肆虐無忌的寒風裡
驀然感到的那一縷
生平未見渺小卻蝕骨的暖意
主歌3:
那是一個
比孤獨更孤寂
比痛苦更痛極
的比喻
主歌4:
那是一則
比生趣更無趣
比無力更失力
的真理
副歌3:
可是我愛你
如盲人於火海懸絲之上亦步亦趨
在空濛的靜寂 輕哼著某支無名曲
倏忽間睜開了眼睛
有幸初次目睹整片洪荒天地
橋段:
儘管我不曾言語
儘管你不曾留意
可是我愛你
可是我愛你
可是我愛你
如盲人於火海懸絲之上亦步亦趨
在空濛的靜寂 輕哼著某支無名曲
副歌4:
可是我愛你
如旅人於刀山劍陣中披滿身荊棘
在遼遠的戈壁 攜濃過鄉愁的希冀
朝聖般軟下了雙膝
臉上掛有淺笑和未乾的淚跡
朝聖般軟下了雙膝
臉上掛有淺笑和未乾的淚跡
文/陳鮫淚
主歌1
「那是一種比滑稽更無稽、比歪理更無理的情緒」,表達的是,那是一種看起來很可笑、沒有道理的情緒。
「滑稽」是可笑的意思,「無稽」是沒有根據的意思。通常我們會認為沒有根據的事情是可笑的,所以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近義詞。而「歪理」和「無理」很明顯是近義詞。這裡疊加使用,程度就比原本更深了。
為什麼沒有用一個比「滑稽」和「無稽」加在一起程度更深的詞?為什麼沒有用一個比「歪理」和「無理」加在一起程度更深的詞?那樣準確地去描述內心的感受不是更好嗎?
答案很簡單,因為歌詞要表達的就是「詞窮」,是那種「把全天下的詞語都羅列在面前,也無法找出一個能精確描述內心感受」的感覺。
主歌2
「那是一道比難言更難喻、比怯懦更怯懼的心意」,表達的是,那是一種難以形容、令人膽怯的心意。「難言」和「難喻」,「怯懦」和「怯懼」,是兩組近義詞,這裡和主歌1是一樣的寫法,就不加贅述。
副歌1
我們來看副歌。如果說主歌部分是意識流的表達,是抽象的,那麼副歌部分就是具象的、有畫面感的。
「可是我愛你,如跛腳的孤狼穿越過荒漠幾萬裡」,我們把這句話拆開來看,首先,將「我」比喻成「孤狼」,一般我們提起狼,都會想到狼群,這裡只有一隻,已經很慘了,但是不止,這隻狼還是「跛腳的」。
其次,「孤狼」要穿越的地方是「荒漠」,我們都知道荒漠乾燥缺水、植物稀少,屬於惡劣的自然環境,那麼「孤狼」要在荒漠裡行走已經很艱難了,而它還要走上「幾萬裡」,那就更難了。
接著,「在漆黑如墨滴 無邊無止境的夜裡」這一句是對環境的補充描寫,說明當時是黑夜,黑不是一般的黑,而是像「墨滴」一樣的黑,而且是「無邊無止境的」。
好,副歌1到這裡為止,鋪墊了很多艱險,將那種「難」放大了,無論是從內在條件、還是外在條件去看,都能讓讀者感受到「我愛你」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曲折、不容易的,但「我」依然要這樣做,為什麼呢?
是因為「看到遠方徐徐升起 最初一抹悠遠而繾綣的光景」,聯繫前面的「黑夜」,就知道這句描寫的是日出。日出是非常美好的事物,這裡指代的就是「你」——「為了遇見你,抵達你,前路再艱險,我也願意」。
這樣的愛,令人震撼。
副歌2
副歌2和副歌1是相似的寫法。只是人物、場景發生了變換,「狼」變成「鷹」,「荒漠」變成「雪原」等。
值得一提的是,「瘦弱的雄鷹」,乍一看會覺得是矛盾的——既然這隻「鷹」是「瘦弱的」,又怎麼能說是「雄鷹」呢?但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個寫法相當妙。因為愛一個人,會覺得自己是卑微的,所以說是「瘦弱的」,可是愛又是強大的,能讓人有勇氣「穿越雪原幾世紀,在稀薄的空氣 肆虐無忌的寒風裡」,所以可以稱為「雄鷹」。
「驀然感到的那一縷 生平未見渺小卻蝕骨的暖意」這句同理。一般來說,我們會用「蝕骨」去形容寒冷,而不會去形容溫暖。可是愛一個人的感覺,並不全是美好的,而是美好中夾雜著痛苦。「暖意」是美好的,「蝕骨」是痛苦的,可是在感受「暖意」之前,「鷹」需要經歷的是「雪原」和「寒風」,這些恰恰都是「蝕骨的」,以至於在感受到「暖意」的那一刻,讓人覺得它是「蝕骨的」。在這句詞中,「蝕骨的」是用來形容「暖意」,但又不止是用來形容「暖意」,它形容的是「鷹穿越雪原後感受到暖意」這整個過程的感受,也是「我愛你」所感受到的美好與苦痛。
其實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冬天的時候,如果你本來戴著手套,然後摘下手套放進溫水裡,你會覺得那是普通的溫水,可如果你的手是長時間露在外面,冷冰冰的,一下子放進溫水裡,你就會覺得水特別燙。你看,這不就是「燙手的溫水」嗎?矛不矛盾?雖然這個例子不是特別貼切,但想說的是,人的感受就是這樣的,有時看著矛盾,但它很真實。
主歌3
「那是一個比孤獨更孤寂、比痛苦更痛極的比喻」。意思很明顯,沒什麼好解釋的,寫法也和主歌1、2相同,就不多說了。
主歌4
「那是一則比生趣更無趣、比無力更失力的真理」。
這裡我倒是有一個疑問。「生趣」有三層釋義:1.產生意趣;2.生活情趣、樂趣;3.佛教謂輪迴轉生。這麼看來,「生趣」和「無趣」應該是反義詞才對,那「比生趣更無趣」這樣的說法就很奇怪。
除非存在一種認知是,在真理的層面上,生趣恰恰是無趣的。那樣才能說得通,否則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解釋。
希望有能看懂的人,可以給我解釋一下,哈哈哈。
副歌3
「可是我愛你,如盲人於火海懸絲之上亦步亦趨」,可能又有人要問了,「盲人」看不見,怎麼能「亦步亦趨」?但這裡表達的是「愛一個人,就會去追隨對方」。就算「亦步亦趨」對「盲人」來說是不現實的,「盲人」根本做不到,可「盲人」一定會做到他能力範圍內的「亦步亦趨」,那麼對於「盲人」來說,這就是他自己的「亦步亦趨」。
盲人在火海中走鋼絲,這看起來很慘,但後面接的卻是「在空濛的靜寂,輕哼著某支無名曲」,這句詞給人的感覺無疑是安詳、愉悅,「盲人」身處「火海懸絲」這樣的環境,為什麼能做出「輕哼著某支無名曲」這種帶著愉悅感的舉動呢?因為愛人要付出龐大的代價,在旁人看來是不值得,可愛一個人,就是會甘之如飴。
後面這一句就更狠了,「倏忽間睜開了眼睛,有幸初次目睹整片洪荒天地」,盲人睜開眼睛,可以看見這個世界了。這是不可能的,對不對?(其實還是有可能的,比如換了眼角膜:)既然不可能,那這就是奇蹟。這裡表達的是「我可以愛你,我覺得自己特別幸運,是哪一種幸運呢?是盲人第一次能夠看見世界的那種幸運——我覺得自己遇到了奇蹟」。
我就問一句,你哭沒哭?
橋段
「儘管我不曾言語,儘管你不曾留意——可是我愛你,可是我愛你」,我從來沒有說過,而你,也從來沒有留意到,可那又怎麼樣呢?我還是愛你。橋段部分不過短短幾句話,卻一下子讓整首詞具有了故事性,讓人知道這是「暗戀」,此時再去看前面主歌部分的描述,滑稽、無理、難言、怯懦、孤獨、痛苦、無趣、無力......一切都有了解釋。
「可是我愛你,可是我愛你」,重複說一句話,仿佛一個人無法將愛意訴之於口,繼而在心裡無聲吶喊。
副歌4
「可是我愛你,如旅人於刀山劍陣中披滿身荊棘,在遼遠的戈壁,攜濃過鄉愁的希冀」,可以聯繫前面的副歌1、2、3一起看,這裡將「我」比喻成「旅人」,所處的環境是「刀山劍陣」,遭遇的磨難是「滿身荊棘」。由於「旅人」是在外漂泊的,不會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所以緊接著後面場景就變了,變成了「遼遠的戈壁」。旅人出門在外,最希望的當然是回家,可是這裡卻說「攜濃過鄉愁的希冀」——「我愛你,所持有的這份希冀比鄉愁還要濃烈」。
「朝聖般軟下了雙膝,臉上掛有淺笑和未乾的淚跡」,「朝聖」是朝拜聖像,一般用來指一人前往自己信仰的聖地,用在這裡,表現的是那種「你是我的信仰」的懷抱著虔誠的愛意。「軟下了雙膝」描述的是「跪下」,即「朝拜」這個動作,「淺笑」和「淚跡」說明是又哭又笑。一個人跋涉千裡、排除萬難,最終抵達了自己的信仰之地,當然會又哭又笑。表達的正是「我愛你」那種悲喜交集的情緒。
最後
還記得我最開始說過什麼嗎?留意歌詞的名字,叫《如詞窮一般》。
其實這首歌詞說的是什麼呢?是「我愛你,如詞窮一般」。「我」用了大量的比喻,包括抽象的和具象的,可到最後卻發現,和內心深刻的感情相比,再華麗、再動人的言語也顯得蒼白無力,無論怎麼去形容,都無法精確地表達「我愛你」的感覺,所以說是「如詞窮一般」。
最後的最後,這首歌有兩個演唱版本,一個是黃詩扶唱的,一個是於懿娜唱的,都很好聽。
引用網友@啊想吃榴槤的評論:同一首歌,黃詩扶唱出了奮不顧身,娜娜唱出了致命溫柔。
很遺憾這裡放不了歌曲連結,有興趣自己去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