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形線圈拉直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5:54:46 3
專利名稱:梭形線圈拉直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屬於漲形機技術領域, 主要應用於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的定子線圈漲形成形用,也可用於各種 規格異步牽引電動機定子線圈和交流電動機定子線圈一次成形與端部 彎形。
背景技術:
定子線圈在製作工藝要求嚴格時都用一次成形的漲形機製作成
形,特別是對於使用壽命在20年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的定子線圈,由於 製作工藝要求極為嚴格,在成形過程中不準敲、不準打,不損傷匝間 絕緣且成形後不希望再用復形模復形,以防止線圈的絕緣層受傷,所 以這類定子線圈應該是由定子線圈自動漲形機一次自動成形的。但目
前從事定子線圈漲形機開發的力量跟不上風力發電機的發展。例如 目前普遍採用的定子框式線圈漲形機在線圈直線邊漲形時,通常是以 兩根軸心為中心,線圈的兩直線邊靠四個漲形夾塊構成空間的兩條直 線邊,並分別以兩個軸的軸心為中心向外轉動而漲成線圈的兩個直線 邊,並同時沿另一軸心在端部通過兩組鼻夾將線圈兩端部拉伸,再通 過頂弧機構對端邊頂成弧形。這種製作工藝雖說實現了一次性漲形成 形的目的,但由於這種製作方法的線圈直線邊是以四個漲形架構成空 間的兩條直線,並又是分別繞兩個軸心旋轉成形的,這就是加工過程 中很難保證線圈兩直線邊始終保持平行,且直線邊的夾角難嚴格保證:成形後直線邊的徑向朝向正好對正電機的軸心。直線邊受力與端部斜 邊受力均不在同一平面上,極易出現鼓包、裂紋等現象。而且現有漲 形機的端部成形的採用頂弧機構頂成非弧形。所以很難保證線圈漲形 後不需要再復形。復形模又稱敲形模將線圈兩直線邊在模子上敲平敲 直,也有採用熱壓模在加熱狀態下將兩直線邊熱壓成所需角度和平直 度,無論哪一種工藝都要損傷線圈的絕緣質量,降低了產品的絕緣裕
度,難以保證線圈端部斜邊的相互平行。1994年3月23日中國專利公 報公開號為1084328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名稱為"製造模繞定子線圈的 方法和設備"的技術9該專利是由一線圈架來產生一個模繞定子線圈 的製造設備,它是將線圈的上直線部分與下直線部分的兩漲臂安裝在 同一芯軸上的漲型機,並將線圈架的直線部分以線圈的每個支線的直 線部分限定在上直線部分與下直線部分夾緊裝置上。同時還將線圈架 彎曲到預定半徑以形成從線圈的每個支線的直線部分向線圈的每個鼻 部延伸的臂的裝置。提供用於將每個臂彎曲為預定的半徑的裝置。進 一步提供用於將鼻部彎曲為預定角度的裝置。還提供裝置用於給線圈 的臂部提供相對於定子鐵心的一個落差。還提供用於將線圈架的引線 構造為預定結構的裝置。該實用新型還公開了用於給設備提供能源的 液壓裝置和控制該液壓裝置的一個系統。但是該設備在製造工藝上仍 然是採取的通過一定位頂弧機構的頂弧工藝來實現鼻部彎曲成型的, 需要由一個編碼裝置等自動控制機構去完成,因此機構複雜,精度難 以保證;而且由於該設備的漲臂芯軸不在線圈的上直線部分與下直線 部分所形成的平面上,偏離了床身的中心垂線,因此受力不好,易引起床身不均衡的擺動。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漲形 效果好,精度高,漲形後不需再復形的梭形線圈拉直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梭形線 圈拉直機構,安裝在鼻夾機構上,鼻夾機構包括有鼻端夾座與鼻端夾, 其特徵在於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包括油缸,油缸的活動端抵緊於鼻端 夾座上,四根拉杆一端與油缸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鼻端夾座與鼻端 夾相連。本實用新型具有漲形穩定、精度高的優點。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l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案例,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 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漲形機的鼻夾機構3包括由伺服電機31和傳動絲杆 32組成的鼻夾升降機構,鼻端夾33安裝在鼻端夾座30上,並由傳動 絲杆32控制其沿鼻夾升降機構上下移動和定位,鼻夾升降機構連接有 梭形線圈拉直機構34,梭形線圈拉直機構34包括油缸341,油缸341 的活動端抵緊於鼻端夾座30上,四根拉杆342 —端與油缸341螺紋連 接,另一端穿過鼻端夾座30與鼻端夾33相連。工作時,通過油缸341 抵住鼻端夾座30,拉杆342將鼻端夾33向油缸341運動的反方向拉。這樣,梭形線圈拉直機構34的左、右運動,將梭形線圈拉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梭形線圈拉直機構,通 過在漲形前由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將被漲線圈的梭形拉直,這樣,保證 了在漲形過程中,線圈漲形的穩定性和精確性。
權利要求1、一種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安裝在鼻夾機構上,鼻夾機構包括有鼻端夾座(30)與鼻端夾(33),其特徵在於梭形線圈拉直機構(34)包括油缸(341),油缸(341)的活動端抵緊於鼻端夾座(30)上,拉杆(342)一端與油缸(341)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鼻端夾座(30)與鼻端夾(33)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拉杆(342)設置有四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屬於漲形機技術領域,安裝在漲形機鼻夾機構上,鼻夾機構包括有鼻端夾座與鼻端夾,其特徵在於梭形線圈拉直機構包括油缸,油缸的活動端抵緊於鼻端夾座上,四根拉杆一端與油缸螺紋連接,另一端穿過鼻端夾座與鼻端夾相連。本實用新型具有漲形穩定、精度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H02K15/04GK201312209SQ20082016811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7日
發明者金群力, 高培慶 申請人:高培慶;金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