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8:52:06 1
專利名稱: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特別指一種可應用成為各 種鎖具而達成防盜安全功能的多重安全機制鎖芯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己知防盜鎖具的鎖芯結構,通常由一轉筒、 一外殼、至少一排上下鎖 珠及彈簧所組成,該轉筒套植於外殼中呈可轉動狀,於轉筒及外殼分別設 有至少一排相對應的徑向通孔,由此令下鎖珠及上鎖珠分別植入各通孔, 並於上鎖珠頂端設有一壓縮彈簧,將上、下鎖珠頂制於轉筒及外殼間形成 鎖閂防轉動狀態,而其開啟必需由鑰匙插入轉筒鑰匙孔內,以推動下鎖珠 及上鎖珠滑移,令上、下鎖珠相接面恰位於鎖芯及鎖殼套合接縫處,以順 利扭轉轉筒進行開鎖。但此種已知防盜鎖具的鎖芯,平常該下鎖珠是被上 鎖珠及彈簧頂持而裸露於轉筒的鑰匙孔中,可看見各個凸露的鎖珠位置, 當有人們試圖開鎖時,容易利用探針等工具,深入鑰匙孔按壓下各鎖珠逐 一探測(施以橫向力),由此模擬製成假鑰匙,企圖開鎖,因此已知防盜 鎖芯實用上的防護、防盜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是以鑰匙先轉 動密碼片的結構模式,而不能從轉筒的鑰匙孔中以不正當方法探測鎖珠的 位置、深淺等信息,達成第一層防護機制;其次,密碼片的二端及選定端凸設有與鎖殼閂合的鎖珠,必需以正確的鑰匙推動密碼片,才能使密碼片
的鎖珠精準地脫離,由此達成第二層防護機制;又鎖殼內設有另一排彈性 元件及鎖珠構成閂合,只有當正確的推動密碼片後,才能使鎖殼內的鎖珠 精準地脫離,由此達成第三層防護機制,即組成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該鎖芯 包括
一鎖殼,具有圓孔,圓孔內壁設有相對應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呈軸 向延伸,第一凹槽內設有一排徑向的鎖珠孔,鎖珠孔內植入彈性元件及第 一鎖珠;
一限制器,具有二個平行的限位片,在二限位片之間設有一相連的連 結部,連結部中央設有穿孔,並在二限位片之間構成有二端開放的一容置 空間,限位件呈可轉動狀裝設於鎖殼的圓孔內;
多個密碼片,各為中央設有通孔的片體,通孔內壁的選定側設有一個 或一個以上的斜導引面,密碼片外圍二個相對應邊選擇性設有凸出的第二 鎖珠;多個密碼片排列安裝在限制器的容置空間中,第二鎖珠閂合於鎖殼 的第二凹槽,且鎖殼內的第一鎖珠與一邊的第二鎖珠頂制接觸;
一轉筒,於前端設有一直徑較大的凸環,於凸環中央設有一鑰匙孔呈 軸向延伸,轉筒穿設在密碼片的通孔,由此組成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
該密碼片是於一邊設有一第二鎖珠,第二鎖珠與鎖殼的第一凹槽閂合, 並使第一鎖珠與該第二鎖珠頂制接觸。
該密碼片是於一邊設有—-第二鎖珠,第二鎖珠與鎖殼的第二凹槽閂合。
該密碼片是於二個相對應邊設有一第二鎖珠,其中一第二鎖珠與鎖殼 的第一凹槽閂合,並使第一鎖珠與該第二鎖珠頂制接觸,而另一個第二鎖 珠與鎖殼的第二凹槽閂合。
設有多個隔離片,隔離片中央設有一通孔,在通孔內壁設有一弧形的 凹槽,隔離片外圍二邊設有平行的側壁與限制器的容置空間匹配,多個隔離片穿叉的設置在各密碼片之間,將多個密碼片相隔成一定間距。
該轉筒的鑰匙孔高度大於轉筒直徑,鑰匙孔在凸環後段筒身構成開放的剖槽,轉筒後端設有一作為固定部的徑向穿孔。
該轉筒的末端套設一限位片,限位片設有匹配轉筒直徑的通孔,在通孔內壁設有對應鑰匙孔的凸片,而限位片外圍二側壁各構成二個斜面的菱
形狀,限位片套設在轉筒的末端,凸片嵌入鑰匙孔的剖槽,二側壁在轉動後能頂制在限制器的容置空間內壁。
由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將多個密碼片排列安裝在限制器的容置空間中,使第二鎖珠閂合於鎖殼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而該轉筒穿入並排的密碼片 的通孔中組成可轉動狀,其中央設有一鑰匙孔,鑰匙孔具有開槽對應密碼 片的斜導引面;只有採取正確的鑰匙扭轉,在全部的密碼片同步滑動到開 鎖位置時,才能使密碼片及限制器轉動,達成開鎖功能,由此組成多重防 護機制的鎖芯。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各構件分解狀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鎖芯組合狀態的立體剖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鎖芯組合狀態的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一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二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三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隔離片組合狀態的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一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IO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二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二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三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第三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密碼片防盜機制的動作示意圖。
圖15為本實用新型隔離片的動作示意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全部密碼片開鎖狀態的立體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限位片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限位片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限位片實施例的動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主要是由一鎖 殼l、 一限制器2、多個密碼片3、多個隔離片4及一轉筒5組成,其中
鎖殼l,如圖1及圖2所示,是裝設在防盜鎖具的中空筒體,外觀可構 成任意形狀,於中間設有一圓孔11以提供下述限制器2、多個密碼片3、 隔離片4及轉筒5容設,並選定圓孔11內壁設有相對應的一第一凹槽12 及一第二凹槽13呈軸向延伸,其第一凹槽12內設有一排多個徑向的鎖珠 孔14,於鎖珠孔14內依序植入彈性元件15及第一鎖珠16,該彈性元件15 可為壓縮彈簧。
限制器2,如圖1及圖2所示,是構成圓柱形的結構主體,具有二個平 行的限位片21,在限位片21相同的一端設有一連結部22作為相連,該連 結部22中央設有一穿孔221,而且在二個限位片21之間構成有二端開放的 一容置空間23,用以容置並引導下述多個密碼片3及隔離片4排列整齊而 且可以滑動;由此將限位件2裝設於鎖殼1的圓孔11內呈可轉動狀。
多個密碼片3,如圖1及圖2所示,各為中央設有一通孔31的片體, 該通孔31呈橢圓形狀,在通孔31內壁的選定側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斜 導引面32,如圖示可為二個相對稱的斜導引面32;而密碼片3外圍二邊設有平行的側壁33以與限制器2的容置空間23匹配,又於另外二個相對應 邊任意的選擇性設有凸出的第二鎖珠34、 34',故可實施成上邊有一第二 鎖珠34,或下邊有一第二鎖珠34,,或上及下邊都各有一第二鎖珠34、34', 而且各片密碼片3第二鎖珠34、 34'所凸出的高度可以構成多種高度尺寸; 由此將多個密碼片3排列安裝在限制器2的容置空間23中(如圖3所示), 使第二鎖珠34'閂合於鎖殼1的第二凹槽13 (如圖3至圖6所示),而且 依照第二鎖珠34、 34'的高度呈現不同閂合深度,並使鎖殼l的第一鎖珠 16與上邊的第二鎖珠34頂制接觸。
多個隔離片4,如圖1及圖2所示,也是中央設有一通孔41的片體, 該通孔41呈圓形狀,在通孔41內壁相同前述斜導引面32的方向與位置處 設有一弧形的凹槽42;而隔離片4外圍二邊設有平行的側壁43以與限制器 2的容置空間23匹配;由此,令多個隔離片4穿插的設置在各密碼片3之 間,將多個密碼片3相隔成一定間距,以使上邊第二鎖珠34對齊前述鎖殼 1的第一鎖珠16相頂制接觸;
轉筒5,如圖1至圖3所示,是圓柱形的結構主體,於前端設有直徑 較大凸環51,該凸環51的中央設有一鑰匙孔52呈軸向延伸,該鑰匙孔52 的高度大於轉筒5直徑,故使鑰匙孔52在凸環51後段筒身構成開放的剖 槽52',又轉筒5後端設有一徑向穿孔53作為組裝時的固定部;由此將轉 筒5穿設在密碼片3及隔離片4的通孔31及41 (如圖4至圖7所示),並 利用該凸環51將鎖殼1圓孔11的前端封閉。
由上述鎖殼l、限制器2、密碼片3、隔離片4及轉筒5的結構特徵及 組裝關係的設計,即組成本實用新型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可進一步應用 成為各種鎖具,進而達成防盜安全功能的多重安全機制。其多重防盜機制 的功能,如圖4至圖6所示,各密碼片3的通孔31中只呈現結構均相同的 斜導引面32,不能使用探針等工具測試第一鎖珠16與第二鎖珠34、 34' 的閂合深度,故能達成第一層面的防盜功能。其次,密碼片3的二端或選定端凸設有與鎖殼1閂合的第二鎖珠34、 34',必需以正確的鑰匙推動密 碼片3,才能使密碼片3的第二鎖珠34、 34'精準地脫離,由此達成第二 層防護機制。又鎖殼1內設有另一排彈性元件15及第一鎖珠16構成閂合, 只有當正確的推動密碼片3之後,才能使鎖殼l內的第一鎖珠16精準地脫 離,由此達成第三層防護機制。
本實用新型應用時的開鎖動作,如圖8及圖9所示,當正確齒形的鑰 匙6插入轉筒5扭轉時,其作用端61推擠密碼片3的斜導引面32使之滑 動,故能使密碼片3下端的第二鎖珠34'脫離第二凹槽13,進而轉動密碼 片3及限制器2。或如圖10及圖11所示,上、下邊緣都設有第二鎖珠34、 34'的密碼片3,在正確齒形的鑰匙6扭轉時,能使密碼片3下端的第二鎖 珠34'脫離第二凹槽13,而上端第二鎖珠34則推動閂合的第一鎖珠16位 在正確的開鎖位置,若推動密碼片3距離過短,不能使下端第二鎖珠34' 脫離第二凹槽13,若過長反而使上端第二鎖珠34反而閂合在第一凹槽12 (如圖14所示),由此正確的轉動密碼片3及限制器2。又如圖12及圖 13所示,只有上邊緣都設有第二鎖珠34的密碼片3,在正確齒形的鑰匙6 扭轉時,第二鎖珠34則推動閂合的第一鎖珠16位在正確的開鎖位置,同 理,若推動行程過長反而使上端第二鎖珠34反而閂合在第一凹槽12 (如圖 14所示),故能由此正確的轉動密碼片3及限制器2。至於所述的隔離片4, 因為設有凹槽42不被鑰匙6的作用端61推擠,不會產生滑動作用,只在 保持各密碼片3的間距(如圖15所示)。由此可見,只有採取正確的鑰匙 6扭轉,在全部的密碼片3同步滑動到開鎖位置時(如圖16所示),才能 使密碼片3及限制器2轉動,進一步達成幵鎖功能,只要其中一密碼片3 不吻合,都能保持閂合在鎖殼l內的防盜狀態。
另如圖17所示,在轉筒5的最末端可套設一限位片7,該限位片7設 有匹配轉筒5直徑的通孔71,在通孔71內壁設有對應鑰匙孔52的凸片72, 而限位片7外圍二側壁73各構成二個斜面的菱形狀,由此套設在轉筒5的
最末端,使凸片72嵌入鑰匙孔52的剖槽52,(如圖18所示)。如此,當 轉筒5被鑰匙6驅轉時,可利用限位片7的二側壁73頂制在限制器2的容 置空間23內壁(如圖19所示),限制轉筒5在鎖殼1內的轉動角度,防 止開鎖時扭轉過頭。
權利要求1、一種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該鎖芯包括一鎖殼,具有圓孔,圓孔內壁設有相對應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呈軸向延伸,第一凹槽內設有一排徑向的鎖珠孔,鎖珠孔內植入彈性元件及第一鎖珠;一限制器,具有二個平行的限位片,在二限位片之間設有一相連的連結部,連結部中央設有穿孔,並在二限位片之間構成有二端開放的一容置空間,限位件呈可轉動狀裝設於鎖殼的圓孔內;多個密碼片,各為中央設有通孔的片體,通孔內壁的選定側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斜導引面,密碼片外圍二個相對應邊選擇性設有凸出的第二鎖珠;多個密碼片排列安裝在限制器的容置空間中,第二鎖珠閂合於鎖殼的第二凹槽,且鎖殼內的第一鎖珠與一邊的第二鎖珠頂制接觸;一轉筒,於前端設有一直徑較大的凸環,於凸環中央設有一鑰匙孔呈軸向延伸,轉筒穿設在密碼片的通孔。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該密碼片是於一邊設有一第二鎖珠,第二鎖珠與鎖殼的第一凹槽閂合,並使第一鎖 珠與該第二鎖珠頂制接觸。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該密碼片 是於一邊設有一第二鎖珠,第二鎖珠與鎖殼的第二凹槽閂合。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該密碼片 是於二個相對應邊設有一第二鎖珠,其中一第二鎖珠與鎖殼的第一凹槽閂 合,並使第一鎖珠與該第二鎖珠頂制接觸,而另一個第二鎖珠與鎖殼的第 二凹槽閂合。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設有多個 隔離片,隔離片中央設有一通孔,在通孔內壁設有一弧形的凹槽,隔離片 外圍二邊設有平行的側壁與限制器的容置空間匹配,多個隔離片穿叉的設置在各密碼片之間,將多個密碼片相隔成一定間距。
6、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該轉筒的鑰匙孔高度大於轉筒直徑,鑰匙孔在凸環後段筒身構成開放的剖槽,轉筒後端設有一作為固定部的徑向穿孔。
7、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其特徵在於該轉筒的末端套設一限位片,限位片設有匹配轉筒直徑的通孔,在通孔內壁設有對應鑰匙孔的凸片,而限位片外圍二側壁各構成二個斜面的菱形狀,限位片套設在轉筒的末端,凸片嵌入鑰匙孔的剖槽,二側壁在轉動後能頂制在限 制器的容置空間內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多重防護機制的鎖芯,該鎖芯是由鎖殼、限制器、密碼片、隔離片及轉筒組成,在鎖殼內壁設有二凹槽,其第一凹槽內設多個鎖珠孔,依序植入彈性元件及鎖珠;限制器設於鎖殼內呈可轉動狀,用以限制密碼片及隔離片的滑動;密碼片及隔離片容設在限制器內,於密碼片二端或選定端凸設有鎖珠,使鎖珠可嵌入鎖殼第一及第二凹槽;而轉筒穿入並排的密碼片及隔離片,其中央設有一鑰匙孔,使插入的鑰匙可推動密碼片開鎖。
文檔編號E05B31/00GK201180406SQ200820002029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16日
發明者林伯卿 申請人:大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