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4:08:36 2
專利名稱: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速器、迴轉器,具體說是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 技術背景現有技術中,行星輪軸承的潤滑常採取兩種方式在低速傳動中常通過浸入油池 或使油液飛濺從外部對行星輪軸承進行潤滑,這種方式存在潤滑不可靠的缺點;在高速重 載的傳動中,為使潤滑可靠常採用壓力油潤滑,即通過在行星輪架和行星輪軸上布設孔道 將壓力油引到行星輪軸承處進行潤滑,其明顯缺點是結構較複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採用簡單結構實現行星輪系軸承的自 動潤滑,工作可靠的行星輪系的軸承自動潤滑裝置。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行星輪架、定位擋環、行星輪、行星輪軸,行星輪軸設置在行星輪 架上,並通過定位擋環定位,行星輪套設在行星輪軸上,兩者之間設置有軸承,軸承與行星 輪架之間設置有調整墊圈、孔用彈性擋圈、墊環,構成行星輪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行星輪 軸突出在行星輪架之外並設置有缺口 ;所述的行星輪軸內設置有軸向油道和徑向油道,軸 向油道的一端與缺口的底部相通,另一端與徑向油道相通,徑向油道的出口設置在兩盤軸 承之間的空隙處,構成軸承自動潤滑裝置。上述的行星輪軸的缺口為碗型,其方向與行星輪軸的運動線速度方向一致,並通 過定位擋環在圓周方向上定位。上述的軸向油道的鑽孔在軸端的開口通過堵頭封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浸油或飛濺潤滑相比,潤滑可靠性提高;與壓力油強制潤滑相比,具 有結構簡單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圖中1、太陽輪,2、行星輪架,3、定位擋環,4、調整墊圈,5、孔用彈性擋圈,6、墊環, 7、行星輪,8、軸承,9、行星輪軸,10、堵塊,11、軸向油道,12、徑向油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行星輪架2、定位擋環3、行星輪7、行星輪軸9,行星輪 軸9設置在行星輪架2上,並通過定位擋環3定位,行星輪7套設在行星輪軸9上,兩者之間設置有軸承8,軸承8與行星輪架2之間設置有調整墊圈4、孔用彈性擋圈5、墊環6,構成 行星輪系,行星輪軸9突出在行星輪架2之外並開一個缺口 ;所述的行星輪軸9內設置有軸 向油道11和徑向油道12,軸向油道的一端與缺口的底部相通,另一端與徑向油道12相通, 徑向油道12的出口設置在兩盤軸承8之間的空隙處,構成軸承自動潤滑裝置。參見圖2,行星輪軸9的缺口為碗型,其方向與行星輪軸9的運動線速度方向一致, 並通過定位擋環3在圓周方向上定位。軸向油道11的鑽孔在軸端的開口通過堵頭10封住,使之僅與碗形缺口底部相通。在行星輪系工作時,碗形缺口收集在其運動過程中遇到的油液(油池中的或飛濺 的),由於行星輪軸9與收集的油液之間有很高的相對運動速度,根據流體動力學原理,落 入碗形缺口中的油液原有的動能會轉化成壓力能,在行星輪軸9內部開設流道將碗形缺口 底部與軸承部位聯通,就會形成一股油流,不間斷地對軸承進行自動潤滑。
權利要求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包括行星輪架(2)、定位擋環(3)、行星輪(7)、行星輪軸(9),行星輪軸(9)設置在行星輪架(2)上,並通過定位擋環(3)定位,行星輪(7)套設在行星輪軸(9)上,兩者之間設置有軸承(8),軸承(8)與行星輪架(2)之間設置有調整墊圈(4)、孔用彈性擋圈(5)、墊環(6),構成行星輪系,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行星輪軸(9)突出在行星輪架(2)之外並設置有缺口;所述的行星輪軸(9)內設置有軸向油道(11)和徑向油道(12),軸向油道(11)的一端與缺口的底部相通,另一端與徑向油道(12)相通,徑向油道(12)的出口設置在兩盤軸承(8)之間的空隙處,構成軸承自動潤滑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行星 輪軸(9)的缺口為碗型,其方向與行星輪軸(9)的運動線速度方向一致,並通過定位擋環 (3)在圓周方向上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 軸向油道(11)的鑽孔在軸端的開口通過堵頭(10)封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行星輪軸承的自動潤滑裝置。現有技術中,行星輪軸承的潤滑採取兩種方式在低速傳動中常通過浸入油池或使油液飛濺從外部對行星輪軸承進行潤滑,存在潤滑不可靠的缺點;在高速重載的傳動中,通過在行星輪架和行星輪軸上布設孔道將壓力油引到行星輪軸承處進行潤滑,其明顯缺點是結構較複雜。本實用新型在現有的行星輪軸突出在行星輪架之外並設置有缺口;所述的行星輪軸內設置有軸向油道和徑向油道,軸向油道的一端與缺口的底部相通,另一端與徑向油道相通,徑向油道的出口設置在兩盤軸承之間的空隙處,構成軸承自動潤滑裝置。本實用新型與浸油或飛濺潤滑相比,潤滑可靠性提高;與壓力油強制潤滑相比,具有結構簡單的優點。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1561116SQ200920245540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日
發明者孫保山, 張宏鈞, 田宏亮, 胡少韻, 龔城 申請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