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城市河道圍堰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4:22:41 2
專利名稱:一種城市河道圍堰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圍堰結構,特別是一種城市河道圍堰結構。適用於市政建設工程,尤其是城市河道的治理工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河道的美觀對市容市貌的影響越來越重要,旨在改善水質和景觀環境的河道治理工程越來越多。由於城市河道是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不可能斷流整治,施工時需要設置臨時圍堰。目前常用的圍堰形式有傳統土木圍堰、複合土工膜圍堰等。傳統的土木圍堰依靠圍堰自重來承受水平水壓力,圍堰中心設置粘土牆防滲。傳統土木圍堰的缺點是圍堰斷面大,侵佔河道斷面多,造價高,同時大量填土對河道環境影響比較大。複合土工膜圍堰是用支擋鋼板樁和橫向水平鋼筋支撐共同承擔水平水壓力,用複合土工膜防水。複合土工膜圍堰由於需要打設鋼板樁、設置眾多拉杆,機械施工噪音、震動大,對河道附近居民生活影響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傳統城市河道圍堰斷面大、侵佔河道斷面多、施工過程對附近居民影響大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的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它具有圍堰斷面小、施工量小、投資省、擾民成度低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包括修建在河床之上的提身,該提身的中心設有粘土心牆,其特徵在於緊貼所述提身上下遊側的坡腳處均設有成排的松木樁,且上下遊側的松木樁之間通過對拉鋼筋相連接。所述提身由袋裝土壘築而成。所述粘土心牆由袋裝粘土壘築而成。所述提身的坡率不大於1 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身坡腳設置松木樁並採用對拉鋼筋連接,增強了提身抵抗水平水壓力的能力,從而使提身斷面可大大減小(較傳統土木圍堰減少約30% ),施工量小,投資省,而且對河道環境的影響較小;相比於傳統複合土工膜圍堰,本實用新型無需打設鋼板樁,拉杆(即對拉鋼筋)的道數也明顯減少(一般僅需一道),機械施工量小,擾民程度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在城市河道中修建的圍堰結構包括建造在河床5上的提身1,提身由袋裝土 1-1(裝有土料的土工袋)壘築而成,為保證提身的穩固性,一般要求提身的坡率不大於1 0.5。而且在提身的中心還設有防滲用的粘土心牆2,粘土心牆由袋裝粘土 2-1 (裝有粘土的土工袋)壘築而成。 此外,為了增強提身1的抗滑穩定性,緊貼於該提身的坡腳處(包括提身上遊側坡腳和下遊側坡腳)還布置有成排的松木樁3,並通過對拉鋼筋4將內外側的松木樁3連接在一起,以提高松木樁的整體穩定性。
權利要求1.一種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包括修建在河床( 之上的提身(1),該提身的中心設有粘土心牆O),其特徵在於緊貼所述提身上下遊側的坡腳處均設有成排的松木樁(3),且上下遊側的松木樁( 之間通過對拉鋼筋(4)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提身(1)由袋裝土 (1-1)壘築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粘土心牆O)由袋裝粘土 0-1)壘築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提身(1)的坡率不大於1 0. 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城市河道圍堰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傳統城市河道圍堰斷面大、侵佔河道斷面多、施工過程對附近居民影響大的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的城市河道圍堰結構,它具有圍堰斷面小、施工量小、投資省、擾民成度低的優點。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修建在河床之上的堤身,該堤身的中心設有粘土心牆,緊貼所述堤身上下遊側的坡腳處均設有成排的松木樁,且上下遊側的松木樁之間通過對拉鋼筋相連接。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市政建設工程,尤其是城市河道的治理工程。
文檔編號E02D27/12GK201952805SQ20102066708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8日
發明者彭孔曙, 樓永良, 胡士兵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