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矽棒金剛線截斷側向定位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3:46:0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矽棒金剛線截斷側向定位工裝。
背景技術:
線切割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矽片加工技術,它的原理是通過一根高速運動的鋼線帶動附著在鋼線上的切割刃料對半導體等硬脆材料進行摩擦,從而達到切割目的。線切割技術與傳統的刀鋸片、砂輪片及內圓切割相比有具有效率高,產能高,精度高等優點。
在進行矽棒金剛線截斷時,現下使用的大多數金剛線截斷機定位塊多是採用304不鏽鋼為材質製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常常會碰傷矽棒,且傷害程度較大,導致產品可修復性較低,廢品產生率提高,同時,加工器具多會觸碰到定位塊,導致定位塊定位效果降低,直接影響矽棒金剛線截斷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矽棒金剛線截斷側向定位工裝。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矽棒金剛線截斷側向定位工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尼龍101為材質製成的定位塊、矽棒加工平臺和工作檯,所述工作檯水平設置,所述矽棒加工平臺固定設置於工作檯上,其上端面水平,所述定位塊設置於矽棒加工平臺一側,並通過滑槽實現滑動;
所述定位塊包括定位面,所述定位面豎直設置,定位面上設有退刀槽,所述退刀槽呈長條形,並沿定位面水平延伸,退刀槽的截面呈方形,其所呈的方形的長、寬均為5mm,所述矽棒加工平臺內設有兩個水平平行設置的絲杆,所述絲杆凸出於矽棒加工平臺左端面,並與定位塊的右端面固定連接,兩個絲杆上均設有絲杆軸套,所述絲杆軸套外設有齒口,2個絲杆軸套之間設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2個絲杆軸套外的齒口契合,實現2個絲杆聯動;
所述矽棒加工平臺上設有步進電機和紅外測距儀,所述步進電機的傳動端設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絲杆軸套外的齒口契合,所述紅外測距儀的感應反向指向定位塊;
進一步的,所述退刀槽的軸線、矽棒加工平臺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內;
進一步,所述定位塊上設有與紅外測距儀對應配合的感應面板,所述感應面板的感應面與定位面水平。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矽棒金剛線截斷側向定位工裝,包括定位塊、矽棒加工平臺和工作檯,定位塊上設置退刀槽,矽棒加工平臺和定位塊之間通過絲杆相連,並由步進電機控制間距,紅外測距儀實時檢測矽棒加工平臺和定位塊之間間距,定位塊採用尼龍101為材質,替代了原有的304不鏽鋼材質,同時設置退刀槽,可有效防止矽棒在上下料時,側面被定位塊碰傷,也保護了矽棒在加工平臺上相對移動不被磕邊,同時,杜絕了加工器具觸碰定位塊,保證了加工器具的使用壽命和定位塊的定位精度,而且,定位塊和矽棒加工平臺之間的間距可控,精度高,提高了矽棒金剛線截斷質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具有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廢品產生率,增加產品可修復性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 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圖2 本實用新型橫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的一種矽棒金剛線截斷側向定位工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尼龍101為材質製成的定位塊1、矽棒加工平臺2和工作檯3,所述工作檯3水平設置,所述矽棒加工平臺2固定設置於工作檯3上,其上端面水平,所述定位塊1設置於矽棒加工平臺2一側,並通過滑槽實現滑動;
所述定位塊1包括定位面5,所述定位面5豎直設置,定位面5上設有退刀槽6,所述退刀槽6呈長條形,並沿定位面5水平延伸,退刀槽6的截面呈方形,其所呈的方形的長、寬均為5mm,所述矽棒加工平臺2內設有兩個水平平行設置的絲杆7,所述絲杆7凸出於矽棒加工平臺2左端面,並與定位塊1的右端面固定連接,兩個絲杆7上均設有絲杆軸套8,所述絲杆軸套8外設有齒口,2個絲杆軸套8之間設有第一齒輪9,所述第一齒輪9與2個絲杆軸套8外的齒口契合,實現2個絲杆7聯動;
所述矽棒加工平臺2上設有步進電機10和紅外測距儀11,所述步進電機10的傳動端設有第二齒輪12,所述第二齒輪12與絲杆軸套8外的齒口契合,所述紅外測距儀11的感應反向指向定位塊1;
進一步的,所述退刀槽6的軸線、矽棒加工平臺2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內;
進一步,所述定位塊1上設有與紅外測距儀11對應配合的感應面板12,所述感應面板12的感應面13與定位面5水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