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4:27:21 1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噴霧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
技術背景在噴霧過程中,由於進出水閥需要上下 反覆運動,並且在擠壓活塞向上運動時還要保證進水閥與出水孔之間密封,因此在傳統產品的出水孔內置了個墊圈,但墊圈時間久了會被農藥腐蝕,或在長期的工作中容易被水中雜質或粉質農藥摩擦磨損,墊圈一旦被破壞就無法保證密封性,影響其壓力與自吸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它取消墊圈,以更為平整和耐磨的進水閥和耐磨耐腐蝕的材質取而代之,增加了自吸能力和產品使用壽命。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外殼
I、出水口 2、進水口 3、上蓋4、進水孔5、出水閥6、出水孔7、進水閥8、擠壓活塞9和電機10 ;出水口 2設置在外殼I的一側,進水口 3設置在外殼I的另一側,上蓋4設置在外殼I的上部,外殼I上部靠近出水口 2的一側設置有進水孔5,出水孔7設置在進水孔5的一側,進水孔5的內部設置有出水閥6,擠壓活塞9設置在進水孔5和出水孔7的一側,電機10設置在外殼I的一端的內部,所述的出水孔7的內部設置有進水閥8。所述的上蓋4的反面設置有出水槽4-1、彈簧4-2和活塞倉4_3。安裝時,彈簧4_2對準進水閥8。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取消墊圈,以更為平整耐磨的進水閥取而代之並將塑料閥芯替換成耐磨耐腐蝕的熱塑性彈性體,增加了產品的自吸能力和使用壽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上蓋4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
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外殼I、出水口 2、進水口 3、上蓋4、進水孔5、出水閥6、出水孔7、進水閥8、擠壓活塞9和電機10 ;出水口 2設置在外殼I的一側,進水口 3設置在外殼I的另一側,上蓋4設置在外殼I的上部,外殼I上部靠近出水口 2的一側設置有進水孔孔,出水孔7設置在進水孔5的一側,進水孔5的內部設置有出水閥6,擠壓活塞9設置在進水孔5和出水孔7的一側,電機10設置在外殼I的一端的內部,所述的出水孔7的內部設置有進水閥8。參看圖2,所述的上蓋4的反面設置有出水槽4-1、彈簧4-2和活塞倉4-3。安裝時,彈簧4-2對準進水閥8。[0011]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作原理是在電機的驅動下擠壓活塞做上下運動擠壓活塞倉內的空氣,當氣壓加大時出水閥會被下壓,空氣從出水閥和進水孔之間的空隙處流處,當擠壓活塞向下運動時活塞倉內的空氣成負壓,因此會把出水閥向上吸,當出水閥向上時就會和進水孔產生空隙,空氣隨空隙進入活塞倉,循環反覆就會把進水口來的水推送到出水口,完成噴水。本具體實施方式
1、取消O型墊圈,2、將進出水閥的閥座底部改為平滑坡面,3、將塑料閥芯換成軟性材質增強密封性,增加了產品的自吸能力和進出 水閥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它包含外殼(I)、出水口(2)、進水口(3)、上蓋(4)、進水孔(5)、出水閥(6)、出水孔(7)、進水閥(8)、擠壓活塞(9)和電機(10);出水口⑵設置在外殼(I)的一側,進水口(3)設置在外殼(I)的另一側,上蓋(4)設置在外殼(I)的上部,外殼⑴上部靠近出水口⑵的一側設置有進水孔(5),出水孔(7)設置在進水孔(5)的一偵牝進水孔(5)的內部設置有出水閥¢),擠壓活塞(9)設置在進水孔(5)和出水孔(7)的一側,電機(10)設置在外殼(I)的一端的內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水孔(7)的內部設置有進水閥(8)。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蓋(4)的反面設置有出水槽(4-1)、彈簧(4-2)和活塞倉(4-3)。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微型自吸隔膜泵,它涉及噴霧器技術領域,出水口(2)設置在外殼(1)的一側,進水口(3)設置在外殼(1)的另一側,上蓋(4)設置在外殼(1)的上部,外殼(1)上部靠近出水口(2)的一側設置有進水孔進水孔(5),出水孔(7)設置在進水孔(5)的一側,進水孔(5)的內部設置有出水閥(6),擠壓活塞(9)設置在進水孔(5)和出水孔(7)的一側,電機(10)設置在外殼(1)的一端的內部,所述的出水孔(7)的內部設置有進水閥(8)。它取消墊圈,以更為平整和耐磨的進水閥取而代之,增加了產品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04B45/047GK202732294SQ20122036637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劉慶祥 申請人:劉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