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落度筒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4:03: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測試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坍落度筒。
背景技術: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動性和黏聚性,混凝土坍落度筒是用來檢測混凝土坍落度的專用設備。坍落度的測試方法:用一個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狀的坍落度筒,灌入混凝土後搗實,然後豎直向上拔起筒,拔起過程中不得碰到混凝土以免影響測量數據,混凝土因自重產生坍落現象,用筒高(300mm)減去坍落後混凝土最高點的高度,即為混凝土坍落前後的高度差,稱為坍落度。
目前,授權公告號為CN205301320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坍落度檢測裝置,包括坍落度筒以及對稱設置於坍落度筒外壁上的提手,底座,坍落度漏鬥,坍落度搗棒,坍落度標尺,底座上位於坍落度筒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根導向柱,導向柱與底座垂直固定連接;提手與導向柱套接,並可沿導向柱上下滑動;導向柱與提手套接處到導向柱上頂端的距離大於或等於坍落度筒的高度。該實用新型雖然可以保證垂直提起坍落度,防止提偏坍落度筒而破壞坍落的混凝土,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但是坍落度標尺與坍落度是分開設置的,需要先測量混凝土最高點的高度後計算高度差,而計算時容易出現偏差會造成檢測結果不準確;若想要直接得到高度差則需要以坍落度筒上口所在的水平面為起點測量到混凝土最高點的距離,而由於坍落度標尺與坍落度是分開設置的,因此在坍落度標尺尋找坍落度筒上口所在的水平面作為起點時容易出現偏差,影響測量結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坍落度筒,其使坍落度標尺與坍落度筒作為一個整體,且坍落度標尺始終以坍落度筒上口所在的水平面為起點相對坍落度筒活動,以測量混凝土坍落前後的高度差,可以直接得到準確的測量數據,避免操作過程中產生計算誤差和測量偏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
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坍落度筒,包括底座、用於裝待測混凝土的筒體、兩個對稱設置在筒體外壁上的提手,還包括垂直所述底座設置的測量杆、與測量杆垂直設置的測高尺,所述測高尺固設在所述測量杆的底端,所述測量杆上設置有刻度線,所述刻度線的零刻度線設置在靠近所述測量杆的底端處,所述提手設置有供所述測量杆移動的通孔,所述提手設置在所述筒體的上口處,所述零刻度線與所述提手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時,所述測高尺的下表面與所述筒體的上口位於同一水平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筒體放置在待測混凝土一側,使待測混凝土與筒體的底部均與底座的上表面齊平,而保證測量待測混凝土坍落後最高點與筒體上口的豎直距離即為混凝土坍落前後的高度差,活動測量杆使其穿過通孔上下移動,因為零刻度線與提手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的同時測高尺的下表面與筒體的上口位於同一水平面,即測量杆作為坍落度標尺始終以筒體的上口所在的水平面為起點,當測高尺的下表面與混凝土坍落後最高點接觸時,讀取提手的上表面處的刻度值,所以此時的刻度值即為混凝土坍落前後的高度差,可以直接得到準確的測量數據,操作簡單同時避免操作過程中產生計算誤差和測量偏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通孔內設置有限位件,所述測量杆上設置有與所述限位件適配的齒條。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測量杆穿過通孔上下移動的過程中,限位件在不同位置與齒條卡和從而實現對測量杆的定位,使測量杆在不受人為外力的情況下與通孔相互固定,防止在提起筒體和測量過程中測量杆上下移動而影響操作甚至碰到混凝土以免影響測量數據。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件與所述齒條之間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互咬合,所述齒輪與所述限位件相互適配,所述齒輪通過轉軸與所述提手連接,所述通孔的側壁設置有供所述轉軸轉動的轉動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齒條上下直線移動時限位件會相對齒條不斷變換位置,會造成對齒條齒紋的損壞,齒輪設置在限位件和齒條之間,防止限位件在齒條的齒之間反覆移動造成齒條的損壞,而齒輪轉動時齒輪的齒與限位件會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可以減少對齒紋的損壞。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軸穿過所述轉動孔在遠離所述齒輪的一端設置有旋鈕。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旋鈕使齒輪轉動即可以使齒輪在齒條不斷咬合的過程中控制測量杆上下移動,通過控制轉動旋鈕的速度來控制測量杆帶動測高尺上下移動的速度,在測高尺接近待測混凝土時使測高尺緩慢下降以保證測高尺可以停在準確的位置,從而保證了測量的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測高尺遠離所述測量杆的一端設置有呈圓形設置的測量板,所述測量板的直徑大於所述筒體底面的直徑。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待測混凝土堆的最高點不確定在哪一位置,測量板增加了其自身與待測混凝土堆接觸的面積,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可以使測量板第一時間接觸到待測混凝土堆的最高點,而不需要根據估測哪一點為最高點後再去測量,進一步保證了測量的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測量板為透明材料製成的測量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測量板接觸到待測混凝土堆的最高點時操作者可以透過透明的測量板在任意位置觀察到,便於操作的同時使操作者可以及時看到測量板與待測混凝土堆相接觸,從而保證了測量的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上位於所述筒體的兩個側設置有兩根導向柱,所述導向柱與所述底座垂直固定連接,所述提手與所述導向柱套接且可以沿所述導向柱上下滑動。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筒體隨提手上下移動時不會水平晃動,從而不會碰到混凝土以免影響測量數據,在提手與導向柱分離後即可水平移動筒體將其放置在底座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底盤,所述底盤設置有向外突起的盤邊,所述盤邊搭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與所述底盤的上表面處於同於水平面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底座的上表面與底盤的上表面處於同於水平面上,保證待測混凝土與筒體的底部均與底座的上表面齊平,提起筒體時壓住盤邊防止底盤被混凝土粘住而隨筒體移動,從而保證混凝土順利的從筒體內脫出,測試結束後可將底盤直接從底座上取下進行清理,方便清理的同時防止底盤上累積有混凝土殘留物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保證了測量的精確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盤邊設置有方便握持的把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便於從底座上將底盤取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盤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柱相互適配的卡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槽與導向柱卡接防止在測量過程中底盤發生轉動而使混凝土繼續坍落,如果混凝土繼續坍落,則此時混凝土的最高點不是因混凝土因自重產生坍落的最高點,使測量值不準確,因此卡槽與導向柱卡接可以進一步保證測量的準確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測量杆作為坍落度標尺與筒體為一個整體,且測量杆始終以筒體上口所在的水平面為起點相對筒體活動,以測量混凝土坍落前後的高度差,可以直接得到準確的測量數據;提起筒體和測量過程中測量杆上下移動而影響操作甚至碰到混凝土以免影響測量數據;控制測高尺上下移動的速度保證其可以停在準確的位置,從而保證測量的精確度;保證豎直向上提起筒體不會水平晃動而影響測量數據。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部放大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通孔處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100、底座;110、第一導向柱;120、第二導向柱;200、底盤;210、盤邊;220、把手;230、卡槽;300、筒體;310、第一提手;311、通孔;312、限位塊;313、齒輪;314、轉軸;315、旋鈕;316、轉動孔;320、第二提手;330、漏鬥;400、測量杆;410、齒條;420、測高尺;421、測量板;430、刻度線;431、零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坍落度筒,如圖1所示,包括底座100、搭接在底座100上的底盤200、垂直固設在底座100上的第一導向柱110和第二導向柱120、用於裝待測混凝土的筒體300,底盤200的上表面與底座100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底盤200設置有向外突起的盤邊210以及設置在盤邊210上的把手220,提起筒體300時可以抵住盤邊210防止底盤200隨筒體300移動,盤邊210設置有與第一導向柱110和第二導向柱120卡接的卡槽230,防止在測量過程中底盤200發生轉動而使混凝土繼續坍落,測試結束後可以握持把手220將底盤200直接從底座100上取下進行清理,防止底盤200上累積有混凝土殘留物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第一導向柱110和第二導向柱120對稱設置在筒體300兩側,筒體300的上口兩側安裝有分別與第一導向柱110和第二導向柱120套接的第一提手310和第二提手320,第一提手310和第二提手320可以沿第一導向柱110和第二導向柱120上下移動從而使筒體300上下移動時不會水平晃動;
參照圖2,第一提手310設置有通孔311,穿過通孔311豎直設置有測量杆400,測量杆400上設置有齒條410,參照圖3,通孔311內設置有三角形的限位塊312,本實施例中以限位塊312作為限位件而限位件還可以是彈簧跳豆等其他結構,限位塊312與齒條410之間設置有與齒條410相互咬合的齒輪313,且齒輪313可以與限位塊312卡和,齒輪313通過轉軸314與第一提手310連接,通孔311的側壁設置有供轉軸314轉動的轉動孔316,轉軸314穿過轉動孔316在其遠離齒輪313的一端固定有旋鈕315,轉動旋鈕315使齒輪313轉動即可以使齒輪313在齒條410不斷咬合的過程中控制測量杆400上下移動,而停止轉動旋鈕315後由於限位塊312卡和在齒輪313相鄰的齒之間,從而使測量杆400與第一提手310相互固定,防止在提起筒體300和測量過程中測量杆400上下移動而影響操作甚至碰到混凝土以免影響測量數據;
測量杆400底端固設有水平設置的測高尺420,測高尺420遠離測量杆400的一端水平設置有圓形的測量板421,測量板421由透明材料製成且直徑大於筒體300底面的直徑,增加了其自身與待測混凝土堆接觸的面積,從而無論混凝土堆的最高點在哪一個位置測量板421都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到最高點並且透過測量板421可以觀察到,而不需要根據估測哪一點為最高點後再去測量,保證測量的準確性,測量杆400上還設置刻度線430,且刻度線430的零刻度線431設置在靠近測量杆400的底端處,當零刻度線431與第二提手320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時,測量板421的下表面與筒體300的上口位於同一水平面,即測量杆400作為標尺始終以筒體300的上口所在的水平面為起點。
測量過程,使零刻度線431與第二提手320的上表面處於同一水平面,通過筒體300的上口設置的便於裝料的漏鬥330向筒體300內裝滿混凝土後,抵住盤邊210,握持第一提手310和第二提手320向上提起筒體300,由於第一導向柱110的長度大於第二導向柱120的長度,提起筒體300使第二提手320與第二導向柱120分離而第一提手310仍套設在第一導向柱110外時,以第一導向柱110為軸轉動筒體300後將筒體300放在底座100上,防止測量工程中筒體300水平滑動影響測量,轉動旋鈕315使測量杆400帶動測高尺420向下移動,當測高尺420接近待測混凝土時使測高尺420緩慢下降以保證測高尺420可以停在準確的位置,當測高尺420的下表面與混凝土坍落後最高點接觸時,讀取提手的上表面處的刻度值,所以此時的刻度值即為混凝土坍落前後的高度差,可以直接得到準確的測量數據,操作簡單同時避免操作過程中產生計算誤差和測量偏差。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