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發動機用火花塞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7:39:41
專利名稱:汽油發動機用火花塞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制的汽油發動機用火花塞。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各類汽車安裝的火花塞都是由殼體絕緣體、金屬杆、中心電極側電極等組成的。這種火花塞由於放電強度不夠,致使部分混合氣沒有充分燃燒即被排出,特別是工作時間較長的舊發動機,由於長期磨損,汽缸壁與活塞環之間間隙增大,使發動機工作時,把一部分潤滑油帶進燃燒室,潤滑油燃燒時,產生的碳沉積在火花塞上,降低了火花塞的放電強度,使混合氣不能充分燃燒即被排放出去,不僅降低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浪費能源、汙染環境,而且需要經常更換火花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通過改進後放電強度高的火花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方案實現的一種改進的汽油發動機火花塞,包括一鋼製外殼內壓裝一個陶瓷絕緣體,在所述絕緣體內,從上至下依次安裝金屬杆、穩壓二極體,中心電極。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點火強度高,使用壽命長,能促使混合氣充分燃燒,減少環境汙染,同時也提高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細節,可通過閱讀下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的實施例即可清楚明了,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火花塞的結構縱剖示意圖,圖2是沿圖1A-A所作的剖視圖,參照圖1和圖2一個鋼製外殼9內壓裝耐高溫、高壓的陶瓷絕緣體3,絕緣體3和外殼9之間加放兩道銅製密封環4,以防漏氣。外殼9下部具有螺紋10,以旋入發動機缸體的火花塞座孔,側電極6則焊接在外殼9底部的端面上,並與中心電極5構成相應的放電間隙。外殼9上部呈六角型11,便於用搬手旋擰火花塞,絕緣體3上部為錐形,並制有齒形溝槽8以便與防塵罩相連接,其下部也為錐形,並與外殼9保留一定的空隙,以防止積碳將兩極短路。絕緣體3中間制有一道貫穿上、下階梯形通孔,其大徑部分裝有金屬杆1、穩壓二極體2。小徑處安裝中心電極5,並使其放電部分出外殼9的底部端面。金屬杆1的上部具有螺紋7,以便與分電器引出的高壓線相連接。製做本實用新型的火花塞時,只需用市售的耐高溫、高壓、耐老化的膠粘劑將中心電極5,穩壓二極體2和金屬杆1依次粘接在絕緣體內即可。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火花塞安裝在發動機上,上端與分電器引出的高壓線相連接,通電後,高壓電流經金屬杆1進入穩壓二極體2,當達到擊穿電壓時,穩壓二極體突然導通,使位於其下面的中心電極5的放電電流、電壓瞬間同時增大,火花塞兩極間能產生出更強的電火花,用以迅速點燃混合氣,使混合氣充分燃燒。試驗結果表明,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火花塞,不僅能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發動機的低溫啟動性能,特別是將其安裝在舊發動機上,可以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汙染,而且還不需要經常更換火花塞。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汽油發動火花塞,其特徵在於包括一鋼製外殼(9)內壓裝耐高溫、高壓的陶瓷絕緣體(3),在所述絕緣體(3)內從上至下依次裝有金屬杆(1)、穩壓二極體(2)、中心電極(5)。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徵在於將穩壓二極體(2)安裝在金屬杆(1)與中心電極(5)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的汽油發動機火花塞,包括一鋼製外殼(9)、絕緣體(3)、絕緣體內從上至下依次裝有金屬杆(1)、穩壓二極體(2)和中心電極(5),將其安裝在汽油發動機上,不僅能提高火花塞的放電強度,使混合氣充分燃燒,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減少環境汙染,而且不需要經常更換火花塞,並且有良好的低溫啟動性能。
文檔編號H01T13/00GK2179642SQ93247889
公開日1994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18日
發明者李陽林 申請人:李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