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軋管機底座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3:30:46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軋管機底座箱。
背景技術:
冷軋管機是利用環孔形對荒管進行冷態軋制的工藝設備。該機具有較好的開坯性能,也能軋制普通精度的金屬無縫管。冷軋管機最大特點為材料利用率高,且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均優於冷拔管。冷軋機由工作機構及傳動機構構成,其中:工作機構由機架 、軋輥、軋輥軸承、軋輥調整機構、導位裝置、軋座等部分構成;傳動機構由齒輪機座、減速機、軋輥、聯接軸、聯軸節等部分構成。冷軋機採用電動機拖拽鋼筋,利用冷軋機的承重輥、工作輥共同將力施加到荒管的兩個面上。通過改變兩個軋輥間隙的大小實現軋制出不同直徑荒管的目的。為了防止粘輥,需要選用合適的冷卻油,國內一般選用石蠟油和機油進行冷卻,但是,由於機座箱底部設有多個加強筋,油汙不能及時排出,導致很多油汙沉積於機座箱底部,不易清理,清洗機座箱時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並且油汙垢的存在使得冷卻油很髒,影響冷卻和潤滑效果,從而影響產品的表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軋管機底座箱,解決了現有技術軋機機座箱底部容易沉積油汙清洗耗時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軋管機底座箱,包括箱體以及設於箱體底部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上設有導流斜板,該導流斜板的右側高於左側,所述箱體位於該導流斜板的左端設有隔板,隔板的底部設有導流通孔,隔板的左側設有排油斜板,所述排油斜板的前側高於後側,所述箱體的後側面上設有排油孔。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導流斜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10°。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導流通孔的最低點與導流斜板左端的最低點等高。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排油斜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10°。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排油孔的最低點與排油斜板後端的最低點等高。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導流斜板上方設有加強肋板。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加強肋板包括橫肋板與豎肋板。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加強肋板與導流斜板之間設有導流通槽。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冷卻油流入底座箱時,及時從導流斜板經過導流通孔流到排油斜板上,然後從排油孔排出後過濾循環利用,使用後的冷卻油及時排出底座箱,使得冷卻油中的雜質沒有時間沉積在底座箱內,減少工人清洗底座箱的勞動量以及清洗時間;
2、導流斜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10°,排油斜板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10°,使得高溫的冷卻油快速流走,不易沉積在底座箱內,保持了冷卻油的清潔度及軋制工作溫度;
3、導流斜板上方設有加強肋板,增強了底座箱的剛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以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箱體01以及設於箱體01底部的加強筋11,所述加強筋11上設有導流斜板05,該導流斜板05的右側高於左側,所述箱體01位於該導流斜板05的左端設有隔板02,隔板02的底部設有導流通孔21,隔板02的左側設有排油斜板13,所述排油斜板13的前側高於後側,所述箱體01的後側面上設有排油孔12,所述導流斜板05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10°,所述導流通孔21的最低點與導流斜板05左端的最低點等高,所述排油斜板13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10°,所述排油孔12的最低點與排油斜板13後端的最低點等高,所述導流斜板05上方設有加強肋板,所述加強肋板包括橫肋板03與豎肋板04,所述加強肋板與導流斜板05之間設有導流通槽51。
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