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調溫電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7:52:46 1
專利名稱:自動調溫電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熱器具,更具體地說,是一種以均勻排布在爐盤凹槽內的電熱絲為加熱元件,尤其是作為電熱烹調器具的自動調溫電爐。
現有技術中的電爐、以及與電爐具有同樣加熱結構的電熱杯、電炒鍋等電熱烹調器具,都不具有溫度自動調節功能。連續高溫加熱使得這些烹調器具不適於用來文火煮稀飯、燒湯或是煎熬中藥等。時常由於使用者疏忽,被燒煮的食物外溢,電熱器具被溢出的液體侵蝕損壞,嚴重之時,溢出的液體會導致整個電源迴路短路,造成損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自動調溫電爐,以其作為烹調器具的加熱裝置,可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溫度自動調節,方便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由電熱絲、爐盤和支架構成,電熱絲均勻排布在爐盤上表面凹槽內,爐盤放置在支架上,爐盤中央有一通孔,螺釘穿過該通孔旋入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所述螺釘採用導熱金屬螺釘,螺釘下端與設置在支架底部的可調式雙金屬溫控開關緊密接觸,所述雙金屬溫控開關的一對常閉觸頭串接在電熱絲的電源迴路中。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調式雙金屬溫控開關,使其使用溫度可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自動調節。其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以其作為烹調裝置的加熱部件,所構成的烹調器具適宜於文火煮稀飯、煨湯、煎熬中藥等,極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杯蓋,2、杯體,3、電熱絲,4、爐盤,5、支架,6、勻熱板,7、溫控開關,8、調節旋鈕,9、螺釘,10、螺杆。
以下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本實施例為電熱杯,如附圖所示。包括杯蓋(1)、杯體(2)和杯體(2)底部的爐體。爐體由電熱絲(3)、爐盤(4)和支架(5)構成。爐盤(4)上表面開設凹槽,中央有一通孔。電熱絲(3)均勻排布在爐盤凹槽內,爐盤(4)放置在支架(5)上,在支架(5)底部中央固定可調式雙金屬溫控開關(7),有一長螺釘(9)穿過爐盤(4)中央通孔,並旋入支架(5),其下端與溫控開關(7)緊密接觸。螺釘(9)一方面將爐盤(4)固定於支架(5)上,另一方面將爐盤(4)的溫度傳遞給溫控開關(7),螺釘(9)採用具有良好導熱性能的金屬螺釘。溫控開關(7)的調溫旋鈕(8)位於支架(5)外側壁,調節旋鈕(8)與溫控開關(7)之間由螺杆(10)連接。
在杯體(2)與爐體之間,位於爐盤(4)的上表面放置勻熱板(6),勻熱板(6)為瓷平板。
溫控開關(7)的一對常閉觸頭串接在電熱絲(3)的電源迴路中。當電源開關接通,電爐開始加熱升溫,升溫至設定值時,溫控開關(7)的常閉觸頭斷路,停止加熱,此後依靠餘熱保溫,直至溫度降低到溫控開關下限時,其常閉觸頭重又接通,如此循環,實現溫度自動調節。轉動調節旋鈕(8),使其處於不同的位置,可使得常閉觸頭在不同的溫度值下通斷,以實現電爐在不同溫度下自動調節。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調溫電爐,由電熱絲(3)、爐盤(4)和支架(5)構成,所述電熱絲(3)均勻排布在爐盤(4)上表面凹槽內,爐盤(4)放置在支架(5)上,爐盤(4)中央有一通孔,螺釘(9)穿過該通孔旋入支架(5),其特徵在於所述螺釘(9)採用導熱金屬螺釘,螺釘(9)下端與設置在支架(5)底部的可調式雙金屬溫控開關(7)緊密接觸,所述雙金屬溫控開關(7)的一對常閉觸頭串接在電熱絲(3)的電源迴路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調溫電爐,其特徵在於所述雙金屬溫控開關(7)的調溫旋鈕(8)位於支架(5)外側壁,調節旋鈕(8)與溫控開關(7)之間由螺杆(1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調溫電爐,其特徵在於,在爐盤(4)的上表面放置勻熱板(6),所述勻熱板(6)為瓷平板。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調溫電爐,由電熱絲(3)、爐盤(4)和支架(5)構成,以螺釘穿過爐盤中央通孔,並旋入支架以固定爐盤。所述螺釘(9)為導熱金屬螺釘,其下端與設置在支架(5)底部的可調式雙金屬溫控開關(7)緊密接觸,溫控開關(7)的常閉觸點串接在電熱絲(3)的電源迴路中。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適宜於文火煮稀飯、煨湯、煎熬中藥等,實現溫度自動調節,極大地方便了使用者。
文檔編號F24C7/08GK2133784SQ9222356
公開日1993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1992年5月25日
發明者楊華西 申請人:楊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