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6:42:51 2
專利名稱: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旋風除塵器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
背景技術:
普通旋風除塵器由筒體、錐體和進、排氣管等組成。旋風除塵器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安裝和維護管理,設備投資和操作費用都較低,已廣泛用來從氣流中分離固體和液體粒子,或從液體中分離固體粒子,或從液體中分離固體粒子。現有的除塵器在使用時,存在物料四處飛揚的現象,導致布袋除塵的過濾負荷較高,且對過濾裝置的磨損較嚴重,影響了分離器的使用壽命與系統運行時的穩定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適於防止物料四處飛揚、同時較低布袋除塵的過濾負荷的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包括筒體、設於筒體下端的錐體、切向設於筒體頂部的進氣管和徑向設於錐體頂部的排氣管,其特點是: 在筒體與錐體的配合段內設有連接於筒體底部埠上的倒錐形體。作為最優的實施方式,所述倒錐形體的底部延伸至排氣管的入口下方,以進一步防止物料四處飛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的除塵器為離心式分離器也稱旋風分離器,其是利用旋轉的氣固兩相流所產生的離心力,將物料 (或粉塵)從氣流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設備。由於它結構簡單,投資少,佔地面積小,操作維護方便,且分離效率高,壓力損失較小等優點,所以在中、小型氣力輸送系統中獲得了廣泛應用。(2)本實用新型的除塵器的工作原理當氣固兩相流由切向入口進入分離器後,沿外壁自上而下作旋轉運動,這股從上向下旋轉的氣流稱為外旋渦,外旋渦到達錐體底部後,轉而向上,沿軸心向上旋轉。這股從下向上的氣流成為內旋渦。向下的外旋渦和向上的內旋渦旋轉方向是相同的。氣流作旋轉運動時,固體顆粒在離心的作用下向外壁移動,到達外壁的固體顆粒在向下旋轉氣流的推動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錐體壁面下落,最後從排出管排出。(3)本實用新型在除塵器錐體內部採用內倒錐結構,可阻止物料的四處飛揚,將物料按照一定的方向進行下落,減輕除塵布袋的過濾負荷;同時,可減少對過濾裝置的磨損,有利於提高分離器使用壽命與系統運行時的穩定性。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2,本實施例的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包括筒體1、設於筒體1下端的錐體2、切向設於筒體1頂部的進氣管11和徑向設於錐體2頂部的排氣管21,其特徵在於在筒體1與錐體2的配合段內設有連接於筒體1底部埠上的倒錐形體3,該倒錐形體3的底部延伸至排氣管21的入口下方。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其包括筒體(1)、設於筒體⑴下端的錐體O)、切向設於筒體⑴頂部的進氣管(11)和徑向設於錐體⑵頂部的排氣管(21),其特徵在於 在筒體(1)與錐體O)的配合段內設有連接於筒體(1)底部埠上的倒錐形體(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倒錐形體(3) 的底部延伸至排氣管的入口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於防物料飛濺的除塵器,其包括筒體、錐體、進氣管和排氣管;在筒體底部埠上設有倒錐形體。當氣固兩相流由切向入口進入分離器後,沿外壁自上而下作旋轉運動,這股從上向下旋轉的氣流稱為外旋渦,外旋渦到達錐體底部後,轉而向上,沿軸心向上旋轉。氣流作旋轉運動時,固體顆粒在離心的作用下向外壁移動,到達外壁的固體顆粒在向下旋轉氣流的推動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錐體壁面下落,最後從排出管排出。本實用新型在除塵器錐體內部採用內倒錐結構,可阻止物料的四處飛揚,將物料按照一定的方向進行下落,減輕除塵布袋的過濾負荷;同時,可減少對過濾裝置的磨損,有利於提高分離器使用壽命與系統運行時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B04C5/08GK202037083SQ201120108119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季勝 申請人:常州常衡德曼粉體集成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