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包裝盒包邊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2:20:0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輕工業機械技術領域,更詳細地說是一種包裝盒包邊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型紙盒、紙箱工廠,在對紙盒或紙箱進行包邊時,通常採用人工進行包邊,費時費力,速度慢、效益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裝盒包邊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人工包邊所出現的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包裝盒包邊機,包括:機架、定壓板、翻壓板、彈性橡皮帶、電機、傳動件和控制面板,所述定壓板和所述翻壓板並排擺放在所述機架上且所述定壓板和所述翻壓板相鄰的兩個側面貼合,所述定壓板與所述機架可拆卸連接,所述彈性橡皮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壓板的底面上,所述彈性橡皮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翻壓板的底面上,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通過所述傳動件與所述翻壓板連接,所述電機通過所述傳動件帶動所述翻壓板沿所述定壓板和所述翻壓板的貼合面翻轉,且使所述翻壓板的上表面與所述定壓板的上表面貼合,所述控制面板與所述電機電連接,用於控制所述電機正反轉。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件包括曲軸和聯軸器,所述曲軸的一端通過所述聯軸器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曲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翻壓板連接。
進一步地,還包括長圓形通孔,所述長圓形通孔貫通所述翻壓板的兩個相對側壁、遠離所述定壓板,且所述長圓形通孔的軸線與所述定壓板和所述翻壓板的貼合面平行,所述長圓形通孔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與所述長圓形通孔間隙配合的軸承,所述軸承位於所述長圓形通孔截面的中部且所述軸承的外側面與所述長圓形通孔的內側面之間均設置有至少兩個彈簧,所述曲軸通過所述軸承與所述翻壓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定壓板的上表面和所述翻壓板的上表面平齊。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橡皮帶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相鄰兩個所述彈性橡皮帶之間的間距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定壓板和所述翻壓板的上表面上均粘接有橡膠層。
進一步地,所述定壓板和所述翻壓板的底面上均固定設置有緩衝墊。
進一步地,所述緩衝墊位於相鄰兩個所述彈性橡皮帶之間且所述緩衝墊的厚度與所述彈性橡皮帶的厚度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為可伸縮機架,可沿高度方向進行調節。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設置有控制所述電機正反轉的行程開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的包裝盒包邊機,在對包裝盒進行包邊時,不僅可以提高包邊面的平整度,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廢品的產生,而且能夠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中的B-B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機架;2-定壓板;3-翻壓板;4-彈性橡皮帶;5-電機;6-傳動件;7-控制面板;8-橡膠層;9-緩衝墊;31-長圓形通孔;32-軸承;33-彈簧;61-曲軸;62-聯軸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於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範圍。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裝盒包邊機,包括:機架1、定壓板2、翻壓板3、彈性橡皮帶4、電機5、傳動件6和控制面板7,定壓板2和翻壓板3均為矩形板材,定壓板2和翻壓板3並排擺放在機架1上且定壓板2和翻壓板3相鄰的兩個側面貼合,定壓板2與機架1可拆卸連接,彈性橡皮帶4的一端固定在定壓板2的底面上,彈性橡皮帶4的另一端固定在翻壓板3的底面上,電機5設置在機架1上且通過傳動件6與翻壓板3連接,電機5通過傳動件6帶動翻壓板3沿定壓板2和翻壓板3的貼合面翻轉,且使翻壓板3的上表面與定壓板2的上表面貼合,控制面板7與電機5電連接,用於控制電機5正反轉,電機5正轉時帶動翻壓板3扣合在定壓板2上,電機5反轉時帶動翻壓板3復位。
傳動件6包括曲軸61和聯軸器62,曲軸61的一端通過聯軸器62與電機5的輸出軸連接,曲軸61的另一端與翻壓板3連接。
還包括長圓形通孔31,長圓形通孔31貫通翻壓板3的兩個相對側壁、長圓形通孔31遠離定壓板2,且長圓形通孔31的軸線與定壓板2和翻壓板3的貼合面平行,長圓形通孔31的兩端均設置有一個與長圓形通孔間隙配合的軸承32,軸承32位於長圓形通孔截面的中部且軸承32的外側面與長圓形通孔31的內側面之間均設置有至少兩個彈簧33,彈簧33可以起到緩衝效果,曲軸61通過軸承32與翻壓板3連接。
定壓板2的上表面和翻壓板3的上表面平齊。
彈性橡皮帶4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相鄰兩個彈性橡皮帶4之間的間距相等,彈性橡皮帶4起拉伸作用,防止翻壓板3扣合時直接落在定壓板2上。
定壓板2和翻壓板3的上表面上均粘接有橡膠層8,包裝紙放在定壓板2和翻壓板3上的橡膠層8上,硬紙板放在包裝紙上,翻壓板3扣合在定壓板2上時,橡膠層8的設置可以使包裝紙與硬紙板貼合緊密。
定壓板2和翻壓板3的底面上均固定設置有緩衝墊9,緩衝墊9的設置起到緩衝作用,減小定壓板2和翻壓板3與機架1接觸所產生的震動。
緩衝墊9位於相鄰兩個彈性橡皮帶4之間且緩衝墊9的厚度與彈性橡皮帶4的厚度相等。
機架1為可伸縮機架,可調節機架1的高度。
控制面板7上設置有控制電機5正反轉的行程開關。
實施例一:
定壓板2和翻壓板3均採用矩形板材,定壓板2固定在機架1上,定壓板2和翻壓板3並排擺且定壓板2和翻壓板3相鄰的兩個側面貼合,定壓板2和翻壓板3通過設置在定壓板2和翻壓板3底面的彈性橡皮帶4連接,定壓板2和翻壓板3的上表面上均鋪設一層橡膠層8,定壓板2和翻壓板3的底面上均連接有緩衝墊9,緩衝墊9設置在相鄰兩個彈性橡皮帶4之間,翻壓板3的兩個相對側面分別設置有一個軸承32,軸承32設置在翻壓板3上且通過彈簧33與翻壓板3連接,曲軸61的一端通過軸承32與翻壓板3連接,曲軸61的另一端通過聯軸器62與電機5連接,控制面板7與電機5電連接,控制面板7上設置有控制電機5正反轉的行程開關;將包裝紙平鋪在定壓板2和翻壓板3上並在包裝紙的上表面塗膠水,之後將硬紙板放在定壓板2上的包裝紙上,且硬紙板的一端超出定壓板2和翻壓板3貼合面約兩釐米,通過啟動控制面板7上的行程開關控制電機5正轉,電機5通過帶動曲軸61旋轉從而將翻壓板3上的包裝紙翻折180度後與硬紙板貼合,達到包邊的功能,在包裝紙與硬紙板貼合後,通過控制面板7上的行程開關控制電機5反轉,電機5通過帶動曲軸61反向旋轉將翻壓板3復位。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上述最佳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