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茴香茶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7:00:51 1
本發明涉及茶領域,尤指一種茴香茶。
背景技術:
茶療是根植於中醫藥文化與茶文化基礎之上的一種養生方式,茶療是指以茶作為單方或配伍其他中藥組成複方,通過衝泡茶飲的方式作為養生保健、防病療疾的一種治療方法,具有實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優點。茴香味辛,性溫,入腎經、膀胱經和胃經,具有理氣下食、溫陽散寒等多種功效,用於中焦有寒、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下降等病症的治療。現代醫學表明,茴香中含有的揮髮油物質,有促進胃液的分泌,增進人的食慾。吳茱萸性辛、苦、熱、有小毒,入肝、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溼,治療中善於疏肝下氣和治肝胃虛寒之症。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功效。紅茶性溫,擅溫中驅寒,溫胃驅寒,能化痰、消食、開胃。現有技術中,會出現相似類茶的組方,但不同份量比例組合,具有不同的治療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追求顯著保健促療效果,本發明提供一種茴香茶,此方理氣疏肝、溫腎散寒、開胃進食、通便止痛的作用很好,除了能調治脾胃氣滯、脘腹脹滿、食慾下降等病症之外,還對氣滯引起的便秘、腹部冷痛、絞痛、胃寒嘔吐以及男性疝氣所致的疼痛和睪丸腫痛等症有好的療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茴香茶,配方:茴香6克、吳茱萸4克、紅茶4克、甘草4克、紅糖2克。
製作方法:將茴香6克、吳茱萸4克、甘草4克混合研為粗末,把紅茶4克一起裝入茶包,置入保溫杯中,放入紅糖2克,衝入260毫升沸水,加蓋悶置10分鐘。
用量:每天1-2劑,早、晚餐之間飲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茴香茶具有理氣疏肝、溫腎散寒、開胃進食等多種功效。經常飲用,可以讓人免去腹部脹滿的煩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茴香茶,茶方組成:茴香6克、吳茱萸4克、紅茶4克、甘草4克、紅糖2克。
製作方法:將茴香6克、吳茱萸4克、甘草4克混合研為粗末,把紅茶4克一起裝入茶包,置入保溫杯中,放入紅糖2克,衝入260毫升沸水,加蓋悶置10分鐘。
用量:每天1-2劑,早、晚餐之間飲用。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一種茴香茶,配方:茴香6克、吳茱萸4克、紅茶4克、甘草4克、紅糖2克;將茴香6克、吳茱萸4克、甘草4克混合研為粗末,把紅茶4克一起裝入茶包,置入保溫杯中,放入紅糖2克,衝入260毫升沸水,加蓋悶置10分鐘;每天1‑2劑,早、晚餐之間飲用。
技術研發人員:趙百華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趙百華
技術研發日:2017.04.16
技術公布日: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