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治療近視眼作用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8:58:31 1
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治療近視眼作用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沙棘油在防治近視眼方面的應用。
背景技術:
沙棘油是指從沙棘的種子、果肉或皮中提出的油液,皆含有有眾多有效組分和藥用成分,比如維生素、胡蘿蔔素、總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脂溶性維生素E確定有四種異構體,即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是沙棘油中作為抗氧化劑的主要成分;總黃酮及主要黃酮類成分異鼠李素、槲皮素、山奈酚和香豆素。
研究發現沙棘油對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等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還具有抗氧化、抗放射、抗炎、抗過敏等作用。
臨床用於防治某些疾病,並用作化妝品等。比如用於治療黃褐斑(也稱肝斑——是面部黑變病的一種)取得了可喜療效。
利用沙棘油治療近視眼還未發現有文獻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首次發現沙棘油具有治療近視眼的新應用,具有廣泛的經濟效應和開發價值。
本發明中沙棘油作為防治近視眼的活性成分的應用,以及含有沙棘油做為製備治療近視眼作用藥物的應用。
沙棘油的存在狀態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固體,其給藥途徑可以是局部給藥,也可以是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或口服。
本發明的沙棘油,是指沙棘油的果油、果皮油和籽油中的任何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本發明的沙棘油,精製後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製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
含有沙棘油藥物製劑,包括含有沙棘油的包合物、鈉米製劑以及脂質體。
含有沙棘油藥物製劑,其局部給藥方式包括眼部給藥,可以製成眼用製劑,具體包括眼用液體製劑、眼用固體製劑、眼用半固體製劑,也可以固體形態包裝,另備溶劑,在臨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懸液。
含有沙棘油的包合物,選用的輔料包括環糊精及其衍生物。
含有沙棘油的鈉米製劑以及脂質體,選自下列輔料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醇、脂肪酸乙酯、甾醇及其衍生物、氫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系列、氮酮、聚乙烯吡咯烷酮系列、甘油、1,2-丙二醇、正十八烷基胺;油酸或其鈉鹽,膽酸或脫氧膽酸及其鈉鹽,透明脂酸及其鈉鹽;磷脂、吐溫系列、labrosol、司盤、泊洛沙姆(poloxamer)系列;其中脂肪酸(含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碳原子數在5-25之間;甘油三酯包括植物油、動物油及合成油(如中鏈油)。
根據權利要求的任何一種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活性物質沙棘油的濃度是0.1-100%。
沙棘的果油、果皮油和籽油的提取方法可以是有機溶劑萃取、榨取或用超臨界CO2萃取等常規方法製成。
下面介紹一種沙棘油的提取方法將沙棘籽清理去雜後粉碎,用正己烷浸提,然後利用其沸點低的特點,減壓蒸餾除去溶解在沙棘油中的正己烷,將所得油品超濾即得沙棘油原料。
下面介紹幾種含有沙棘油藥物製劑的製備方法1、包合物處方沙棘油2g、羥丙基倍他環糊精20g稱取10g羥丙基β環糊精,置於50mL小燒杯中,加入30mL水溶解,放於磁力攪拌器上。稱取2g沙棘油,用20mL乙醇溶解,60℃,邊攪拌,邊加入沙棘油的沸乙醇溶液。加完後,繼續攪拌3h,取出,放於冰箱中冷藏24h,抽濾,用少量乙醇洗滌包合物結晶,60℃烘乾,即得沙棘油的羥丙基倍他環糊精包合物晶體。
2、微乳的製備處方沙棘油5g、磷脂1.0g、透明脂酸鈉0.5g、吐溫80 3.0g、丙二醇1.0g、甘油3g;製備方法為將處方量的沙棘油、加入適量乙醇,與磷脂、透明脂酸鈉、吐溫80、丙二醇、甘油和適量注射用水加熱高速攪拌混合均質製成均一溶液,調節PH值為6.5~7.5,製成100ml,其中納米乳劑平均粒徑≤0.1um。經過微孔濾膜過濾,分裝滅菌即得。
3亞納米乳劑的製備處方沙棘油10g、poloxamer188 1.5.0g、磷脂3.0g、甘油8g、將處方量的磷脂、poloxamer188、甘油高速攪拌升溫製成水溶液,加入處方量的沙棘油、油水兩相充分攪拌混合均勻,高速攪拌製成初乳,調節PH值為6.5-7.5,定容成100ml,再經過高壓均質機處理,用雷射粒度儀檢測,待平均粒徑≤0.5um之後,再經過微孔濾膜過濾,分裝滅菌即得。
4亞納米乳劑凝膠的製備處方沙棘油5g、磷脂1.5g、透明脂酸鈉0.2g、poloxamer188 1.0g、甘油5g、油酸鈉0.2g將處方量的磷脂、poloxamer188、甘油和油酸鈉高速攪拌升溫製成水溶液,油水兩相充分攪拌混合均勻,高速攪拌製成初乳,調節PH值為6.5-7.5,定容成100ml,再經過高壓均質機處理,用雷射粒度儀檢測,待平均粒徑≤0.5um之後,加入用20%甘油處理好的透明脂酸鈉溶液,攪拌均勻,經過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分裝滅菌即得。
5脂質體的製備處方沙棘油5g、磷脂4.5g、膽固醇0.5g將處方量的沙棘油、磷脂和膽固醇添加乙醚溶解,置於旋轉蒸發儀上脫除乙醚成膜,添加適量的注射用水,然後超聲處理,當粒徑≤200nm以後,用磷酸二氫鈉水溶液、調節PH,使PH值為6.5-7.5,製成100ml,經過微孔濾膜過濾,分裝滅菌即得。
藥效學實驗近視是目前全球發病率最高的屈光不正,近視眼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本世紀70年代開始的實驗性近視研究為探索近視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途徑。實驗性形覺剝奪即通過眼瞼縫合、遮蓋或光學等方法製造人為的視覺障礙,使幼年實驗動物眼視網膜不能獲得清晰物象刺激,所形成的近視稱為形覺剝奪性近視(formdeprivedmyopia,FDM)。
1.1材料採用出生2天的健康三色豚鼠30隻作為動物模型,體重80~120g,雌雄不限,室內飼養,自然晝夜周期,室溫24℃~28℃。豚鼠形覺剝奪性近視模型的建立以半透明塑料眼罩(10ml塑料試管底製成)行左眼遮蓋作為實驗眼,右眼為對照眼,觀察60天。分別進行屈光度和眼球超聲生物的測量,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左眼給予按照製備方法3得到的製劑連續給藥30天,每天3次,每次2-3滴,分別於15天和30天進行屈光度和眼球超聲生物的測量,另一組滴加生理鹽水,每天2次,每次2-3滴,共30天,結果見表1、表2。
1.2方法1.2.1屈光度測量 實驗前後雙眼各檢查1次結膜囊內滴1%複方託吡咔胺滴眼液3次,間隔10min,帶狀光檢影,散光以半量等效球鏡計算。
1.2.2眼球超聲生物測量 股部注射鹽酸氯胺酮(75~100mg/kg),結膜囊內滴0.4%鹽酸丁氧普魯卡因液後,眼科A/B超測雙眼眼軸長度,以手動模式連續測量7次,計算平均值,精確到0.01mm。60天後拆除眼罩,按上述方法再次行A超眼軸測量。
2.1屈光狀態 形覺剝奪前豚鼠雙眼主點屈光度無明顯差異(t=-1.92P>0.05)。經過60天的形覺剝奪後,誘導了豚鼠明顯的近視化改變,剝奪眼主點屈光度(-3.50±4.13)D,前後變化(-7.29±4.40)D;對照眼為(2.51±1.25)D,前後變化(-1.89±1.50)D。見表1。
表1 實驗前後雙眼屈光度、眼軸長度的比較(x±s)
注*P<0.001。
表2 連續給藥15天、30天後雙眼屈光度、眼軸長度的比較(x±s)
注*P<0.001。
結果表明本研究製作出的豚鼠形覺剝奪性近視模型是很成功的,所誘導出的近視為軸性近視,給予本發明製劑30天的治療,結果表明本發明的製劑與對照組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顯示本發明的藥物具有顯著的治療形覺剝奪性近視的效果。
權利要求
1.沙棘油作為防治近視眼的活性成分的應用。
2.含有沙棘油做為製備治療近視眼作用的藥物的應用。
3.根據權利要求2中的藥物,沙棘油的存在狀態可以是液體、也可以是固體,其給藥途徑可以是局部給藥,也可以是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或口服。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沙棘油,是指沙棘油的果油、果皮油和籽油中的任何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1中的沙棘油,精製後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製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中的藥物,包括含有沙棘油的包合物、鈉米製劑以及脂質體。
7.根據權利要求3中的含有沙棘油藥物,其局部給藥方式包括眼部給藥,可以製成眼用製劑,具體包括眼用液體製劑、眼用固體製劑、眼用半固體製劑,也可以固體形態包裝,另備溶劑,在臨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懸液。
8.根據權利要求6中的含有沙棘油的包合物,選用的輔料包括環糊精及其衍生物。
9.根據權利要求6中的含有沙棘油的鈉米製劑以及脂質體,選自下列輔料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醇、脂肪酸乙酯、甾醇及其衍生物、氫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系列、氮酮、聚乙烯吡咯烷酮系列、甘油、1,2-丙二醇、正十八烷基胺;油酸或其鈉鹽,膽酸或脫氧膽酸及其鈉鹽,透明脂酸及其鈉鹽;磷脂、吐溫系列、labrosol、司盤、泊洛沙姆(poloxamer)系列;其中脂肪酸(含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碳原子數在5-25之間;甘油三酯包括植物油、動物油及合成油(如中鏈油)。
10.根據權利要求5沙棘油,直接使用或製成藥物製劑,其中活性物質沙棘油的百分含量是0.1-10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沙棘油作為防治的活性成分的應用,以及含有沙棘油作為製備治療近視眼作用藥物的應用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首次提出沙棘油作為活性成分防治近視眼的作用,對開發新一代治療近視眼藥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文檔編號A61K9/08GK1843398SQ200610003479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0日
發明者江韋 申請人:江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