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6:09:41 2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炒茶設備,特指一種適合機械炒茶,快速出料的炒茶設備,屬於炒茶機械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茶葉是我國重要的農產品,用茶樹的嫩葉炒制而成。如今的茶葉有手工炒制和機械炒制而成,手工炒制的茶葉質量好,但效率低,易碎,浪費青茶葉。現有的機械炒茶設備, 在炒茶完成後需要人工倒料,這樣就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工作周期較長,工作效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包含底座、支架、汽缸、炒茶鍋、門板、旋轉軸、把手、螺釘;所述旋轉軸設置在支架的前端,用來連接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通過旋轉軸可旋轉的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汽缸設置在底座的兩側;所述汽缸的上端與支架相連;所述炒茶鍋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所述門板安裝在炒茶鍋的前端;把手用來固定連接門板和炒茶鍋。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方案的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由於設計了汽缸、門板、把手,並且支架與底座通過旋轉軸連接,當茶葉炒好後,去掉把手,打開門板,啟動汽缸即可實現炒茶鍋的自動翻倒,同時可實現連續炒制,減少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的立體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的翻到狀態的立體圖;其中1、底座;2、支架;3、汽缸;4、炒茶鍋;5、門板;6、旋轉軸;7、把手;8、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附
圖1-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包含底座1、支架2、 汽缸3、炒茶鍋4、門板5、旋轉軸6、把手7、螺釘8 ;所述旋轉軸6設置在支架2的前端,用來連接底座1和支架2 ;所述支架2通過旋轉軸6可旋轉的設置在底座1上;所述汽缸3設置在底座1的兩側;所述汽缸3的上端與支架2相連;所述炒茶鍋4通過螺釘8固定在支架2 的上端;所述門板5安裝在炒茶鍋4的前端;把手7用來固定連接門板5和炒茶鍋4 ;當茶葉炒制完成後,去掉把手7,打開門板5,啟動汽缸3頂起支架2的後端實現炒茶鍋4的自動
3翻到,茶葉能順利的從炒茶鍋4中取出。當倒出茶葉後,啟動汽缸收回支架,可以繼續加青茶葉炒制,實現了連續炒制,提供了工作效率。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方案的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由於設計了汽缸、門板、把手,並且支架與底座通過旋轉軸連接,當茶葉炒好後,去掉把手,打開門板,啟動汽缸即可實現炒茶鍋的自動翻倒,同時可實現連續炒制,減少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範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採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或任何對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平板的移動方式,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其特徵在於包含底座、支架、汽缸、炒茶鍋、門板、旋轉軸、把手、螺釘;所述旋轉軸設置在支架的前端,用來連接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通過旋轉軸可旋轉的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汽缸設置在底座的兩側;所述汽缸的上端與支架相連;所述炒茶鍋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所述門板安裝在炒茶鍋的前端;把手用來固定連接門板和炒茶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出料炒茶設備,包含底座、支架、汽缸、炒茶鍋、門板、旋轉軸、把手、螺釘;所述旋轉軸設置在支架的前端,用來連接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通過旋轉軸可旋轉的設置在底座上;所述汽缸設置在底座的兩側;所述汽缸的上端與支架相連;所述炒茶鍋通過螺釘固定在支架的上端;所述門板安裝在炒茶鍋的前端;把手用來固定連接門板和炒茶鍋;本實用新型方案,由於設計了汽缸、門板、把手,並且支架與底座通過旋轉軸連接,當茶葉炒好後,去掉把手,打開門板,啟動汽缸即可實現炒茶鍋的自動翻倒,減少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
文檔編號A23F3/06GK202145842SQ201120210950
公開日2012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2日
發明者周福祥 申請人:蘇州市西山宏運材料用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