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4:37:31
專利名稱: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鍛壓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大型鍛壓機械的下工作檯面,由於尺寸較大(迴轉直徑在2000mm以上),自重較重(近30噸),工作時要承受4500噸的壓力,同時工作環件溫度高、條件惡劣,為保證可靠性和使用強度,因此一般都設計為固定形式。此結構在工作時一般只能做縱向移動,對於生產迴轉體形狀的圓形鍛件需要下工作檯做頻繁轉動操作時非常不便,對於產品的外形質量無法保證。也有採用轉動機構的設計,但由於設計和排布不合理造成使用不便,壽命較短,在需要轉動的工序時只能通過人工或其他輔助機械幫助轉動,工序操作時極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生產迴轉體形狀的圓形鍛件時需要鍛壓設備的下工作檯做頻繁轉動,所帶來的操作不便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之上設置有滾導、彈簧和中心的導向轉動軸,所述底座之上安裝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之上安裝有齒輪轉盤,所述下模座之上設置有工作檯,所述齒輪轉盤由設置在所述底座外圓周的驅動裝置驅動。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和與電機連接的減速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由於底座之上安裝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之上安裝有齒輪轉盤,所述下模座之上設置有工作檯,所述齒輪轉盤由設置在所述底座外圓周的電機驅動,所述電機之上連接有減速機構,所以,上述的結構設置中的齒輪轉盤起傳動作用,依靠電機和減速機構,使齒輪轉盤以較低的速度轉動,本實用新型比固定鐓臺可承載更重質量的工件自由轉動本機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不易損壞;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工人的勞動量,同時極大提高產品質量。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圖。圖中1、下模座;2、轉盤齒輪;3、工作檯;4、驅動裝置;5、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之上設置有滾導、彈簧和中心的導向轉動軸,所述底座5之上安裝有下模座I,所述下模座I之上安裝有齒輪轉盤2,所述下模座I之上設置有工作檯3,所述齒輪轉盤2由設置在所述底座5外圓周的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驅動裝置4由電機和與電機連接的減速機構構成,本實用新型的底座5,包括滾導、彈簧和中心的導向轉動軸,主要起支承上部模具和轉動導向作用;本實用新型的齒輪轉盤2,主要起傳動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是工作檯3是模具的工作平面;本實用新型的驅動裝置4是固定在底座外圓周的電機和減速機構,供齒輪轉盤2以較低的轉速轉動。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由固定在底座5外圓周的電機輸出轉動,通過減速機構降低轉速後,由安裝在減速機輸出軸的小齒輪通過與齒輪轉盤2嚙合使齒輪轉盤2低速轉動,齒輪轉盤2的轉動帶動上部的下鐓臺轉動實現壓機工作檯的可控轉動。通過齒輪轉盤2的轉動,可承載重重達40噸的工件自由轉動,相比固定鐓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不易損壞,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工人的勞動量,同時極大提聞廣品質量。以上實施例只是闡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有各種變化和改變,這些變化和改變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之上設置有滾導、彈簧和中心的導向轉動軸,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之上安裝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之上安裝有齒輪轉盤,所述下模座之上設置有工作檯,所述齒輪轉盤由設置在所述底座外圓周的驅動裝置驅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為電機和與電機連接的減速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機工作檯轉動機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之上設置有滾導、彈簧和中心的導向轉動軸,所述底座之上安裝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之上安裝有齒輪轉盤,所述下模座之上設置有工作檯,所述齒輪轉盤由設置在所述底座外圓周的驅動裝置驅動。本機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不易損壞;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工人的勞動量,同時極大提高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B21J13/00GK202861295SQ2012205216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沈志遠, 任榮新, 吳茂仁, 宋旭東, 沈其俊 申請人:中航卓越鍛造(無錫)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