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
2023-05-06 08:36:36 2
專利名稱: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內裝飾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IML模內裝飾工藝涉及了絲網印刷,三維成型,衝切,注塑的加工工序,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通訊產品,如手機前後殼,筆記本前後殼,汽車儀錶板等。隨著行業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的外觀重要性越來越受到設計者的重視,設計者在設計時引入了拉絲效果元素,為了配合設計的整體協調性,需要在電池蓋上引入拉絲效果,目前市場上拉絲片材比較常見的是不可三維成型的PET拉絲片材,只能用在不進行三維加工的零部件上,無法用在電池後蓋上。傳統工藝實現平面拉絲多採用如下方案1、採用金屬片作拉絲,缺點是成本較高,且重量較重,不能實現現代生活對輕、薄的要求。2、利用拉絲滾筒對PET或PC塑料正面加工,在PET表面形成拉絲紋理效果,該方法稱為物理拉絲,優點是,輕,缺點,拉絲效果呆板,拉絲紋理粗而不細膩。3、利用專有模具對塗有UV液的PET或PC塑料進行壓紋處理,該方法解決了拉絲紋路呆板的缺陷,但由於UV材料的限制,尚未應用在三維產品中。4、在傳統的拉絲片材表面採用硬化處理液作硬化層,在該硬化層上做拉絲紋路處理,但是由於硬度過高,而導致了表面的硬化層太硬,在高強度的拉伸下,極易斷裂與破損,無法應用於三維部件上。因此,開發適宜三維成型的拉絲片材並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是本行業中一個新的研究和發展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針對三維成型的拉絲片材的問題,提供一種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使之達到理想的程度。
本發明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其特徵在於,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的結構是以亞克力(PMMA)和聚碳酸酯(PC)為基材, 採用共擠的方法構成;所述亞克力表面做拉絲處理,然後進行高壓熱成型;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PC材料表面清潔;
(2)PC塑料基材正面共擠一層150u厚的壓克力層;
(3)壓克力層做拉絲壓紋處理;
(4)附保護膜;
(5)打拉絲紋定位孔
(6)揭膜;
(7)將其固定在高壓成型模具上,按照預置參數進行高壓熱成型;(8)logo貼合與熱壓定位;
(9)產品外形衝切;
(10)檢驗包裝;
(11)產品注塑成型,三維成型加工參數,上模溫度為145度,下模溫度為145度,紅外加熱烘烤時間14秒,注塑成型壓力為40kg。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複合一層PMMA至PC料上的工藝及製作拉絲的原材料工藝,解決了傳統拉絲片材不能進行三維成型加工的難題,本發明工藝簡單,設備簡單,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效率,具有推廣價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本發明針對手機三維外觀件不能引用拉絲元素而研製的片材複合加工,三維成型與注塑等一系列工藝技術,該工藝克服了拉絲片材只能應用在二維產品上的局限,滿足了設計者對外觀效果的要求
該技術的第一步是,設計一種新拉絲片材結構,採用共擠的技術做成含兩種材料壓克力(PMMA)加聚碳酸酯(PC)的基材,在壓克力面做拉絲處理,然後選擇合適高壓參數進行高壓成型加工。通過複合一層壓克力(PMMA)至聚碳酸酯(PC)料上的工藝和製作拉絲的原材料工藝,解決了傳統拉絲片材不能進行三維成型加工的難題,三維成型加工參數,上模145 度,下模145度,紅外加熱烘烤時間14秒,壓力40kg。 根據上述說明,結合本領域技術可實現本發明的方案。
權利要求
1. 一種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其特徵在於,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的結構是以亞克力和聚碳酸酯為基材,採用共擠的方法構成;所述亞克力表面做拉絲處理,然後進行高壓熱成型;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PC材料表面清潔;2)PC塑料基材正面共擠一層150u厚的壓克力層;3)壓克力層做拉絲壓紋處理;4)附保護膜;5)打拉絲紋定位孔;6)揭膜;7)將其固定在高壓成型模具上,按照預置參數進行高壓熱成型;8)logo貼合與熱壓定位;9)產品外形衝切;10)檢驗包裝;11)產品注塑成型,三維成型加工參數,上模溫度為145度,下模溫度為145度,紅外加熱烘烤時間14秒,注塑成型壓力為40k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在IML工藝中的應用方法,三維可成行拉絲片材的結構是以亞克力和聚碳酸酯為基材,採用共擠的方法構成;所述亞克力表面做拉絲處理,然後選擇合適高壓參數進行高壓加工成型;通過複合一層PMMA至PC料上的工藝及製作拉絲的原材料工藝,解決了傳統拉絲片材不能進行三維成型加工的難題,本發明工藝簡單,設備簡單,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效率,具有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B32B27/30GK102431259SQ201110275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6日
發明者劉利, 劉靜豔, 曾曉東, 李頎, 鮑一兵 申請人:天津市中環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