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活頁嚙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0:48:41 3
專利名稱:無活頁嚙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件物體之間可相對轉動的聯接結構,特別是一種無活頁嚙合結構,主要用於窗框與窗扇之間的聯接。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各行業中兩件物體相對轉動,尤其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居住的房屋上的窗框與窗扇之間的聯接,均採用活頁聯接,現有的活頁開啟結構安裝麻煩,成本高,活動扇一側的質量全部集中在活頁上,受力集中,易損壞,減少壽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簡便、受力範圍大、強度高、結構簡單、緊湊的無活頁嚙合結構,以省去活頁裝置,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無活頁嚙合結構,其特徵在於固定框4上設有凸稜7,與固定框4相配的扇框3上設有與凸稜7匹配的凹槽8。
所述的扇框3與固定框4之間設有支撐10和落腳9,落腳9落在支撐10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省去了活頁裝置,安裝方便,全部嚙合處均受力,增大了受力範圍,不產生受力集中易損現象,同時節省空間,結構合理緊湊,既降低了成本又延長使用壽命,外觀無活頁裸露,不但實用,還具有美觀的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扇框與固定框關閉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中扇框與固定框開啟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以屋頂面天窗為例)6為房屋頂面,在房屋頂面6上開設有天窗,天窗上固定有固定框4即窗框。3為扇框即窗扇框,在扇框3上固定有雙層玻璃2。在天窗口處固定有蝸輪蝸杆式推動機構1,推動機構1的輸出杆5的端頭接扇框3,當轉動手輪11時,輸出杆5伸出或縮回,達到開啟或關閉窗扇的目的。上述為現有技術部分,故不祥述。
如圖3所示扇框3、固定框4整體為矩形,形成矩形窗戶。在扇框3的一側邊緣處設有一個凹槽8,凹槽8朝向內側。在固定框4的一側邊緣處設有一個凸稜7,凸稜7向外側勾且與凹槽8相匹配。在固定框4上還設有一個圓滑面的支撐10,扇框3上有一個落腳9與支撐10上的圓滑面相吻合,使固定框4與扇框3兩者勾靠在一起。凸稜7與凹槽8勾在一起,落腳9搭落在支撐10上。當轉動手輪11使輸出杆5伸出時,扇框3可相對於固定框4沿凸稜7、凹槽8處轉動,達到開窗的目的,同時落腳9沿支撐10滑動。
製作時也可將凸稜7和凹槽8對調,即凸稜7設在扇框3上,凹槽8設在固定框4上。支撐10與落腳9也可對調,只要是本實用新型所示的勾靠結構均屬保護範圍。
所述的扇框3、固定框4均採用鋁合金型材製作,其上的凸稜7、凹槽8、支撐10、落腳9與框本身均為一體結構,在型材生產時,自模具內直接擠壓出帶凸稜7、凹槽8、支撐10、落腳9的型材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無活頁嚙合結構,其特徵在於固定框(4)上設有凸稜(7),與固定框(4)相配的扇框(3)上設有與凸稜(7)匹配的凹槽(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活頁嚙合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扇框(3)與固定框(4)之間設有支撐(10)和落腳(9),落腳(9)落在支撐(10)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聯接結構,特別是一種無活頁嚙合結構,主要用於窗扇與窗框之間的聯接。其特徵在於:固定框4上設有凸稜7,與固定框4相配的扇框3上設有與凸稜7匹配的凹槽8。省去了活頁裝置,安裝方便,全部嚙合處均受力,增大了受力範圍,不產生受力集中易損現象,同時節省空間,結構合理緊湊,既降低了成本又延長使用壽命,外觀無活頁裸露,不但實用,還具有美觀的效果。
文檔編號E06B3/32GK2518990SQ0127222
公開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15日
發明者孫連工 申請人:孫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