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網紅打卡地背後的血淚史(武漢這些新晉網紅)
2023-09-12 08:11:03 3
長江大橋、戶部巷、黃鶴樓、江漢路、漢口江灘、省博物館……每逢節假日,這些江城老牌「網紅打卡地」總是引人關注、不缺流量。
近年來,武漢的城市發展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加快更新升級,武漢市誕生了一批新晉網紅「地標」,它們不是A級旅遊景點,不是繁華的商業街區,也不是人山人海的「網紅地」。
它們可以是讓人仿佛置身於山水田園間的溼地公園,可以是吸引準新人去拍婚紗照的百年老建築,可以是吸引市民喜歡拍照、閱讀和「充電」的小型圖書館。面積不在乎大小,距離不在乎遠近,只要有自己的新「地標」特色,一樣成為市民遊客休閒文化娛樂新去處。
2022年國慶長假期間,極目新聞記者化身遊客,對武漢部分新晉「地標」進行了實地打卡,領略其不同的魅力。
✦
南湖花溪公園
花溪流水波光粼粼,讓人恍入都市溼地田園
洪山區的「花溪」,是武漢的小鎌倉。隨著南湖路口成為武漢小眾網紅打卡聖地,藏在安康路附近、文薈街南側的南湖花溪公園,也漸為人知。
「下樓就是公園,推開窗就是風景。」10月2日上午,家住麗島花園小區的居民來到小區旁的南湖花溪公園散步遛娃,沿著南湖棧道漫步,花溪流水,漾漾泛粼,一幅唯美的景象映入眼帘。
附近小區居民在花溪公園裡散步遛娃
南湖花溪公園位於武漢市洪山區南湖西北岸旁,在珞獅路東側,文薈街南側,緊鄰中建南湖壹號居住區,周邊小區、高校眾多。這個佔地2萬多平方米的公園,有長椅、石凳和林蔭道、小溪,一路上還設有多處雨水花園、沙灘。行走在公園中,頭頂樹影婆娑,眼前波光粼粼,路邊草木交錯重疊,讓人仿佛置身山水田園。
公園內,一位遛彎的爹爹聊起公園的美景,感慨道:「這裡曾經是雜草、亂石,臭氣燻天,現在景觀大變樣了,美不勝收,人的心情也更好。」
「公園地勢高於湖岸線約3米,是絕佳的『賞湖高地』。正是基於此特點,我們精心設計,將其打造成可遊可賞可玩可憩的『口袋公園』。」洪山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湖花溪公園是在南湖水環境提升大背景下進行的景觀設計項目,公園佔地面積21800平方米,其中園建面積約為420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為17600平方米。
南湖花溪公園已經與水岸、住區、市民生活緊密融合
據了解,南湖花溪公園的最大亮點在於打造了兼具海綿城市功能的花溪,利用生態手法將景觀置石加植物花境融入溪流中,通過豐富的植物花卉品種,營造不同特色的景觀節點與空間主題。另一方面,公園讓雨水經過生物淨化後再排入湖裡,向市民倡導綠色環保的理念。
沿著花溪,周邊還建設了健身器材、娛樂設施,給周邊居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休閒場所。每到傍晚時分,兒童們嬉戲打鬧的聲音,便迴蕩在湖畔叢林之中。
這裡水岸、景觀、住區緊密融合,已經成為周邊居民依水臨岸的慢生活公園。
✦
張畢湖公園
武漢「城中桃花源」涅槃而生
在武漢的西邊,一顆璀璨的生態明珠靜靜地被安放在三環線之下,毗鄰宜家和薈聚中心,這便是今年經改造後重煥面貌的張畢湖公園。
波光鳶尾參差、梧桐海棠依依、爛漫桃花朵朵……有著「城中桃花源」美譽的張畢湖公園,是礄口區當前最大的綜合性湖泊溼地公園。
張畢湖公園有著「城中桃花源」的美譽
在武漢中心城區,不管你住在哪個地方,驅車前往均只需半小時,今年,這裡成了市民都市「微旅行」的好去處。
公園依託溼地形成了綠道環線。在54.84公頃的湖泊面積,6.3公裡的岸線之間,打造了濱水活力區、水岸遊憩區、園藝體驗區和林下休憩區。
國慶假日期間,市民王欣帶著朋友兩次光臨張畢湖公園,一次是騎行,一次是露營。「這裡是一個寶藏打卡地,既可以遠離鋼筋水泥,又能享受安靜的戶外生活。」10月3日傍晚,王欣和朋友一起在公園溼地旁搭起了天幕,一邊吃著野餐,一邊彈著吉他,眾人圍坐,輕聲哼唱,好不愜意。
在這個堤塘連溼地,湖色潤綠心的景觀公園裡,年輕的媽媽悠哉地躺在吊床上,望向不遠處正在滑滑梯上盡情玩耍的孩子。極目新聞記者看到,張畢湖公園內還設有開放式的兒童遊樂設施,小黃人、和平鴿等卡通形象,裝點出孩子童年時期的繽紛世界。
在張畢湖的濱水一畔,有幾片色彩豐富的區域,這是改造中新建的足球、網球、籃球等運動場地。「在這顆『都市綠肺』中打球運動,整個人都年輕了不少!」球友唐先生說。
2019年,由於服務設施老化、園內道路破損、湖泊水體長期富營養化,公園生態環境一度惡化,不能滿足居民對美好環境的需求。如今,經過歷時兩年的建設,張畢湖公園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眼前:充分結合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特徵,修復和優化了生態質量,形成貫穿全園獨具特色的生態廊道。市民遊園漫步、親近自然的歡聲笑語,又多了起來。
經過修復後的公園一角
✦
平和坊歷史文化街區
百年老建築成新人拍婚紗照「網紅地」
10月3日,江城秋初,天空湛藍,在漢口人氣地標「平和坊」的小廣場上,嬌豔鮮花與百年老建築融入同一城市畫面,混搭的風格絲毫不違和。有市民穿著色彩鮮豔的旗袍組團來打卡,有市民帶上「長槍短炮」設備來攝影採風……
去年底,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擁有百年歷史的「平和坊」上新,小廣場變身為花團錦簇的「平和坊歷史文化街區」。這是武漢市為建設「溼地花城」而打造的第二個花漾街區。同時也迅速成為市民的網紅休閒之地,不少外地遊客專程趕來打卡。
市民遊客打卡「平和坊歷史文化街區」
小廣場雖然面積不大,但卻大有文章,廣場兩側的綠化帶裡,奼紫嫣紅、色彩各異的花卉盛開,扎花小品爭奇鬥豔,惹人喜愛。
站在通透寬闊的廣場上,128年老建築東正教堂、107年歷史的魯茲故居、116年老建築平和打包廠環繞廣場周圍。迥異的建築風格有很高的辨識度,它們也將整座平和坊變成繁華都市中一隅難得的靜謐之地。
主題音樂綠雕「雲娃」形象搭配上充滿年代感的紅色廠房,撞色感十足,年輕時尚和歷史文化在廣場完美融合,歷史和當下,穿梭流轉。
市民在街區穿梭歷史和當下
這裡還注入了不少歷史符號,站在廣場中心,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黃包車、公用電話亭、老式自行車、皮箱……瞬間穿越回20世紀。
「真的是太美了,在這種百年建築圍繞之下,看繁花似錦,別有一種感受。」今年剛剛研究生畢業的李雯和閨蜜欣喜地說道,她倆專程從河北過來,打算多拍些照片發朋友圈。
穿過一汪清淺的水池,小廣場的盡頭是魯茲暨史沫特萊舊居,這棟磚木結構建築面積646平方米的二層樓房,類似於中世紀歐洲教會建築的風格。小廣場左側,是武漢中俄文化交流館,前身便是漢口東正教堂。這座有著128年歷史的拜佔庭式建築,在設計上別具一格。
極目新聞記者發現,這裡深受準新人們的青睞,成了平和坊最有名的婚紗照網紅打卡地。一對對準新人們,在教堂任意一側,擺著各種愛的pose,將百年建築的唯美、滿臉的幸福和笑容,定格成為最美的風景。
✦
青山區圖書館
高顏值和豐富活動吸引市民跨江打卡
親子互動空間、哈利·波特主題書屋、白色浪漫的旋轉樓梯、豐富多樣的活動……國慶期間,位於武漢市青山區印象城的青山圖書館新館,端上多道「文化大餐」供市民選擇。
10月1日,極目新聞記者探訪武漢市青山區圖書館(以下簡稱「圖書館」)。圖書館有3層,1樓為24小時不打烊城市書房,其他服務區在3樓和4樓。
記者乘坐電梯來到了4樓,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原木色的木製書架,有不少青少年在此學習,一部分人有家長陪同在側。市民李女士正陪著女兒在公共閱讀區的沙發上看書,他說,女兒喜歡青山圖書館的環境,主動說假期想來這裡。
10月1日,市民在青山區圖書館享受「文化大餐」
在4樓一路漫步,可見哈利·波特主題書屋、畫展、非遺展等多處特色展區,沉浸式體驗文房四寶的「三味書屋」吸引不少市民在此練習書法。
青山圖書館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國慶期間,青山圖書館陸續舉辦多項活動,內容有手工製作、朗誦大賽、兒童讀書匯、課本劇展演、名家課堂、3D知識趣味科普課、書畫作品展等,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
還有不少居民被這座圖書館的裝修風格所吸引,特意來拍照打卡。原來,圖書館連接3樓與4樓之間的通道是一處白色旋轉樓梯,3樓擺放著墨綠色的書架,加上四周柔和的燈光,從上往下看,旋轉樓梯仿佛盛開的花朵,行走其中浪漫滋生。
圖書館連接3樓與4樓的白色旋轉樓梯很受市民喜愛
正在此處為妻子拍照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很喜歡逛各地的圖書館和書店,在網上看到青山圖書館的點讚評價後,特意和妻子從礄口趕來參觀。「青山圖書館裝修風格別具一格。」張先生的妻子很羨慕附近的居民有這樣的文化配套,「如果自己住在這邊,肯定天天要來打卡。」據悉,不少在圖書館互動的市民,都是過江、跨區而來。
武漢市青山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山具有獨特的工業文化遺產,在此基礎上,該區加大力度打造更多文化地標,希望更多市民、遊客前來了解青山,愛上青山。
✦
光谷書房
3家社區門口袖珍「省圖」為年輕人充電
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自今年4月起,首批3家光谷書房陸續建成開放,由於環境優雅,距離住宅區或園區比較近,這幾家書房已成為本地居民閒暇時間常去的場所。
10月3日,在光谷七路未來科技大廈C3棟二層的光谷書房·未來科技城分館內,極目新聞記者看到,現場設有圖書借閱區、閱讀體驗區、數字資源區、讀者自修區、活動推廣區、便民服務區等7個特色分區。在自修區,十幾名年輕人正在閱讀,學習「充電」。
光谷年輕人在書房裡學習「充電」
「11月份就要考試了,假期幾天剛好用來複習。」家住光谷之星小區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光谷一家科技公司工作,正在準備2022年度稅務師職業資格考試,為了提高效率,他選擇到附近的光谷書房未來科技城店複習。記者發現,當天她帶來了《財務與會計》《涉稅服務相關法律》兩本考試用書。
「這裡環境好,離家近,適合學習。」周女士喜歡坐在靠窗戶的長排書桌邊看書,同時戴上耳機聽舒緩的音樂。在她旁邊,還有幾位市民在看書或者自習。
光谷書房未來科技城店工作人員介紹,書房從今年7月1日正式開放,面積近400平方米,距離華為等知名科技企業比較近,科技工作者工作日中午休息時間來借閱圖書很方便。特別在節假日,每天150個預約進館名額都被一搶而空,讀者中有不少是來「充電」自習的。
10月6月,在光谷書房大學園分館,市民呂女士正在帶女兒看繪本。她說,十一之前在網上看到一篇介紹假期推薦光谷打卡點的文章,得知小區附近有光谷書房,於是連續幾天帶著老公和孩子一起來看書。呂女士定下看書目標:每周至少來一次,一家三口一起來。
光谷書房也承載了附近小區居民的親子閱讀時光
光谷書房運營方光谷文傳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書房堪稱社區門口的袖珍「省圖」,到目前,3家書房現有藏書3萬餘冊,可以和湖北省圖書館通借通還,入館總人數超過9萬人次,借還書總量超過12萬本。其中,大約有一半比例的入館讀者,是為了自習充電而來的。還有部分讀者報名當上了志願者。
✦
武漢魯迅書店
北京魯迅博物館館藏圖書現身車谷
10月1日,武漢經開區設法山公園的武漢魯迅書店,迎來了對外開放後的第一個假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
當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魯迅書店探訪時看到,書店所在的設法山公園內停了數量眾多的私家車。在書店門口,不少市民拿出手機,向工作人員出示健康碼、進店預約碼。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店在國慶節假期每天10時至18時開放,市民需要提前預約。
剛進入書店大門,記者看到,電視屏幕正播放文學作品《阿Q正傳》幕後的故事,吸引市民駐足觀看。在書架旁,市民吳先生正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我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魯迅書店開放的消息,就趁這次假期過來看看。」吳先生說。
穿行於書架間,《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彙編》《魯迅研究資料》等研究資料齊齊整整,《楚辭》《呂氏春秋》《陶庵夢憶》等典藏書籍引人注目,《巴爾扎克全集》《教授的女兒》等世界名著不一而足。在一樓的閱讀區,座位已經全部坐滿。
書店閱讀區座位已經全部坐滿
除了數量眾多的圖書,「曙光·偉業——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創建」展正在書店內展覽。市民魏女士告訴記者,今天特意帶孩子過來,展覽牆上的《啟蒙者》《五四運動》等經典畫作可以讓孩子了解歷史,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10月1日當天書店共計3200人次預約入店,創下書店對外開放後入店單日最高人次紀錄。」武漢魯迅書店店長黃昂向記者介紹,該書店是北京魯迅博物館在北京之外設立的第一個分支機構,展陳了許多來自北京魯迅博物館的館藏圖書,受到居民和「魯迅迷」的關注。「我們書店有許多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圖書,這是書店的一大特色。」他透露。
書店內還展陳了一部分珍稀版本圖書
據了解,該書店目前上架3萬冊圖書,可借閱圖書佔1/3左右,其中不少是絕版珍品。此外,這裡還陳列、展示魯迅的書法作品,以及吳冠中、李可染、蔣兆和等書畫大師的名作。到訪書店的市民,主要來自經開區及其周邊區域,除了享受「文化大餐」,還喜歡順便逛書店的文創和美食市集、到附近公園秋遊,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編輯/楚小遊
來源/極目新聞
編發/湖北文旅之聲
- END -
本公眾號為公益文旅宣傳,如有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致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