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2:43:01 2
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墊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的防護墊的形狀呈圓錐形,所述防護墊沿中心方向設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內穿裝有與機動車連接的連接件,在中心孔的四周均布設有衝撞力吸納孔,所述橡膠防護墊的外端面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內設有傾角,在凹槽內嵌裝有緩衝墊,所述緩衝墊的中間向外設有拱形結構,所述緩衝墊的外表面粘貼有反光層。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吸收和緩衝碰撞時產生的巨大碰撞力,有效的減小了事故損失的程度;在緩衝墊的外表面粘貼有起到警示後面車輛的作用的反光層,降低了事故損失程度;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易於推廣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機動車防護製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尤其是私家車增長迅速,每年交通安全事故總量不斷上升,其中,因車輛安全防護裝置技術不良而引發碰撞事故或因發生碰撞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的案例屢見不鮮,為了預防此類事件或者儘可能的降低此類事故損失程度,國家公安部要求和加強在貨車及大型掛車上設有側防護裝置、後下部防護裝置以及三角警示牌。現有大形掛車和貨車輪轂較大,在發生事故時可能小車會鑽進大型貨車或掛車的底部,這樣就加大事故的損失程度,目前,大型貨車和掛車的後部安裝有防護架組成的後防護裝置,此裝置雖有效的防止了上述事故的發生;但是,防護架的後端和兩側均為裸件,安全隱患較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可吸收和緩衝發生碰撞交通事故時產生碰撞力的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墊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的防護墊的形狀呈圓錐形,所述防護墊沿中心方向設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內穿裝有與機動車連接的連接件,在中心孔的四周均布設有衝撞力吸納孔,所述橡膠防護墊的外端面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內設有傾角,在凹槽內嵌裝有緩衝墊,所述緩衝墊的中間向外設有拱形結構,所述緩衝墊的外表面粘貼有反光層。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防護墊上的吸納孔起到了吸收和緩衝碰撞時產生的巨大碰撞力,有效的減小了事故損失的程度;在防護墊還嵌裝有緩衝墊,所述緩衝墊的外表面粘貼有反光層,該反光層起到警示後面車輛的作用,尤其在夜間該反光層優點更為突出,降低了事故損失程度;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易於推廣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圖。
[0009]圖中:1、防護墊;1_1、中心孔;1_2、連接件;1_3、吸納孔;1_4、凹槽;2、緩衝墊;3、
反光層。
【具體實施方式】[0010]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發明內容】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0011]請參閱圖1和圖2,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所述防護墊I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的防護墊的形狀呈圓錐形,所述防護墊I沿中心方向設有中心孔1-1,所述中心孔內穿裝有與機動車連接的連接件1-2,在中心孔的四周均布設有衝撞力吸納孔1-3,所述橡膠防護墊的外端面設有凹槽1-4,所述凹槽向內設有傾角,在凹槽1-4內嵌裝有緩衝墊2,所述緩衝墊的中間向外設有拱形結構,該拱形結構設計提高了緩衝效果,所述緩衝墊2的外表面粘貼有大面積的反光層3,這樣提高警示作用,另外該緩衝墊的安裝省去其它粘結劑或者連接件而連接,降低了製造成本,只需扣裝在帶有傾角的凹槽內,並利用緩衝墊自身的彈性力保證其牢固的嵌裝在凹槽內。
[0012]在實際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通過連接件與機動車橫梁或者側梁進行安裝,從而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0013]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機動車上的防撞緩衝防護墊,其特徵在於:所述防護墊由橡膠材料製成,所述的防護墊的形狀呈圓錐形,所述防護墊沿中心方向設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內穿裝有與機動車連接的連接件,在中心孔的四周均布設有衝撞力吸納孔,所述橡膠防護墊的外端面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向內設有傾角,在凹槽內嵌裝有緩衝墊,所述緩衝墊的中間向外設有拱形結構,所述緩衝墊的外表面粘貼有反光層。
【文檔編號】B60R19/02GK203611904SQ201320794138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日
【發明者】李健 申請人:天津市機動車安全檢測技術研究會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