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17 13:19:3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外用臍貼膏領域,具體為一種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中風偏癱是最常見的中風後遺症。它是指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動。偏癱病人常伴有同側肢體的感覺障礙如冷熱不知、疼痛不覺等。有時還可伴有同側的視野缺損,表現為平視前方時看不到癱瘓側的物品或來人,一定要將頭轉向癱瘓側才能看到。患中風後,大部分患者都遺留偏癱,不僅由於生活不能自理給患者帶來痛苦,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更大負擔,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目前以綜合療法為主,包括中醫辯證論治、針刺療法、推拿與按摩等幾個方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確切、無副作用、工藝簡單的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菊花40 80份、川彎120 180份、白芍100 140份、白朮120 180份、五加皮120 180份、紅花80 120份、酒制當歸120 180份、桂枝120 180份;配以輔料凡士林410 620份、蜂蠟410 620份製成。該臍貼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菊花、川芎、白芍、白朮、五加皮、紅花、酒制當歸、桂枝按照所述重量份數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藥粉;b、將所述重量份數的凡士林在38°C 60°C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數的蜂蠟,加溫至62°C 67°C完全熔化後,加入所述重量份數的藥粉,快速攪拌均勻,冷卻即得。優選地,本發明的臍貼膏可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菊花60份、川芎150份、白芍120份、白朮150份、五加皮150份、紅花100份、酒制當歸150份、桂枝150份;配以輔料凡士林515份、蜂臘515份製成。菊花為清涼性發散風熱藥,功能疏風熱,清嘍羅,降火和解毒,主治頭痛眩暈,血壓亢進,神經性頭痛等,也有利肝明目之功效;白芍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溼痺痛;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五加皮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用於風寒溼痺,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溼癢;紅花活血通經,散淤止痛,用於閉經,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扑損傷,瘡瘍腫痛;酒制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諸藥配伍,益氣活血、平肝潛陽,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效果顯著。本發明將上述藥物製成臍貼膏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蜂蠟有收澀、生肌、止痛、解毒的功效,凡士林極具防水性,是一種非常好的保溼用品,用於配製醫藥的藥膏及皮膚保護油膏用的原料。其作為臍貼膏採用的基質(輔料),化學性穩定,且該臍貼膏有主藥揮發性強的特點,製備工藝簡便、有利於臍部皮膚穿透和吸收,特別對臍皮膚處無過敏反應,更無毒副作用。此外可避免有些口服藥物對患者肝臟腎臟等產生帶來的不良毒副作用。有關臨床資料如下135例病例,其中男72例,女63例,平均年齡(75.21±10.10)歲,平均病程I. 17年,隨機分為三組。各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 O. 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診斷依據和療效評定標準。診斷依據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言襄,偏身麻木,甚則神志恍惚、迷濛、神昏、昏憒為主症。發病急驟,有漸進發展過程。病前多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常有年老體衰,勞倦內傷,嗜好菸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惱怒、勞累、酗酒、感寒等誘發。作血壓、神經系統、腦脊液及血常規、眼底等檢查。通過CT、磁共振檢查。應注意與癇病、厥證、痙病等鑑別。治療方法三組各45例,分別接受實施例I、實施例2、實施例3臍膏貼臨床治療,外用(站姿)貼於臍部48小時更換一次,連貼六天休息一天,30天為一療程。療效評定治癒症狀及體徵消失,基本能獨立生活。好轉症狀及體徵好轉,能扶杖行動,或基本生活能自理。未愈症狀及體徵無變化。三組病例治療後療效比較統計結果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菊花40 80份、川芎120 180份、白芍100 140份、白朮120 180份、五加皮120 180份、紅花80 120份、酒制當歸120 180份、桂枝120 180份;配以輔料凡士林410 620份、蜂蠟410 620份製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臍貼膏,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菊花60份、川芎150份、白芍120份、白朮150份、五加皮150份、紅花100份、酒制當歸150份、桂枝150份;配以輔料凡士林515份、蜂臘515份製成。
3.一種製備權利要求I所述臍貼膏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a、將菊花、川芎、白芍、白朮、五加皮、紅花、酒制當歸、桂枝按照所述重量份數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藥粉; b、將所述重量份數的凡士林在38°C 60°C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數的蜂蠟,加溫至62°C 67°C完全熔化後,加入所述重量份數的藥粉,快速攪拌均勻,冷卻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的臍貼膏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菊花40~80份、川芎120~180份、白芍100~140份、白朮120~180份、五加皮120~180份、紅花80~120份、酒制當歸120~180份、桂枝120~180份;配以輔料凡士林410~620份、蜂蠟410~620份製成。該臍貼膏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菊花、川芎、白芍、白朮、五加皮、紅花、酒制當歸、桂枝按照所述重量份數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藥粉;b、將所述重量份數的凡士林在38℃~6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數的蜂蠟,加溫至62℃~67℃完全熔化後,加入所述重量份數的藥粉,快速攪拌均勻,冷卻即得。
文檔編號A61P25/00GK102846741SQ20121030757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趙愛良 申請人:趙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