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的製造技術
2023-05-17 07:26:26 1
專利名稱:管子的製造技術
本發明涉及一種製造管子的方法,例如液壓管,該方法採用一臺由計算機進行過程控制的機器來製造兩端帶有管接頭的管。管材纏繞在捲筒上,該捲筒布置在管材捲筒臺內,並在機器的若干個加工工位上被加工成成品管子。為了實施該方法而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機器,該機器也是本發明整體的一部分。
當前,按照已知的技術,製造具有一定直徑和長度的管均採用手工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首先用手工切斷管材,然後對被切下管子的兩端進行修整,並將管接頭固定到每一端上,最後用手工將管子吹淨。這種手工處理方法既費力又費時,其結果必然使得採用傳統方式生產管子的效率不高。
本發明打算將製造管子的生產效率提得更高,而按照本發明所述的設備和方法來進行則是完全可能的。在權利要求書中將本發明的步驟和特徵作了具體說明。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新機器的平面圖,圖2為從箭頭Ⅱ-Ⅱ方向看過去的機器的側視圖。
按照本發明所述的新機器包括一臺可編程序過程控制計算機,它被用來控制管子生產過程中的全部加工步驟,因此整個生產過程是完全自動化的。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操作者通過控制臺向過程計算機發出關於管子直徑,管子長度,接頭直徑,接頭角度及管子數量等指令,此後,過程控制計算機就按照上述指令啟動機器進行管子的加工生產。
新機器還包括一個管材捲筒臺2,臺中排列了多卷不同管徑的管材捲筒3。捲筒的數目當然是可變的。但是為了節省空間,捲筒了被排成兩層。上層捲筒3基本位於下層捲筒4的上方。按照本發明,纏繞在每一捲筒3和4上的管子應該具有相同的管徑。
管材捲筒臺2可以藉助於由步進電動機驅動的滾珠-滾柱-絲槓推動著沿導軌6橫向運動。於是,被選定的管材就可以送到相適應的送料滾輪對7和8,滾輪對便將管材抽拉到包括在管子測量時作為參考點的止動銷9處。該止動銷在垂直方向上是可移動的。因此,當管材要被拉出以使測量長度時,止動銷便向下縮回到不起作用的位置上。這時,管子抽拉器10便將管材拉出。抽拉器10可用常規方法(例如由步進電動機驅動的滾珠-滾柱-絲槓)驅動沿導軌11運動。它上面還有一個用來夾持管材的類似於夾鉗的裝置。
當抽拉器10移動到由過程控制計算機1確定的終點時,一個擁有兩個夾持裝置13,14的管子運輸託架12便將管子緊緊夾往。第一夾緊裝置13(即位於與管材捲筒3,4最近的內夾緊裝置)有固定的位置,該位置距管端有一段距離,以便為安裝帶有套筒的管接頭留出足夠的空間。第二夾緊裝置14是以合適的方式可移動地安裝在杆15上,它是管子運輸託架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適應不同長度的管子。
所述的管子運輸託架12設計為在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都能移動。該結構是基於這樣的事實,即管子運輸託架的兩端被強制在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延伸的導軌上運動。
當管材被抽拉出一段預定的長度時,就用一種類似於鉗子般的工具16將它切斷。採用所述的工具16來切斷管材要比用通常的鋸片來切斷要優越。這是因為後一種方法會在管內留下許多很難清除掉的鋸加工殘留物。
切斷工序完成後,運輸託架便將管子提起並側向移動至下一工位,在這裡將對管子的兩端進行修整,使其與帶套筒的管接頭有良好的配合。
修整單元17包括兩個分隔開的修整裝置18,19。其中內修整裝置18有固定的位置,而外修整裝置19則可沿導軌20,21移動以適應不同管徑和管長。
修整裝置在結構設計上帶有加工裝置,它旋轉起來能有效的對管端進行修整。加工裝置在結構上可適應不同直徑的管子。
隨後,管子運輸託架夾持著管子並將它從修整工位一直輸送到將帶有套筒的管接頭安裝到管子兩端的最後工位上。管接頭/套筒分別存放在料倉22,23中,也可存放在旋轉料倉24中。
帶有套筒的管接頭由機械手25抓取。機械手由過程控制計算機1根據操作者的指令進行控制。
機械手25可沿導軌26移動,它首先為第一管端抓起一套帶套筒的管接頭,接著在打標記裝置27內給管接頭打上標記,然後將這一套帶套筒的管接頭送到所述的第一管端並裝上。此後,同樣為第二管端裝上管接頭。
裝上管接頭後,管子由運輸託架送至壓緊單元28。它有兩個分隔開的壓緊裝置29,30,分別用於管子的每一端。在這裡管接頭被壓緊並固定到管子上。所述的壓緊單元28可以是在市場上可以購到的常用的壓力設備。
經過壓緊加工後,管子由運輸託架12送到吹淨單元31。單元31有一管子卷32,從中噴出壓縮空氣,它可將按本發明製造的管子的內部的殘留物和其他雜質吹淨。
管子被次乾淨後由運輸託架送至單元33進行靜液壓試驗。該試驗是將壓力為1000巴的油基介質注入到管中。
通過這種試驗,管子的缺陷就會直接暴露出來。所述的單元33還包括一個用於最終衝洗清理管子的裝置34。
最後,管子由運輸託架送至單元35,在這裡成品管子用塑料層覆蓋包裝,然後貼上標籤。
根據本發明最好不同加工工位設計成象模塊組件一樣,如果認為有必要,其中某些模塊組件還可以省略掉。
這樣一來,測量和切斷工位就構成了第一模塊組件,修整工位為第二模塊,安裝管接頭於管子端部的工位為第三模塊,壓緊並固定管接頭工位為第四模塊,吹淨管壁工位為第五模塊,靜液壓試驗工位為第六模塊,以及包裝工位為第七模塊。
這就意味著新機器是非常靈活可變通的,因而能夠用於不同的技術領域。
新機器使得對管子的加工可以按照裝配線的連續作業原則進行生產,這就是說,當一根管子離開一個工位,立刻就有一根新管子進入這一工位。因此,本發明提供了高效率的管子生產。
本文所述的是生產液壓管子的實例。顯然,本發明也適用於生產其他形式的管子,如壓縮空氣管子和工業用管子。
本發明將不限於本文和附圖所描述的實例,它在下列權利要求範圍內也可以有若干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製造管子例如液壓軟管的方法,該方法採用一臺由過程控制計算機進行過程控制的機器來製造兩端帶有管接頭的管子,纏繞在捲筒上的管材被送到該機器的管材捲筒臺內,並在機器的若干個加工工位上被加工成成品管,其特徵是,它由一系列加工步驟組合而成,這些步驟包括管材在各加工工位之間的往返輸送是自動進行的纏繞在捲筒上的管材首先被送到測量和切斷工位,在那裡管材被量出一定長度並被切斷工具切斷;然後管子被送到接頭安裝工位,在該工位,管子的兩端被裝上帶有套筒的管接頭,必要時在管接頭上還需打上標記;管子被進一步送到壓緊工位,加壓裝置將管接頭壓緊並固定在管端;已加工完成的管子用壓縮空氣徹底吹乾淨,最後送交質量檢查和/或試驗,合格的管子便可包裝發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管子在被送到安裝管接頭的工位之前,先送到修整工位對管子的兩端進行修整加工,使其與管接頭有良好的配合。
3.一種自動化生產管子例如液壓軟管的機器,在管子的每一端裝上管接頭,管子的原材被纏繞在一個捲筒上,捲筒安裝在機器的管材捲筒臺內,其特徵是該機器由一臺過程控制計算機進行控制,它有若干個對管材進行加工的工位;包括一個測量和切斷工位,利用裝置(9,10,16)將從管材捲筒(3,4)送來的管材送至該工位進行測量和切斷;包括一個由裝置(22-26)組成的管接頭安裝工位,在該工位,管接頭被安裝到每一管端,必要時在管接頭上還需打上標記;包括有一臺加壓裝置(28)的壓緊工位,在該工位上,管接頭被加壓裝置壓緊並固定到管子上;還包括一個最終處理工位,該工位擁有用衝洗或吹洗方法清理管子的裝置(32-34)和/或對管子進行靜液壓試驗的裝置。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器,其特徵在於,它有一個修整單元(17),包括兩個分隔開的修整裝置(18,19),可用來修整管子的兩端,其中的一個裝置(18)是固定的,而另一個裝置(19)則可沿著導軌(20,21)運動。
5.按照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機器,其特徵在於,在測量管長的裝置上有一個包括測量參考點的止動銷(9),當管材被拉出作長度測量時,止動銷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動到不動的位置上,管材由抽拉器(10)拉出,抽拉器由電動機驅動可沿著導軌(11)運動,抽拉器(10)上有一個用來夾持管材的類似於夾鉗的裝置。
6.按照權利要求3-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機器,其特徵在於,用來在不同工位之間移動管子的運輸託架(12)包含有兩套相互分隔開的夾持裝置(13,14),該託架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運動,其中的一個夾持裝置(13)是固定的,而另一個裝置(14)則是可移動地安裝在杆(15)或類似件上,以便適應不同的管長。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製造管子例如液壓軟管的方法,該方法採用一臺由計算機進行過程控制的機器來製造兩端帶有管接頭的管子。纏繞在捲筒上的管材被送到該機器的管材捲筒臺內,並在機器的若干個加工工位上被加工成成品軟管。本發明所述方法是由一系列加工步驟組合而成。這些步驟中:管材在各加工工位之間的往返輸送是自動進行的,這些步驟包括:筒上的管材首先被送到測量和切斷工位,在那裡管材被切斷工具按預定的長度切斷;然後管子被送到接頭安裝工位,在管子的兩端裝上帶有套筒的管接頭,必要時在管接頭上還需打上標記;管子被進一步送到壓緊工位,加壓裝置將管接頭壓緊並固定在管端;加工完成的管子用壓縮空氣徹底吹乾淨後送交質量檢查和(或)試驗,此後,合格的成品管子便可包裝發貨。本發明還涉及實施上述方法的機器設備。
文檔編號F16L35/00GK1217772SQ9618029
公開日1999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1996年4月29日
發明者戈蘭·霍格倫, 鮑·林德斯特羅姆, 克斯廷·斯喬斯特羅姆, 索倫·索德伯格 申請人:Slx水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