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4:20:56 1
專利名稱: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用設備,屬於鑽孔樁機的配套裝置,具體為使打樁可分離泥 漿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灌輸泥漿的打樁裝置,由於結構設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導致泥 漿沉澱池中的從孔內排出的泥漿性能較差,不能滿足樁基對泥漿的要求,增加外運的泥土 量,造成浪費及生產成本的增加,而從已有的泥漿池中所存量泥漿又不能滿足成樁孔所需 用量,否則,要加大泥漿池容積,增加了佔地及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有效利用泥漿沉澱池中的有用 泥漿,降低生產成本的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措施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主要由打樁機、泥漿池、泥漿輸送管、泥漿泵一、泥漿泵 二、排泥渣管、泥漿沉澱池組成。其在於在泥漿沉澱池上端通過支架安裝錐形砂石分離器, 其並與泥漿沉澱池相通;在錐形砂石分離器與泥漿泵二上的排泥渣管之間連接並相通安裝 泥漿進管;在錐形砂石分離器的頂部連接排泥漿管的一端,排泥漿管的另一端伸入泥漿池 內。其在於在錐形砂石分離器下端的出口上安裝有調節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特點能有效利用泥漿沉澱池中的有用泥漿,降低 生產成本,減少佔地,降低汙染,提高效率,結構簡單,容易實施。
圖1為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描述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主要由打樁機1、泥漿池2、泥漿輸送管3、泥漿泵一 4、泥 漿泵二 5、排泥渣管6、泥漿沉澱池7組成。其在泥漿沉澱池7上端採用地腳螺栓或灌漿方 式安裝支架11,在支架11上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錐形砂石分離器8,其並與泥漿沉澱池7 相通;錐形砂石分離器8下端的出口 12的口徑不超過50毫米,並在出口 12上安裝調節閥 13,以調節錐形砂石分離器8內的泥漿容量及排出量;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與泥漿泵二 5之 間焊接並相通安裝泥漿進管9 ;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的頂部焊接排泥漿管10的一端,排泥 漿管10的另一端伸入泥漿池2內。動作原理含砂率較大的泥漿經泥漿進管9進入錐形砂石分離器8,並在其中高速旋轉,因泥 漿與砂粒的質量(m)不同,其所受向心力不同(F = mv2/R),故質量較輕的泥漿經排泥漿管
310排出錐形砂石分離器8進入泥漿池2。質量較重的砂粒則因向心力不足沉入錐形砂石分 離器8底部經出口 12排入泥漿沉澱池7。經過如此不斷循環清除泥漿中的砂粒,達到降低 泥漿中砂粒的作用。調節閥13用於調節經出口 12排出的泥渣量的大小。
權利要求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主要由打樁機(1)、泥漿池(2)、泥漿輸送管(3)、泥漿泵一(4)、泥漿泵二(5)、排泥渣管(6)、泥漿沉澱池(7)組成,其特徵在於在泥漿沉澱池(7)上端通過支架(11)安裝錐形砂石分離器(8),其並與泥漿沉澱池(7)相通;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與泥漿泵二(5)上的排泥渣管(6)之間連接並相通安裝泥漿進管(9);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的頂部連接排泥漿管(10)的一端,排泥漿管(10)的另一端伸入泥漿池(2)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 下端的出口(12)上安裝有調節閥(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其解決目前存在的從孔內排出的泥漿清潔度較差,不能滿足樁基對泥漿的要求,增加外運的泥土量等不足。措施打樁可分離泥漿的裝置,主要由打樁機(1)、泥漿池(2)、泥漿輸送管(3)、泥漿泵一(4)、泥漿泵二(5)、排泥渣管(6)、泥漿沉澱池(7)組成。在泥漿沉澱池(7)上端通過支架(11)安裝錐形砂石分離器(8);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與泥漿泵二(5)上的排泥渣管(6)之間連接並相通安裝泥漿進管(9);在錐形砂石分離器(8)的頂部連接排泥漿管(10)的一端,排泥漿管(10)的另一端伸入泥漿池(2)內。本實用新型能有效利用孔內排除泥漿中的有用泥漿,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E02D7/00GK201614592SQ200920230379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7日
發明者朱成斌, 武鋼平, 焦勇, 王神恩, 鍾衛斌, 黎明中 申請人:武漢京冶地基基礎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