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衝版清水採用淨化循環再利用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17 09:25:56 3
1.本發明涉及印刷廢水領域,具體為一種印刷衝版清水採用淨化循環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術:
2.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地球表面約有71%被水覆蓋,它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源不足、水體汙染和水環境生態惡化已成為發展的制約因素,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生態是保護環境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3.印刷廢水是在印刷過程中產生的印刷殘液、擦版廢水、製版廢水、清洗廢水等的總稱,是一種比較難於治理的工業廢水,印刷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屬離子、油墨、鹼、機油等,水質複雜,難降解的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鹼性大,色度高,處理難度比較大。
4.現有的廢水淨化方法包括物化處理方法、化學處理方法、生化處理方法、磁分離處理方法等,但是採用上述任何單一方法處理得到的淨化水還是有殘餘汙染物,淨化度不高,也使得淨化水的再利用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5.基於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印刷衝版清水採用淨化循環再利用的方法,以解決現有的方法處理得到的淨化水還是有殘餘汙染物,淨化度不高,也使得淨化水的再利用率不高的技術問題。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印刷衝版清水採用淨化循環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7.步驟一:通過水泵將印刷廢水通入吸附池內,在吸附池安裝有多組凹凸棒,將其印刷廢水表面較大的顆粒懸浮物進行交換吸附,隨後在通過水泵將其排入電解池內進行電解;
8.步驟二:排至電解池內的廢水,電解過程中產生的oh無選擇地直接與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反應,將其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簡單有機物,同時在電解過程中伴隨著產生氣浮的功能,隨後在將其電解後的清水送至氧化池內;
9.步驟三:排至氧化池內的廢水,向內加入試劑調節其整體的ph值3-4,隨後在廢水內加入混凝劑進行攪拌,在出現絮凝沉澱產生時,一邊加入聚丙烯醯胺一邊攪拌均勻,直至沉澱物聚集形成大顆粒,慢慢下沉,在將其氧化後的清水送至混凝池內;
10.步驟四:排至混凝池內的廢水,通過向內加入氧化劑、混凝劑、ph調節至8-9的較佳實驗條件,經過脫穩、架橋等反應過程,使得水中的汙染物凝聚並沉降,使其作為廢水處理後的深度處理,隨後將其排入清水池內進行收集,便於後期進行再利用。
11.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吸附工序,將廢水中較大的顆粒懸浮物去除,隨後通過電解、氧化等工序使得廢水中的有機物形成絮狀混凝物,隨後再向內加入試劑使其絮狀
混凝物聚集形成大顆粒,向底部沉去,最後通入混凝池內,對其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得廢水內不會有多餘殘留物,提高了印刷廢水的淨化度,提高了淨化水的再利用率。
12.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吸附池、電解池、氧化池與混凝池內皆通過水泵壓濾的作用將廢水按照順序進行排放。
13.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水泵的作用,便於各個反應池內的汙水通過其向下一道工序排去。
14.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一中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屬於膠體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
15.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凹凸棒石粘土處理印刷汙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與再生簡單等優點。
16.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二中氣浮是將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於廢水中的懸浮汙染物,使其浮力大於重力和阻力,從而使得汙染物浮到水面。
17.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氣浮法便於進一步提高其印刷汙水的處理效果。
18.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三中的試劑為稀鹽酸溶液,通過加入稀鹽酸溶液利用ph試紙檢測廢水中的ph值。
19.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稀鹽酸溶液便於工作人員對其廢水中的ph值進行精確調節。
20.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三中的混凝劑為氧化鋁,通過氧化鋁加入廢水中進行攪拌後,待靜置五至七分鐘後,會產生棉花狀的絮凝沉澱。
21.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一邊加入混凝劑一邊進行攪拌,能夠使得印刷廢水中的有機物呈絮凝狀沉澱產生。
22.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四中的氧化劑為naclo,其含量在10-20g/l,混凝劑為fch3,其含量在0.1-0.3g/l。
23.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以便於為混凝池內提供最佳的廢水處理環境。
24.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四中常用的混凝劑有硫酸鋁、pac、三氯化鐵等。
25.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工作人員可根據印刷廢水的具體情況進行添加不同的混凝劑。
26.本發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步驟四中水中呈膠體狀態的汙染物質通常帶有負電荷,膠體顆粒之間互相排斥形成穩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帶有相反電荷的電介質(即混凝劑)可使汙水中的膠體顆粒改變為呈電中性,並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顆粒下沉。
27.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混凝劑相當於內部帶有電荷的電解質,與其汙水的中膠體顆粒進行反應。
28.綜上所述,本發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本發明通過吸附工序,將廢水中較大的顆粒懸浮物去除,隨後通過電解、氧化等工序使得廢水中的有機物形成絮狀混凝物,隨後再向內加入試劑使其絮狀混凝物聚集形成大顆粒,向底部沉去,最後通入混凝池內,對其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使得廢水內不會有多餘殘留物,提高了印刷廢水的淨化度,提高了淨化水的再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式
30.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31.下面根據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對其實施例進行說明。
32.一種印刷衝版清水採用淨化循環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3.步驟一:通過水泵將印刷廢水通入吸附池內,在吸附池安裝有多組凹凸棒,將其印刷廢水表面較大的顆粒懸浮物進行交換吸附,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屬於膠體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凹凸棒石粘土處理印刷汙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與再生簡單等優點,隨後在通過水泵將其排入電解池內進行電解;
34.步驟二:排至電解池內的廢水,電解過程中產生的oh無選擇地直接與廢水中的有機汙染物反應,將其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簡單有機物,同時在電解過程中伴隨著產生氣浮的功能,氣浮是將分散的微小氣泡作為載體粘附於廢水中的懸浮汙染物,使其浮力大於重力和阻力,從而使得汙染物浮到水面,通過氣浮法便於進一步提高其印刷汙水的處理效果,隨後在將其電解後的清水送至氧化池內;
35.步驟三:排至氧化池內的廢水,向內加入試劑調節其整體的ph值3-4,試劑為稀鹽酸溶液,通過加入稀鹽酸溶液利用ph試紙檢測廢水中的ph值,通過稀鹽酸溶液便於工作人員對其廢水中的ph值進行精確調節,隨後在廢水內加入混凝劑進行攪拌,混凝劑為氧化鋁,通過氧化鋁加入廢水中進行攪拌後,待靜置五至七分鐘後,會產生棉花狀的絮凝沉澱,在出現絮凝沉澱產生時,一邊加入聚丙烯醯胺一邊攪拌均勻,直至沉澱物聚集形成大顆粒,慢慢下沉,在將其氧化後的清水送至混凝池內;
36.步驟四:排至混凝池內的廢水,通過向內加入氧化劑、混凝劑、ph調節至8-9的較佳實驗條件,經過脫穩、架橋等反應過程,使得水中的汙染物凝聚並沉降,使其作為廢水處理後的深度處理,氧化劑為naclo,其含量在15g/l,混凝劑為fch3,其含量在0.2g/l,以便於為混凝池內提供最佳的廢水處理環境,常用的混凝劑有硫酸鋁、pac、三氯化鐵等,工作人員可根據印刷廢水的具體情況進行添加不同的混凝劑,水中呈膠體狀態的汙染物質通常帶有負電荷,膠體顆粒之間互相排斥形成穩定的混合液,若水中帶有相反電荷的電介質(即混凝劑)可使汙水中的膠體顆粒改變為呈電中性,並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大顆粒下沉,隨後將其排入清水池內進行收集,便於後期進行再利用。
37.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吸附池、電解池、氧化池與混凝池內皆通過水泵壓濾的作用將廢水按照順序進行排放,通過水泵的作用,便於各個反應池內的汙水通過其向下一道工序排去。
38.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並不是對發明的限制,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對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替換和變型等,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