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06:43:26 2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包括塑料管、內襯套、密封圈及鋼管;所述塑料管的內孔徑與內襯套的外徑相匹配;所述鋼管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沉孔,所述沉孔的大孔徑與塑料管的外徑相匹配,該沉孔的大孔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密封圈卡槽;所述密封圈卡槽的孔徑與密封圈的外徑相匹配,該密封圈的內徑與塑料管的外徑相匹配;沉孔的大孔內還設置有多個與之同軸的倒齒槽;密封圈卡接於密封圈卡槽內,塑料管的一端與沉孔的大孔匹配套接;內村套匹配套接於塑料管的內孔。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通過內襯套擠壓塑料管,增加塑料管與鋼管之間的緊密度,使得它們之間的密封性能更加良好,從而使本過度接頭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專利說明】
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管接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
【背景技術】
[0002]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往往需要一種特殊的管接頭,該管接頭的兩端分別為與塑料管道相匹配的塑料埠及與鋼管管道相匹配的鋼埠。因此,此管接頭需要採用塑料管及鋼管拼接而成。而普遍的塑料管道與鋼管之間的連接密封性並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性能良好的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
[0005](二)技術方案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包括塑料管、內襯套、密封圈及鋼管;塑料管的內孔徑與內襯套的外徑相匹配;鋼管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沉孔,沉孔的大孔徑與塑料管的外徑相匹配,該沉孔的大孔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密封圈卡槽;密封圈卡槽的孔徑與密封圈的外徑相匹配,該密封圈的內徑與塑料管的外徑相匹配;沉孔的大孔內還設置有多個與之同軸的倒齒槽;密封圈匹配卡接於密封圈卡槽內,塑料管的一端與沉孔的大孔相匹配套接;內村套匹配套接於塑料管的內孔,該內村套位於塑料管與沉孔的大孔相匹配套接的一端。
[0007]其中,密封圈及密封圈卡槽的數量各為兩個,該兩個密封圈卡槽設置於倒齒槽的兩邊。
[0008]其中,內襯套的一端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圓錐環,該圓錐環的大徑端頭與內襯套的端頭相匹配一體連接。
[0009]其中,內襯套的外徑大於沉孔的小孔徑。
[0010]其中,塑料管的內孔徑與內襯套的外徑為過盈配合,該塑料管的外徑與密封圈的內徑為過盈配合。
[0011 ]其中,內襯套及鋼管是由鋼材料製成的。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採用內襯套擠壓塑料管的結構,使得塑料管與鋼管之間的接觸更加緊密,使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設置的密封圈及密封圈卡槽各有兩個,使得本產品的密封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其中,在內襯套的端頭增設圓錐環,起到了導向的作用,使得內襯套可以輕鬆插入塑料管內;而設置內襯套的外徑大於沉孔的小孔徑,限制了內襯套的位置,避免了內襯套插入沉孔的小孔徑內;另外,內襯套及鋼管採用鋼材料製成,保證了它們的硬度,避免它們變形,保證了本產品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結構示意爆炸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標記說明:1、塑料管;2、內襯套;3、密封圈;4、鋼管;21、圓錐環;41、沉孔;411、密封圈卡槽;412、倒齒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結構示意爆炸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結構示意圖,主要體現了本過渡接頭是由塑料管1、內襯套2、密封圈3及鋼管4組成的,及其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並著重反映了圓錐環21、密封圈卡槽411及倒齒槽412。
[0019]本實用新型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的結構如圖1及圖2所示,該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包括塑料管1、內襯套2、密封圈3及鋼管4;塑料管
I的內孔徑與內襯套2的外徑相匹配;鋼管4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沉孔41,沉孔41的大孔徑與塑料管I的外徑相匹配,該沉孔41的大孔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密封圈卡槽411;密封圈卡槽411的孔徑與密封圈3的外徑相匹配,該密封圈3的內徑與塑料管I的外徑相匹配;沉孔41的大孔內還設置有多個與之同軸的倒齒槽412;密封圈3匹配卡接於密封圈卡槽411內,塑料管I的一端與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內村套2匹配套接於塑料管I的內孔,該內村套2位於塑料管I與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的一端。本實用新型採用內襯套擠壓塑料管的結構,使得塑料管與鋼管之間的接觸更加緊密,使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0020]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密封圈3及密封圈卡槽411的數量各為兩個,該兩個密封圈卡槽411設置於倒齒槽412的兩邊。本實用新型設置的密封圈及密封圈卡槽各有兩個,使得本產品的密封性得到進一步加強。
[002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內襯套2的一端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圓錐環21,該圓錐環21的大徑端頭與內襯套2的端頭相匹配一體連接。本實用新型在內襯套的端頭增設上述的圓錐環,起到了導向的作用,使得內襯套可以輕鬆插入塑料管內。
[002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內襯套2的外徑大於沉孔41的小孔徑,限制了內襯套的位置,避免了內襯套插入沉孔的小孔徑內。
[0023]本實施例中,塑料管I的內孔徑與內襯套2的外徑為過盈配合,該塑料管I的外徑與密封圈3的內徑為過盈配合,保證本產品的密封性能。
[0024]本實施例中,內襯套2及鋼管4是由鋼材料製成的,保證了它們的硬度,避免它們變形,保證了本產品的密封性。
[0025]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主權項】
1.一種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包括塑料管(I)、內襯套(2)、密封圈(3)及鋼管(4);所述塑料管(I)的內孔徑與內襯套(2)的外徑相匹配;所述鋼管(4)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沉孔(41),所述沉孔(41)的大孔徑與塑料管(I)的外徑相匹配,該沉孔(41)的大孔內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密封圈卡槽(411);所述密封圈卡槽(411)的孔徑與密封圈(3)的外徑相匹配,該密封圈(3)的內徑與塑料管(I)的外徑相匹配;沉孔(41)的大孔內還設置有多個與之同軸的倒齒槽(412);密封圈(3)匹配卡接於密封圈卡槽(411)內,塑料管(I)的一端與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內村套(2)匹配套接於塑料管(I)的內孔,該內村套(2)位於塑料管(I)與沉孔(41)的大孔相匹配套接的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3)及密封圈卡槽(411)的數量各為兩個,該兩個密封圈卡槽(411)設置於倒齒槽(412)的兩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襯套(2)的一端設置有與之同軸的圓錐環(21),所述圓錐環(21)的大徑端頭與內襯套(2)的端頭相匹配一體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襯套(2)的外徑大於沉孔(41)的小孔徑。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塑料管(I)的內孔徑與內襯套(2)的外徑為過盈配合,該塑料管(I)的外徑與密封圈(3)的內徑為過盈配合。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鋼管管道與塑料管道的連接過渡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襯套(2)及鋼管(4)是由鋼材料製成的。
【文檔編號】F16L21/00GK205716110SQ20162039926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4日
【發明人】成林科
【申請人】浙江新大塑料管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