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7:35:06 1
專利名稱: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具體涉及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井口採油(氣)樹閥門(以下簡稱閥門)的工作壓力高達140Mpa,閥門 體由整體鍛造成型,現有的鍛造方法使閥門體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閥門體為雙軸線十字 交叉形狀,整體鍛造時工藝相當複雜,材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低,綜合節能效果差;另一方 面,閥門體較大,整體鍛造時很難做到等溫鍛造,致使金相形變不均勻,摺疊和夾層缺陷增 多,鍛造冶金質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該閥 門體由單元體複合摩擦焊接而成,單元體形狀單一,體積較小,生產工藝簡單,產品質量穩 定,生產效率成倍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閥門體包括閥體和T字形法蘭體,閥體內設十 字油氣孔,T字形法蘭體內設油氣孔,在閥體的徑向兩端面上摩擦焊接T字形法蘭體,閥體 的十字油氣孔和T字形法蘭體的油氣孔在徑向相互貫通,整體構成閥門體。其中,當閥體的徑向外形為圓形或橢圓時,在閥體的徑向兩端面上分別設凸臺。該閥門體的鍛/焊方法是首先,採取定貨方式購買標準鍛件的單元體,即閥體和 T字形法蘭體,或採取精密鍛造工藝鍛造閥體和T字形法蘭體;其次,在閥體的徑向端面加 工出與T字形法蘭體的焊接管狀端面相適應的凸臺;然後,將其中一個T字形法蘭體夾持在 大焊接力摩擦焊接機的旋轉夾具上,閥體夾持在摩擦焊接機的移動夾具上,進行管/板型 式的摩擦焊接得半成品;最後,將另一個T字形法蘭體夾持在摩擦焊接機的旋轉夾具上,半 成品調轉180°夾持在摩擦焊接機的移動夾具上,再次進行管/板型式的摩擦焊接得成品 閥門體。本實用新型採用鍛/焊方法生產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閥門體由單元體復 合摩擦焊接而成,單元體形狀單一,體積較小,具有與整體鍛造閥門體完全相同的鍛造組 織,閥門體缺陷減少,生產工藝簡單,摩擦焊接在60S以內實現,產品質量穩定,生產效率是 整體鍛造的200 %,節約電能20 %,材料利用率提高20-30 %,工時費降低30 %。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閥體,2、3. T字形法蘭體,4.十字油氣孔,5.油氣孔,6.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閥門體包括閥體1和T字形法蘭體2、3,閥體1內設十字油氣孔4,T字形法蘭體2、3內設油氣孔5,在閥體1的徑向兩端面上摩擦焊接T字形法蘭體2、3,閥體 1的十字油氣孔4和T字形法蘭體2、3的油氣孔5在徑向相互貫通,整體構成閥門體。其中,當閥體1的徑向外形為圓形或橢圓時,在閥體1的徑向兩端面上分別設凸臺 6。該閥門體的鍛/焊方法是首先,採取定貨方式購買標準鍛件的單元體,即閥體1 和T字形法蘭體2、3,或採取精密鍛造工藝鍛造閥體1和T字形法蘭體2、3 ;其次,在閥體1 的徑向兩端面分別加工出與T字形法蘭體2、3的焊接管狀端面相適應的凸臺6 ;然後,將其 中一個T字形法蘭體2夾持在「哈爾濱正晨公司」生產的大焊接力摩擦焊接機的旋轉夾具 上,閥體1夾持在摩擦焊接機的移動夾具上,進行管板型式的摩擦焊接得半成品;最後,將 另一個T字形法蘭體3夾持在摩擦焊接機的旋轉夾具上,半成品調轉180°夾持在摩擦焊 接機的移動夾具上,再次進行管板型式的摩擦焊接得成品閥門體。
權利要求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其特徵在於該閥門體包括閥體(1)和T字形法蘭體(2、3),閥體(1)內設十字油氣孔(4),T字形法蘭體(2、3)內設油氣孔(5),在閥體(1)的徑向兩端面上摩擦焊接T字形法蘭體(2、3),閥體(1)的十字油氣孔(4)和T字形法蘭體(2、3)的油氣孔(5)在徑向相互貫通,整體構成閥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其特徵在於 其中,當閥體⑴的徑向外形為圓形或橢圓時,在閥體⑴的徑向兩端面上分別設凸臺(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擦焊接的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該閥門體包括閥體(1)和T字形法蘭體(2、3),閥體(1)內設十字油氣孔(4),T字形法蘭體(2、3)內設油氣孔(5),在閥體(1)的徑向兩端面上摩擦焊接T字形法蘭體(2、3),閥體(1)的十字油氣孔(4)和T字形法蘭體(2、3)的油氣孔(5)在徑向相互貫通,整體構成閥門體。本實用新型採用鍛/焊方法生產複合結構式石油機械閥門體,閥門體由單元體複合摩擦焊接而成,單元體形狀單一,體積較小,具有與整體鍛造閥門體完全相同的鍛造組織,閥門體缺陷減少,生產工藝簡單,產品質量穩定,生產效率高,節約電能、材料和工時。
文檔編號F16K27/10GK201661748SQ201020168638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馮桂秋, 王忠平 申請人:馮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