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
2023-04-30 18:27:56 2
專利名稱: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裝飾建築材料,尤其是一種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
人造石的發展,經歷了以水泥為粘合劑,再到以高分子樹脂為粘合劑。由於從產品的機械性能、抗折強度、製造成本等各方面的綜合考慮,當今世界多用不飽和聚酯樹脂作為粘合劑。成型的方式,由以往的大方料成型,再經切片拋光而成,發展到今天的壓板成型。水泥製品抗折強度差,經磨拋後光澤度低。而大方料成型則在切片時浪費較大,生產效率低。不飽和聚酯樹脂為粘合劑的壓板型全自動生產線以義大利最為先進,但生產過程複雜,設備非常昂貴,在1500萬美元以上。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全自動化生產,生產雙層結構的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可由如下方式來實現(1)按重量百分比取90~93%石料、7~10%樹脂,加入固化劑和促進劑,攪拌5分鐘;(2)將攪拌均勻的混合物送入成型機的下模內,高壓將上下模合模,壓力為12.5MPa,上模溫度115~135℃,下模溫度85~105℃,5分鐘後,已固化成型,送入烘房進行24小時加溫固化,溫度為80~100℃,或平堆放置進行自然後固化;(3)製品背面磨拋出平整而出現粗糙的表面,且完全露出石米時,即進行正面粗磨;(4)熱風烘乾製品,將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與樹脂的混合物均勻塗在制品的表面層,用熱風吹乾使表面層固化;(5)將透明層表面研磨至光滑且有光澤度時,高壓水縱橫切割機切割;(6)產品經過除靜電處理後進行打蠟。石料由石粒、石渣和石粉組成,其重量百分比為石粒∶石渣∶石粉=3∶1∶1。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佔85%,樹脂佔15%。
本發明製造的人造石板材,採用雙層結構。上層為樹脂與透明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細粒的混合物,下層為色料、石料與樹脂的混合物。由於光線的反射及折射原理,使該產品具有高光澤度、透明感和深邃感,肉眼從透明層穿透到下層,大理石或花崗石的色調感非常明顯,感到異常華麗。本發明充分利用天然石材工業及其他工業的下腳料,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能形成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而設備的全國產化,價格非常便宜(總投資僅需1000萬元人民幣),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實施例一(以製造600mm×600mm×12mm的人造石板材為例)1、樹脂和石料的混合攪拌根據製成品的顏色先在樹脂上著色,取樹脂0.85公斤,加入少量固化劑(過氧化甲乙硐)和促進劑(異辛酸鈷),投入直徑為5毫米的石粒5.1公斤,80目石渣1.7公斤,180目石粉1.7公斤,攪拌5分鐘,使其混合均勻。2、加溫高壓成型經混合攪拌均勻的原材料通過傳送帶送到成型機,成型機內安裝有一套模具(模具內空為605mm×605mm×12mm),分為上模和下模,上、下模打開時最大距離為0.5米,上、下模具內裝有熱電偶和電熱管,上模溫度130℃,下模溫度100℃,先將上模開至最高處,然後自動播料機將混合後的原材料均勻播在下模內,來回將原材料刮平,退回原處,上模則緩緩向下移,成型機產生高壓將上下模合模,此時壓力為12.5MPa,高壓加溫5分鐘後,打開上模,此時,模內的原材料已固化成型。三根自動方型頂針將成型好的製品頂出,放入烘房進行24小時加溫固化處理,溫度為100℃或將製品平堆放置7天進行自然後固化,如以節約能源出發,以自然後固化為好。
3、底部粗磨定厚和正面粗磨定厚將製品背面用金剛石磨盤將表面膠層磨掉,並保證背面的平整,以及提高與水泥砂、漿粘貼力,待底部磨拋出平整而出現粗糙的表面,並完全露出石米時,約磨掉1.5mm厚度,即通過自動翻板將製品背面向上轉為正面向上進行正面粗磨,約磨掉1.5mm厚度,定出整塊板的厚度。
4、除水烘乾採用熱風烘乾製品,溫度為250℃。
5、刮膠上表面覆蓋層自動刮膠機將2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1.96公斤,樹脂0.35公斤,固化劑和促進劑適量的混合物均勻塗在制品的表面層,其厚度為3毫米。
6、熱風烘乾使表面層固化用熱風吹乾的方式快速使表面層固化,熱風溫度240℃。
7、懸浮式細拋拋光磨塊依次分60#、120#、240#、320#、400#、600#、800#、1200#進行拋光,將透明層表面研磨至光滑且有光澤度。
8、高壓水縱橫切割高壓水縱橫切割機自動割成600mm×600mm×12mm,且切割平整、不崩敗。
9、除靜電處理在傳送帶的上端安裝一部除靜電裝置,使每塊產品均經過除靜電處理。這樣該人造石板材不帶靜電,具有不沾塵的特點,便於保持清潔。
10、打蠟打蠟使產品的表面毛孔用蠟封住,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不易浸入汙漬。最後經分類檢測和包裝即可出廠。
如果石粒使用大理石的石粒時,製造的板材為人造大理石;如果石粒使用花崗石的石粒時,製造的板材為人造花崗石。
產品的理化指標光澤度≥80光澤單位,巴氏硬度≥50,抗折強度≥8.5MPa,密度≥2.3克/cm3。
權利要求
1.一種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1)按重量百分比取90~93%石料、7~10%樹脂,加入固化劑和促進劑,攪拌5分鐘;(2)將攪拌均勻的混合物送入成型機的下模內,高壓將上下模合模,壓力為12.5MPa,上模溫度115~135℃,下模溫度85~105℃,5分鐘後,已固化成型,送入烘房進行24小時加溫固化,溫度為80~100℃,或平堆放置進行自然後固化;(3)製品背面磨拋出平整而出現粗糙的表面,且完全露出石米時,即進行正面粗磨;(4)熱風烘乾製品,將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與樹脂的混合物均勻塗在制品的表面層,用熱風吹乾使表面層固化;(5)將透明層表面研磨至光滑且有光澤度時,高壓水縱橫切割機切割;(6)產品經過除靜電處理後進行打蠟。
2.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石料由石粒、石渣和石粉組成,其重量百分比為石粒∶石渣∶石粉=3∶1∶1。
3.依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5~100目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粒佔85%,樹脂佔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造石板材的製造方法,採用雙層結構。上層為樹脂與透明玻璃粒或透明石英細粒的混合物,下層為色料、石料與樹脂的混合物。由於光線的反射及折射原理,使該產品具有高光澤度、透明感和深邃感,大理石或花崗石的色調感非常明顯,感到異常華麗。本發明充分利用天然石材工業及其他工業的下腳料,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
文檔編號B28B3/00GK1307959SQ0110748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8日
發明者楊國剛 申請人:梅縣龍盤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