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3:23:01 2
專利名稱: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水閥的技術領域,特別指一種冷熱水混合的恆溫混水閥,與其結構相關。
背景技術:
恆溫混水閥是在一般冷熱水混水閥內增加設置一恆溫閥芯,以保證在進水水壓高低無論如何變化的情況下都能保證出水溫度的恆定,以確保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傳統恆溫閥內部結構複雜,採用銅材一體鑄成,由於恆溫閥內腔中設有配合冷、熱水腔及混水腔的異型水道,因此成型時工藝比較複雜,製作難度大,產品不良率高,而且鑄成後恆溫閥體積較大,比較費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可以簡化閥體製作工藝,降低製作成本,令混水閥內部結構更緊湊。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包括有閥本體以及設置在閥本體上的溫控組件與開關水組件,閥本體上設有冷、熱水進水孔和一混合水出水孔以及對應各進出水孔的水道,其中該開關水組件是由閥芯、閥芯座及旋鈕組成,該閥芯與閥芯座分別採用注塑一體成型,閥芯座安裝固定在閥本體的混合水道內,該閥芯座內部成型一容腔,前、後端及側壁上設有與容腔相通的配合孔,該閥芯可轉動的設於閥芯座的容腔內,閥芯的一端為連接端與旋鈕配合連接,另一端形成一止水端,該止水端與閥芯座前端的配合孔形成配合。該閥芯座容腔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側壁上的配合孔與閥本體的混合水出水孔相連通。該閥芯的外壁上設有與閥芯座的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採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開關水組件的閥芯與閥芯座是採用注塑一體成型後安裝在閥本體內,此部分結構不需用銅材料製作,從而大大降低了混水閥的製作成本,並且可以簡化閥本體的成型工藝,降低產品的不良率。
圖I為一種習用混水閥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局部結構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A-A向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B-B向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C-C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是對圖I中所示的一種習用恆溫混水閥結構所作的改進,該混水閥與現有混水閥類似,一樣包括有閥本體I以及設置在閥本體I上的溫控組件2與開關水組件3,閥本體I可採用銅材鑄成,設有冷、熱水進水孔11、12和一混合水出水孔13以及對應各進出水孔的水道,其中冷、熱進水孔11、12分別通過閥本體I內的冷、熱進水道14、15連通閥本體的混水腔16,該混水腔16又通過混合水道17與混合水出水孔13相連通,該混水腔內設置溫控組件2,此部分結構與溫控組件2為公知現有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溫控組件的感溫元件控制冷熱水的進水量實現水溫的調節。本案特別的是,該開關水組件3是由閥芯31、閥芯座32及旋鈕33組成,安裝在閥本體I上且靠近閥本體的混合水出水孔13處,該閥芯31與閥芯座32分別採用注塑一體成型,閥芯座32安裝固定在閥本體I的混合水道17內,該閥芯座32內部成型一容腔321,前、後端及側壁上設有與容腔321相通的配合孔322、323和324,該容腔321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325,該前端配合孔322作為入水孔,側壁上的配合孔324作為出水孔與閥本體I的 混合水出水孔13相連通。該閥芯31由閥芯座後端的配合孔323穿入可轉動的設於閥芯座32的容腔321內,閥芯31的外壁上設有外螺紋311用以配合閥芯座的內螺紋325,閥芯31的一端為連接端312與旋鈕33配合連接,該旋鈕33安裝在閥本體I的端部上供使用者操作,閥芯31的另一端則形成一止水端313,該止水端313與閥芯座前端的配合孔322形成配合,通過對配合孔322通水狀態的控制以此來決定混合水出水孔13的啟閉,實現開關水。具體實施時,該閥芯31可使用一種90 快開閥芯,開水時,轉動旋鈕33連動閥芯31,使閥芯31轉動90 ,令其止水端313脫離與閥芯座前端配合孔322的配合,這時混合水道17內的冷熱混合水由配合孔322進入容腔321內,經過閥芯座側壁的配合孔323連通到閥本體的混合水出水孔13流出,為通水狀態。關水時,則反方向轉動旋鈕33連動閥芯31,使閥芯31反向轉動90 復位,此時其前端止水端313封閉閥芯座前端的開孔322,使混合水道17內的冷熱混合水無法進入閥芯座的容腔321中,這時的混合水出水孔13為不出水的關閉狀態。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開關水組件3採用上述結構,由於閥芯31與閥芯座32是採用注塑一體成型後再安裝在閥本體I內,此部分結構不需用銅材料製作,從而大大降低了混水閥的製作成本,並且可以簡化閥本體的成型工藝,降低產品的不良率。
權利要求1.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包括有閥本體以及設置在閥本體上的溫控組件與開關水組件,閥本體上設有冷、熱水進水孔和一混合水出水孔以及對應各進出水孔的水道,其特徵在於該開關水組件是由閥芯、閥芯座及旋鈕組成,該閥芯與閥芯座分別採用注塑一體成型,閥芯座安裝固定在閥本體的混合水道內,該閥芯座內部成型一容腔,前、後端及側壁上設有與容腔相通的配合孔,該閥芯可轉動的設於閥芯座的容腔內,閥芯的一端為連接端與旋鈕配合連接,另一端形成一止水端,該止水端與閥芯座前端的配合孔形成配合。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閥芯座容腔的內壁上設有內螺紋,側壁上的配合孔與閥本體的混合水出水孔相連通。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閥芯的外壁上設有與閥芯座的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
專利摘要一種恆溫混水閥改良結構,包括有閥本體以及設置在閥本體上的溫控組件與開關水組件,閥本體上設有冷、熱水進水孔和一混合水出水孔以及對應各進出水孔的水道,其中該開關水組件是由閥芯、閥芯座及旋鈕組成,該閥芯與閥芯座分別採用注塑一體成型,閥芯座安裝固定在閥本體的混合水道內,該閥芯座內部成型一容腔,前、後端及側壁上設有與容腔相通的配合孔,該閥芯可轉動的設於閥芯座的容腔內,閥芯的一端為連接端與旋鈕配合連接,另一端形成一止水端,該止水端與閥芯座前端的配合孔形成配合。
文檔編號F16K11/20GK202402707SQ201120451329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林達偉 申請人:林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