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懸浮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3:30:06 1
專利名稱:電磁懸浮地球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懸浮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磁懸浮地球儀。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磁懸浮地球儀,一般只能作水平旋轉,它難以作多向角度的旋轉,因此不能察到地球儀的下端,從而影響了視覺與演示的效果。
發明內容
為克服電磁懸浮儀不能作多向角度旋轉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電磁懸浮地球儀,該地球儀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它可以用手輕輕撥動球體來轉動球體,可以觀察到球體表面任何一點,提高了視覺與演示效果。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措施是,用金屬製成內球,用非金屬輕質材料製成空心外球,外球的表面繪製地圖,並標註國家、區域、海洋名稱,外球的內徑大於內球的外徑,內球的外表圓滑,外球的內腔表面圓滑,內球置入外球的內腔中,內外球之間的空隙中注入潤滑油。底座製成空心的球缺狀,其球面朝上,在底座的內腔中設置電磁場,利用電磁懸浮技術(electromagneticlevitation)簡稱EML技術(現有技術)來對外球中的金屬內球實現懸浮,同時帶動外球上浮,當磁力與地心力相等時,球體就懸浮在底座的上方, 由於內外球之間接觸面光滑,又有潤滑油作用,又由於外球是非金屬輕質材料製成,不受磁力線影響,因此用手去輕輕撥動外球的表面,外球就可轉動,可以觀察到球體任何一處的表面,從而達到提高視覺與演示效果的目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電磁懸浮地球儀觀感,展示電磁懸浮技術的基本原理, 探索其中奧秘,結構簡單。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是電磁懸浮地球儀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球,2、內球,3、底座,4、潤滑油,5、電源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中用金屬製成內球2,內球的外表圓滑,用非金屬輕質的材料製成空心的外球 1,外球的表面繪製全球地圖,並標註國家、區域、海洋名稱,外球的內腔表面圓滑,內球的外徑小於外球的內徑,內球置入外球的內腔中,內外球之間的縫隙中注入潤滑油4,底座3製成空心球缺狀,其球面朝上,在底座的內腔中設置電磁場,底座連接電源線3接通電磁場的輸入體。
權利要求
1.電磁懸浮地球儀,用金屬製成內球,用非金屬輕質材料製成空心的外球,外球表面繪製地圖並標註國家、區域、海洋的名稱,其特徵是所述內球的表面圓滑,所述外球的內腔表面圓滑,內球的外徑小於外球內徑,內球置入外球的內腔中,內外球之間的間隙中注入潤滑油;底座製成空心的球缺狀,球面朝上,在所述底座的內腔中設置地磁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磁懸浮地球儀,其特徵是所述底座連接電源線,接通電磁場的輸入線。
全文摘要
電磁懸浮地球儀,設置外球和內球,內球用金屬材料製成,外表圓滑,外球用非金屬輕質的材料製成空心球狀,其內腔表面圓滑,外表面繪製地圖,內球置入外球的內腔中,在內外球之間注入潤滑油,底座製成球缺狀,球面朝上,在球缺內設置電磁場,利用電磁懸浮技術來實現對外球中的金屬內球懸浮,同時帶動外球上浮,因外球用非磁性材料製成不受磁力線影響,內外球之間圓滑,困此可以用手撥動進行旋轉,能觀察到球體表面任何一點,提高視覺與演示效果。
文檔編號G09B27/08GK102289987SQ2010102177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8日
發明者陳際軍 申請人:陳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