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23:14: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注塑機,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
背景技術: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它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高速注塑機能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注塑機的夾模系統經過有限元分析,模板低變形,連杆採用大角度設計且其的支點靠近中心,鎖模力傳達到模板中央部,實現鎖模的均一分布,保持模具精度,確保鎖模運動。
現有的注塑機前模和後模的連接性不夠,造成前後模開模和閉模時間較長,影響了工作效率,模具結構複雜,使得模具的整體質量降低,使用壽命減短,提高了製作成本,並且需要經常維修,耽誤了生產時間,熔融的塑料材料流速較慢,導致所需時間較長,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包括底板以及前模部分,所述底板頂部一側與防塵板連接,防塵板一側設置有模腳,所述底板下部一側與方鐵連接,所述方鐵與下頂針板連接,所述下頂針板與上頂針板連接,所述方鐵一側與B板連接,所述B板一側安裝有滑塊,所述B板上設置有司筒,所述司筒與後模仁連接,所述後模仁上方安裝有斜頂,所述前模部分內側兩邊設置有導柱,且所述前模部分內側中間設置有斜導柱,所述前模部分外側安裝有前模隔熱板,所述前模隔熱板與面板連接,且所述前模隔熱板前端與定位環連接,所述定位環與熱流道連接,所述熱流道上方安裝有熱流道板,且所述熱流道與熱流道油嘴連接,所述熱流道板另一側與A板連接,所述A板一側安裝鎖模塊,所述前模部分內側安裝有前模仁。
優選的,若干所述熱流道油嘴兩兩豎直安裝在所述熱流道板上。
優選的,所述斜導柱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度角。
優選的,所述前模仁與所述後模仁的形狀大小相等。
優選的,所述司筒安裝在所述B板、所述上頂針板與所述下頂針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具有以下優點:定位環在模具上注塑時,保證模具的澆口套與注塑機噴嘴位置水平完全重合,熱流道板恆溫地將熔體從主流道送入各個噴嘴,導柱與斜導柱有效提高了注塑機前模與後模的連接牢固性,保證了產品的完整性,鎖模塊在合模時保證了前模和後模連接的穩定,前模滑塊機構合理的利用了各部件的動作關係,簡化模具結構提高模具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降低製造成本,前模隔熱板具有耐高溫高壓、長期使用不變形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塵板,2、模腳,3、斜頂,4、後模仁,5、司筒,6、滑塊,7、B板,8、方鐵,9、上頂針板,10、下頂針板,11、底板,12、斜導柱,13、導柱,14、前模部分,15、前模仁,16、鎖模塊,17、A板,18、熱流道油嘴,19、熱流道板,20、面板,21、熱流道,22、前模隔熱板,23、定位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所示,一種新型可旋轉雙色模注塑機,包括底板11以及前模部分14,底板11頂部一側與防塵板1連接,防塵板1一側設置有模腳2,底板11下部一側與方鐵8連接,方鐵8與下頂針板10連接,下頂針板10與上頂針板9連接,方鐵8一側與B板7連接,B板7一側安裝有滑塊6,B板7上設置有司筒5,司筒5與後模仁4連接,後模仁4上方安裝有斜頂3,前模部分14內側兩邊設置有導柱13,且前模部分14內側中間設置有斜導柱12,前模部分14外側安裝有前模隔熱板22,前模隔熱板22與面板20連接,且前模隔熱板22前端與定位環23連接,定位環23與熱流道21連接,熱流道21上方安裝有熱流道板19,且熱流道21與熱流道油嘴18連接,熱流道板19另一側與A板17連接,A板17一側安裝鎖模塊16,前模部分14內側安裝有前模仁1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若干熱流道油嘴18兩兩豎直安裝在熱流道板19上,使得熔融的塑料材料能夠流入到型腔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斜導柱12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5度角,使得前模和後模之間的連接牢固性提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前模仁15與後模仁4的形狀大小相等,前模仁15與後模仁4能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保證產品的完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司筒5安裝在B板7、上頂針板9與下頂針板10上,使得產品能夠從型腔中頂出。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導柱13能夠緊密的嵌入後模內內,使得注塑機合模的前模和後模連接在一起,定位環23在模具上注塑機時,保證模具的澆口套與注塑機噴嘴位置水平完全重合,熔融的塑料材料經熱流道21流入到型腔中,水路冷卻型腔,熔融塑膠冷卻,產品定型,注塑機開模,前後模打開,注塑機頂出,產品由頂針19頂出型腔,取出產品,後模部分旋轉180度,注塑機合模,再循環一次住宿過程。
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