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2:46:11 2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總成中的部件,特別是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總成(局部)如圖3、圖4和圖5所示,是由背門內板14、 左/右背門鉸鏈加強板(左右對稱)15、左/右背門撐杆安裝板(左右對稱)16及背門鎖加強板組成。背門鉸鏈加強板15、撐杆安裝板16及背門鎖加強板是獨立的部件,並分別與背門內板14焊接,該種背門內板焊接總成零部件數量多,增加了焊接工序,並且由於重量重,易引起背門下掉等質量問題,同時成本也較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將現有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總成中的鉸鏈加強板和撐杆安裝板集成為一體,以減少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的零件數量,和降低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的重量。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呈L形板塊狀,在靠近L形板塊長邊外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兩隻鉸接安裝凸焊螺母,並開設有線束過孔,在靠近L形板塊短邊外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兩隻撐杆安裝凸焊螺母,在L形板塊長邊上,沿長邊縱向設置有加強筋,在靠近 L形板塊長邊與短邊交合處的內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凸臺,凸臺上開設有減重孔,L形板塊上具有七處凹陷部位,其分別位於L形板塊的內邊緣處、L形板塊長邊端部、L形板塊短邊端部外邊緣、線束過孔靠近L形板塊短邊一側及鉸接安裝凸焊螺母和撐杆安裝凸焊螺母所在的部位。將該背門鉸鏈加強板通過七處凹陷部位與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組成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然後與外板進行焊接、包邊等,組成背門焊接總成。L形板塊長邊上設置的加強筋能夠增加背門鉸鏈加強板的強度,在靠近L形板塊長邊與短邊交合處的內邊緣位置處設置的凸臺亦能夠增加背門鉸鏈加強板的強度,凸臺上開設減重孔能夠減輕背門鉸鏈加強板的重量,L形板塊上設置七處凹陷部位,使背門鉸鏈加強板呈凹凸狀,不但能夠減少背門鉸鏈加強板與汽車背門內板的接觸焊接面,而且能夠增加背門鉸鏈加強板的強度。本實用新型將現有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總成中的背門鉸鏈加強板和背門撐杆安裝板集成為一體,在繼承了背門鉸鏈加強板和背門撐杆安裝板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增加了背門鉸鏈加強板的強度,並使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的零件數量得以減少,同時降低了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的重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該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與汽車背門內板的焊接狀態示意圖,圖中剖面線部分表示背門鉸鏈加強板與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的七處凹陷部位;圖3為現有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總成中背門鉸鏈加強板和背門撐杆安裝板與汽車背門內板的焊接狀態示意圖;圖4為圖3中M處所顯示的背門鉸鏈加強板的結構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3中N處所顯示的背門撐杆安裝板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該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呈L形板塊狀,在靠近L形板塊長邊外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兩隻鉸接安裝凸焊螺母1,並開設有線束過孔2,在靠近L形板塊短邊外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兩隻撐杆安裝凸焊螺母4,在L形板塊長邊上,沿長邊縱向設置有加強筋 6,在靠近L形板塊長邊與短邊交合處的內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凸臺3,凸臺3上開設有減重孔5,L形板塊上具有七處凹陷部位7、13、9、10、11、12、8,其分別位於L形板塊的內邊緣處、 L形板塊長邊端部、L形板塊短邊端部外邊緣、線束過孔2靠近L形板塊短邊一側及鉸接安裝凸焊螺母1和撐杆安裝凸焊螺母4所在的部位。背門鉸鏈加強板通過上述七處凹陷部位7、13、9、10、11、12、8與汽車背門內板14
進行焊接。
權利要求1. 一種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其特徵在於呈L形板塊狀,在靠近L形板塊長邊外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兩隻鉸接安裝凸焊螺母(1),並開設有線束過孔(2),在靠近L形板塊短邊外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兩隻撐杆安裝凸焊螺母(4),在L形板塊長邊上,沿長邊縱向設置有加強筋(6),在靠近L形板塊長邊與短邊交合處的內邊緣位置處設置有凸臺(3),凸臺上開設有減重孔(5),L形板塊上具有七處凹陷部位(7、13、9、10、11、12、8),其分別位於L形板塊的內邊緣處、L形板塊長邊端部、L形板塊短邊端部外邊緣、線束過孔(2)靠近L形板塊短邊一側及鉸接安裝凸焊螺母(1)和撐杆安裝凸焊螺母(4)所在的部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背門鉸鏈加強板,呈L形板塊狀,其上設置有鉸接安裝凸焊螺母、撐杆安裝凸焊螺母、加強筋、具有減重孔的凸臺,開設有線束過孔,並具有七處凹陷部位。該背門鉸鏈加強板將現有汽車背門內板焊接總成中的鉸鏈加強板和撐杆安裝板集成為一體,減少了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的零件數量,降低了背門內板焊接總成的重量,增加了背門鉸鏈加強板的強度。
文檔編號E05D5/00GK202202679SQ20112031273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5日
發明者劉力元, 李可, 黃明菲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