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黃芪增產劑及其製備方法
2023-04-29 06:17:01 1
一種黃芪增產劑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芪增產劑及其製備方法,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硫酸銨200-250、磷酸二氫鉀100-150、鉬酸銨10-15、硼酸20-30、檸檬酸鈉10-15、亞硒酸氫鈉5-10、蓖麻葉粉15-2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20-30、高爐礦渣15-25、檳榔殼粉10-15、改性沸石粉40-80、蛋殼粉5-10。本發明本增產劑能夠調節黃芪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肥效,增強黃芪抗病能力,促進黃芪快速生長,大幅度提高黃芪產量和改善黃芪品質,同時還可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避免生態環境汙染和降低作物種植成本,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專利說明】一種黃芪增產劑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黃芪增產劑及其製備方法,屬於農業肥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黃芪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補藥,藥用歷史長達2000多年,清朝宮廷有「補氣諸藥之最」說,在民間也有「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流傳。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感冒。黃芪與當歸配伍,也可用於補血。黃芪色黃,斷面有木紋,微甜略帶豆腥味。可煎湯,煎膏,浸酒,也可入菜餚等。芪本身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人體必需胺基酸,多糖及黃芪甲苷,毛蕊異黃酮葡萄糖苷等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有效物質是補益上品,長期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經科學富硒更是補益之佳品。
[0003]目前,人們在栽培種植黃芪所用的肥料營養成份不全面,肥料利用率低、肥效不顯著,導致黃芪產量低,葉片枯萎、脫落、開花少、結果少,根部細小不發達,生長慢,易引發各種病蟲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黃芪增產劑及其製備方法,該增產劑可以快速黃芪生長,降低病蟲害發生率,提高黃芪產量和品質。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種黃苗增產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硫酸銨200-250、磷酸二氫鉀100-150、鑰酸銨10-15、硼酸20-30、檸檬酸鈉10-15、亞硒酸氫鈉5_10、蓖麻葉粉15-2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20-30、高爐礦渣15-25、檳榔殼粉10-15、改性沸石粉40-80、蛋殼粉5_10 ;
[0007]所述的改性沸石粉的製備方法如下:(a)取沸石置於640_680°C下煅燒2_3h,冷卻至室溫後放入濃度為10-15%的鹽酸溶液中微沸煎煮20-30min,過濾,濾渣用蒸餾水洗滌乾淨,烘乾,粉碎,過100-150目篩;(b)過篩後的沸石粉加入3-5%的煙末、2-3%的苦楝皮粉、1-2%的羅勒葉粉、3-4%的油桐殼粉和2-3%的石榴皮粉,混合均勻,然後水打漿製成固含量為50-60%的漿液,水浴加熱至80-90°C,保溫40-60min,再加入5-10%的凹凸棒土、3_5%的納米碳、2-3%的乙酸鈣、4-6%的三聚磷酸鈉、3-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2%的羧甲基纖維素和2-3%的竹醋液,高速研磨15-20min,噴霧乾燥成粉末;(c)上述製得的粉末加入2_3%的聚天冬氨酸、1-2%的風油 精和2-3%的玉石粉,攪拌均勻,烘乾即可。
[0008]黃芪增產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配方配比將上述原料分別進行破碎,過100-150目篩,然後將過篩後的粉末送入攪拌機中充分混合均勻,再送入圓盤造粒機中造粒,烘乾即為成品。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10]本發明本增產劑能夠調節黃芪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肥效,增強黃芪抗病能力,促進黃芪快速生長,大幅度提高黃芪產量和改善黃芪品質,同時還可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避免生態環境汙染和降低作物種植成本,經濟效益十分顯著。【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一種黃芪增產劑,由以下重量(kg)的原料製成:硫酸銨200、磷酸二氫鉀100、鑰酸銨10、硼酸30、檸檬酸鈉15、亞硒酸氫鈉10、蓖麻葉粉2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30、高爐礦渣20、檳榔殼粉10、改性沸石粉60、蛋殼粉10 ;
[0012]所述的改性沸石粉的製備方法如下:Ca)取沸石置於680°C下煅燒2h,冷卻至室溫後放入濃度為10%的鹽酸溶液中微沸煎煮30min,過濾,濾渣用蒸餾水洗滌乾淨,烘乾,粉碎,過150目篩;(b)過篩後的沸石粉加入4%的煙末、3%的苦楝皮粉、2%的羅勒葉粉、3%的油桐殼粉和3%的石榴皮粉,混合均勻,然後水打漿製成固含量為60%的漿液,水浴加熱至90°C,保溫45min,再加入7%的凹凸棒土、4%的納米碳、3%的乙酸鈣、5%的三聚磷酸鈉、3%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的羧甲基纖維素和3%的竹醋液,高速研磨20min,噴霧乾燥成粉末;(c)上述製得的粉末加入3%的聚天冬氨酸、1.5%的風油精和2%的玉石粉,攪拌均勻,烘乾即可。
[0013]黃芪增產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配方配比將上述原料分別進行破碎,過150目篩,然後將過篩後的粉末送入攪拌機中充分混合均勻,再送入圓盤造粒機中造粒,烘乾即為成品。
[0014]田間試驗:
[0015]供試黃芪為人工栽培的二年生植株,於2011年5月11日移栽,株距20cm,行距40cm,試驗採用隨機區組設計,共設2個處理,3次重複,小區面積200m2。①試驗區:整地時畝施腐熟有機肥2150kg、尿素22kg、過磷酸鈣12kg、增產劑6.8kg,後期不追肥。②對照區:整地時畝施腐熟有機肥3120kg、尿素22kg、過磷酸鈣12kg,生長第I年結合中耕除草追腐熟有機肥1200kg/畝。田間管理一致。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0016]表1
[0017]
【權利要求】
1.一種黃芪增產劑,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硫酸銨200-250、磷酸二氫鉀100-150、鑰酸銨10-15、硼酸20-30、檸檬酸鈉10-15、亞硒酸氫鈉5_10、蓖麻葉粉15-2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20-30、高爐礦渣15-25、檳榔殼粉10-15、改性沸石粉40-80、蛋殼粉 5-10 ; 所述的改性沸石粉的製備方法如下:Ca)取沸石置於640-680°C下煅燒2_3h,冷卻至室溫後放入濃度為10-15%的鹽酸溶液中微沸煎煮20-30min,過濾,濾渣用蒸餾水洗滌乾淨,烘乾,粉碎,過100-150目篩;(b)過篩後的沸石粉加入3-5%的煙末、2-3%的苦楝皮粉、1-2%的羅勒葉粉、3-4%的油桐殼粉和2-3%的石榴皮粉,混合均勻,然後水打漿製成固含量為50-60%的漿液,水浴加熱至80-90°C,保溫40-60min,再加入5-10%的凹凸棒土、3_5%的納米碳、2-3%的乙酸鈣、4-6%的三聚磷酸鈉、3-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1-2%的羧甲基纖維素和2-3%的竹醋液,高速研磨15-20min,噴霧乾燥成粉末;(c)上述製得的粉末加入2_3%的聚天冬氨酸、1-2%的風油精和2-3%的玉石粉,攪拌均勻,烘乾即可。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芪增產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按配方配比將上述原料分別進行破碎,過100-150目篩,然後將過篩後的粉末送入攪拌機中充分混合均勻,再 送入圓盤造粒機中造粒,烘乾即為成品。
【文檔編號】C05G1/00GK103601552SQ201310583089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李文勝, 趙琳麗, 王成志, 徐恩靜, 趙國昌, 李偉 申請人:安徽省文勝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