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筋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6:41:16 2
一種筋板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罐體內外罐支撐結構上的一種筋板結構。包括支撐面與非接觸面,其特徵在於:非接觸面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所述第一弧面與支撐面的一邊及第二弧面相連;所述第二弧面與第一弧面及第三弧面相連;所述第三弧面與第二弧面及支撐面的一邊相連;所述第一弧面與第二弧面、第二弧面與第三弧面得連接處進行圓弧過渡處理。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有效提高罐體運用的可靠性、有效降低筋板上局部應力集中的筋板結構。
【專利說明】一種筋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領域,涉及罐體內部結構,尤其涉及罐體內外罐支撐結構上的一種筋板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罐式貨櫃用於鐵路運輸時最大受力為縱向6g加速度,對於真空絕熱容器,內外罐連接件主要是將內罐支撐到外罐上,外罐與框架連接在一起。在運輸時內罐、外罐之間互相產生的作用力會傳遞到內外罐連接件上。現有外罐8點支撐結構(內外罐連接件)分為固定端支撐和滑動端支撐,採用多層補強板結構,焊接量大,玻璃鋼支撐因焊接時熱影響可靠性降低,影響了內外罐連接的可靠性。該結構也滿足不了縱向6g加速度的衝擊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筋板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筋板結構,包括支撐面與非接觸面,其特殊之處在於:非接觸面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
[0006]上述第一弧面與支撐面的一邊及第二弧面相連;
[0007]上述第二弧面與第一弧面及第三弧面相連;
[0008]上述第三弧面與第二弧面及支撐面的一邊相連;
[0009]上述第一弧面與第二弧面、第二弧面與第三弧面得連接處進行圓弧過渡處理;
[0010]上述第二弧面的弧度為R200?R250 ;
[0011]上述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的弧度為R20?R50。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將高應力區由在罐體部位轉移到筋板上,有效提高罐體運用的可靠性。
[0014]2.優化筋板形狀及外罐支撐罩內部結構,有效降低筋板上局部應力集中,減少因內外罐連接結構產生的漏熱量,提高絕熱罐體的低溫性能指標。
[0015]3.依靠筋板、玻璃鋼支撐直接傳遞罐體縱向衝擊力。筋板的形狀為圓弧過渡,可以儘量減低筋板上局部應力集中。筋板立面高度與外罐支撐罩凸臺高度一致,可以依靠筋板直接傳遞罐體縱向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其中1-支撐面,2-第一弧面,3-第二弧面,4-第三弧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參見圖1,一種筋板結構,包括支撐面I與非接觸面,非接觸面包括第一弧面2、第二弧面3、第三弧面4 ;第一弧面2與支撐面I的一邊及第二弧面3相連;第二弧面3與第一弧面2及第三弧面4相連;第三弧面4與第二弧面3及支撐面I的一邊相連;第一弧面2與第二弧面3、第二弧面3與第三弧面4得連接處進行圓弧過渡處理。
[0019]內外罐8點支撐結構(內外罐連接件)分為固定端支撐和滑動端支撐。設置筋板的數量:沿周向設置6個筋板,在罐體縱向筋板間的夾角為45度。
[0020]筋板的形狀:一端與主要設在外罐支撐罩與玻璃鋼接觸處,另一端焊接在外罐支撐罩補強板上,且筋板在稜角處進行圓弧過渡,中間弧度R200?R250,兩邊弧度R20?R50。
[0021]筋板形狀優化:對方形、大小頭形筋板進行對比有限元分析計算,筋板設計為方形,對應力改善影響不大,浪費材料,形狀設計為大小頭結構比較合理。採用圓弧連接代替直線和直角,有效減低應力集中,使筋板應力分布均勻,最大限度的利用筋板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筋板結構,包括支撐面與非接觸面,其特徵在於:非接觸面包括第一弧面、第二弧面、第三弧面;所述第一弧面與支撐面的一邊及第二弧面相連;所述第二弧面與第一弧面及第三弧面相連;所述第三弧面與第二弧面及支撐面的一邊相連;所述第一弧面與第二弧面、第二弧面與第三弧面得連接處進行圓弧過渡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筋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弧面的弧度為R200?R25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筋板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的弧度為 R20 ?R50。
【文檔編號】B65D90/00GK203612428SQ201320656507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3日
【發明者】胡廣壽, 拜雪玲, 範婉玲, 鄭繼承, 何遠新, 李照明, 蘭麗華, 王偉, 晏誠, 呂玉峰, 楊生 申請人:西安軌道交通裝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