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彼得堡(藏在聖彼得堡城市裡的)
2023-04-29 17:51:26 3
多年之前看過前蘇聯知名導演梁贊諾夫的一部喜劇電影,叫做《義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電影中的幾個義大利人聽到病房裡的老太太告訴孫女,自己留給孫女的寶藏藏在了列寧格勒(即聖彼得堡)的獅子下後,來到俄羅斯尋寶,卻發現「這城市的獅子比居民還多」。當我自己來到這座城市時,才發現電影裡說的是真的,各式各樣的獅子雕像遍布在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
關於聖彼得堡究竟有多少座獅像,維亞切斯拉夫·涅斯捷羅夫在自己的書《獅子守衛城市(Львы стерегут город)》中給出了他的答案——大約200座。那麼為什麼聖彼得堡會有這麼多獅子雕像呢?
之所以彼得堡會有如此多獅子,是因為聖彼得堡的建立者彼得一世十分熱愛歐洲文化。而在17-18世紀的歐洲,獅子常常被認為是太陽、軍事力量以及權力的象徵。所以彼得大帝就決定使用獅子來作為當時俄羅斯首都的象徵。所以,我們在彼得大帝小屋前的彼得大帝半身像上也能清楚地看到其左肩上雕刻著一個獅頭。
(圖源自vilingstore.net)
聖彼得堡有哪些有意思的獅子雕像呢?
1.銀行橋上的金翼獅鷲像
銀行橋坐落在聖彼得堡市中心區喀山大教堂旁的格裡博耶多夫運河上,建立於1825年-1826年,因位於俄羅斯第一所銀行——紙幣發行銀行(現為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大樓的門口而得名。橋的兩頭各有兩座帶有金色翅膀的獅鷲造型的雕像。
這些雕像是由雕塑家帕維爾·彼得羅維奇·索科洛夫創作,不僅用於裝飾橋梁,同時還能遮擋懸索橋頭緊固件的鏈式結構。並且在西方的神話故事中,獅鷲也被認為有能力可靠地保護黃金不受到任何侵犯,所以將石像放在當時俄羅斯帝國的國家銀行門口也是希望它們可以保護俄羅斯的黃金儲備。如今,帶有金色翅膀的獅子已經成為了聖彼得堡市的象徵之一。
地址:набережная канала Грибоедова, 32
(圖源自fotostrana.ru)
2.大學沿岸街旁的獅身人面像
在列賓美術學院對面的涅瓦河畔有一對具有埃及風情的獅身人面像,這一對獅身人面像正是來自古埃及。石像頭部為古埃及法老阿門霍特布三世的面像,雕刻於公元前1455年到公元前1419年,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歷史了。
1798-1801年,拿破崙率領法國遠徵軍進攻埃及後,歐洲各國開始對這個神秘的非洲國家感興趣,當時的彼得堡同樣也是古埃及文化盛行。1831年,在列賓美術學院以及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批准下,俄羅斯旅行家穆拉維約夫購買了獅身人面像,並且於次年這對獅身人面像抵達聖彼得堡。起初這對石像放置於列賓美術學院中,之後被移至學院對面的碼頭上。
仔細觀察這對獅身人面像,會發現它們的鬍子被人為破壞了,是因為鬍子在埃及是權力的象徵,所以埃及人就用槍把其鬍鬚給打掉了。此外,在彼得堡還有許多關於這對石像的傳說以及傳統。例如,彼得堡的新婚夫婦會在這對石像附近喝香檳,寫下願望,把它們裝在一個空瓶子裡,然後扔進涅瓦河中。
地址:Университетская набережная, 17
3.宮殿碼頭的獅子像
這兩尊獅子銅像是聖彼得堡市內最受遊客喜歡的雕像之一。它們於1832年尼古拉二世統治期間在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德羅夫斯基鐵鑄造廠被製成並放置在海軍部沿岸街上的碼頭用於裝飾。
據資料顯示,它們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獅子的複製品。這對獅子像也最經常受到遊客的「襲擊」,常有遊客試圖爬到獅子像上與其合影。因此,作為外國遊客或是留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做到文明觀賞、理性合影。
地址:Адмиралтейская набережная, 2а
(圖源自網絡)
4.獅子宮四季酒店(洛巴諾夫-羅斯託夫斯基宮殿)前的獅子像
這兩座大理石獅像其實來自義大利,是義大利雕塑家保羅·特裡斯科尼的作品。19世紀時被放置在這座曾屬於洛巴諾夫-羅斯託夫斯基公爵的宮殿門口。在蘇聯時代,這棟建築被用作國防部。
普希金也曾在自己的詩歌《青銅騎士》中提及這對石獅:「在高大的階臺上一對石獅,像活的一樣張牙舞爪」。如今,這棟建築已經歸四季酒店集團所有,成為聖彼得堡市的第二家四季酒店,酒店也以門口的兩座獅子來命名——「獅子宮」。
地址:Адмиралтей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 12
還有一些「獅子」是來自中國的——
1.友誼園的上海石獅像
友誼園是坐落在聖彼得堡城市裡的一個中國庭院,我第一次路過的時候恍惚間有種回到了國內的感覺。這個小庭院由中國園林設計師張棟成設計,開放於2003年5月,是聖彼得堡的姐妹城市上海為慶祝聖彼得堡市建市300周年贈送給彼得堡的禮物。
這個庭院是上海豫園的縮小版的複製品。庭院的所有建造材料都是從中國運輸到聖彼得堡的。庭院的入口處左右兩側擺放著兩座中式石獅雕像。除了石獅之外,園內還有一面九龍壁以及一座友誼塔,是一個值得打卡的地方。
地址:Литейный проспект, напротив домов №15-17
2.彼得羅夫斯基堤岸的吉林「獅砸(Ши-Цза)」
這對石像位於彼得羅夫斯基堤岸,距離阿芙羅拉號不遠。石像由中國吉林市的花崗巖於20世紀初製成,石像的底座上用俄語寫著「來自滿洲吉林的「獅子(Ши-Цза)」於1907年被運往聖彼得堡。由俄國步兵上將尼古拉·伊萬諾維奇·格羅戴柯夫進貢」,並且用中文刻有「大清光緒三十二年十月 吉林」。
而這個格羅戴柯夫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的俄軍司令,這對石像也正是其在中國的戰利品之一。這對石像本是吉林將軍官邸門口的石獅,1907年從吉林府經過海參崴轉運至聖彼得堡。
地址:Петровская набережная, 6
聖彼得堡是一座歷史名城,這些來自各地獅像在這座城市站立了或數十載,或上百年。無論是本國建築的裝飾品,還是來自他國的禮物,抑或是戰爭的戰利品,其背後都有著一段又一段鮮活的歷史。而這些獅像也正是這座城市、這個國家時代更替、不斷進步的最好見證者。
那麼除了以上這些,你還在彼得堡見過哪些獅子雕像呢?
實習生:鄭潛
圖片: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