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5:50:51 3
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中藥配方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偏頭疼的中藥,其特徵是原料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生石膏35~35份、蒲公英25~35份、紫花地丁25~35份、山藥15~25份、金銀花10~20份、紫背天葵10~20份、知母10~20份、菊花10~20份、蒼朮10~20份、丹參10~20份、牡丹皮10~15份。本發明成本低,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療效高,清熱解毒,通脈行瘀,對痛風性關節炎有很好的治癒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
【背景技術】
[0002]痛風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手、腳、踝、腕等人體末端的小關節,痛風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關節的劇痛,常常為單側性突然發生。關節周圍組織有明顯腫脹、發熱、發紅和壓痛。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配方,但大都效果不佳,給患者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該配方清熱解毒,通脈行瘀,對痛風性關節炎有很好的治癒效果。
[0004]所述的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徵是:本配方按質量配比為:生石膏35?35份、蒲公英25?35份、紫花地丁 25?35份、山藥15?25份、金銀花10?20份、紫背天葵1(Γ20份、知母1(Γ20份、菊花1(Γ20份、蒼朮1(Γ20份、丹參10?20份、牡丹皮10?15份。
[0005]所述的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徵是:採用的生產工藝是:將生石膏、蒲公英及紫花地丁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金銀花、紫背天葵、知母、菊花、蒼朮、丹參及牡丹皮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0006]本發明的最佳組合配方按照質量配比是:生石膏30份、蒲公英30份、紫花地丁 30份、山藥20份、金銀花15份、紫背天葵15份、知母15份、菊花15份、蒼朮15份、丹參15份、牡丹皮12份。
[0007]生石膏: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乾舌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褥金瘡。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大熱,皮膚熱,腸胃中結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亦可做浴湯。治傷寒頭疼如裂。
[0008]蒲公英:利嗽化痰,散結消癰,養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0009]紫花地丁:散風,清熱,消腫。用於風火赤眼,目翳,乳癰,瘰癧,疔腫。
[0010]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洩瀉便溏,白帶過多。
[0011]金銀花: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
[0012]紫背天葵:味甘,微酸,性涼。具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散瘀消腫、生津止渴之功效,治外感高熱、中暑發燒,肺熱咳嗽,傷風聲撕,癰腫瘡毒,跌打腫痛等症。
[0013]知母:主治心煩躁悶,骨熱勞往來,生產後蓐勞,腎氣勞,憎寒虛損,患人虛而口乾,加而用之。
[0014]菊花:祛風除溼、消腫止痛,治療鶴膝風等關節炎。
[0015]蒼朮:主治溼困脾胃,脘痞腹脹,嘔惡洩瀉,帶下淋濁,瘟疫,瘴癘,瘧疾,霍亂,風溼外感,寒溼著痺,腳氣,痿症,夜盲症。
[0016]丹參:關節炎,瘡癤痛腫,丹毒,急慢性肝炎,腎孟腎炎,跌打損傷。
[0017]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紐;熱病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扑傷痛;風溼熱痺。
[0018]本發明配方的有益效果是:該配方具有解痙止痛功能,清熱解毒,通脈行瘀,對痛風性關節炎有很好的治癒效果,而且生產工藝簡單價格低廉。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一:首先將將生石膏30份、蒲公英30份及紫花地丁 30份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20份、金銀花15份、紫背天葵15份、知母15份、菊花15份、蒼朮15份、丹參15份及牡丹皮12份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0020]實施例二:首先將將生石膏31份、蒲公英31份及紫花地丁 31份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21份、金銀花16份、紫背天葵16份、知母16份、菊花16份、蒼朮16份、丹參16份及牡丹皮13份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0021]實施例三:首先將將生石膏32份、蒲公英32份及紫花地丁 32份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22份、金銀花17份、紫背天葵17份、知母17份、菊花17份、蒼朮17份、丹參17份及牡丹皮14份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0022]實施例四:首先將將生石膏29份、蒲公英29份及紫花地丁 29份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19份、金銀花14份、紫背天葵14份、知母14份、菊花14份、蒼朮14份、丹參14份及牡丹皮11份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0023]實施例五:首先將將生石膏28份、蒲公英28份及紫花地丁 28份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18份、金銀花13份、紫背天葵13份、知母13份、菊花13份、蒼朮13份、丹參13份及牡丹皮10份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徵是:本配方按質量配比為,生石膏35?35份、蒲公英25?35份、紫花地丁 25?35份、山藥15?25份、金銀花10?20份、紫背天葵10?20份、知母10?20份、菊花10?20份、蒼朮10?20份、丹參10?20份、牡丹皮10?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中藥配方,其特徵是:採用的生產工藝是:首先將生石膏、蒲公英及紫花地丁混合製成粉狀物,山藥、金銀花、紫背天葵、知母、菊花、蒼朮、丹參及牡丹皮混合製成膏狀物,最後將粉狀物及膏狀物攪拌均勻,製成丸狀。
【文檔編號】A61P19/06GK104367770SQ201410509092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張忠良 申請人:洛陽御平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