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4:09:26 3
本發明涉及電氣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
背景技術:
箱櫃式變電站因其成本低廉,維修方便而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已經逐步取代了各個城鄉的變電所。由於箱櫃式變電站內多個設備集中分布,空間較小,散熱困難。而變電站在工作工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導致溫度升高從而影響內部設備的工作可靠性,當變電站長時間高溫工作甚至有引發火災的危害。當箱櫃式變電站內外溫差過大時容易積累潮氣,使得變電站內部溼度增大,箱櫃式變電站內的設備受潮氣侵蝕從而影響工作穩定性及其使用壽命,甚至可能造成短路等危害操作者人身安全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包括主體、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其中:
主體為兩端敞開的框體結構,主體內部靠近其兩端敞開口位置分別設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分別與主體內壁連接,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形成安裝腔,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分別與主體兩端敞開口相配合對主體進行密封,第一蓋板上設有進風口且進風口處設有第一風機,第二蓋板上設有出風口且出風口處設有第二風機,在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對主體進行密封時,第一蓋板與第一擋板之間留有間隙形成第一冷卻腔,第二蓋板與第二擋板留有間隙形成第二冷卻腔;
第一擋板上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一安裝孔,第二擋板上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二安裝孔,第一安裝孔的數量與第二安裝孔的數量一致且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一一對應設置,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安裝板,安裝板的數量與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的數量一致且安裝板與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一一對應設置,各安裝板兩端均分別設有第一連接柱、第二連接柱,第一連接柱與第一安裝孔相匹配並伸入第一安裝孔內,第二連接柱與第二安裝孔相匹配並伸入第二安裝孔內,各安裝板內部均分布有多個連通第一冷卻腔與第二冷卻腔的通風孔。
優選的,還包括控制器,各安裝板分別設有用於實時檢測安裝板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各安裝板的多個通風孔內均分別設有閥門,控制器與多個溫度傳感器、多個閥門、第一風機、第二風機連接,控制器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傳感信號控制多個閥門、第一風機、第二風機工作。
優選的,多個溫度傳感器分別將檢測的溫度數據輸送給控制器;控制器預設溫度閾值,並將多個溫度數據分別與溫度閾值比較;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大於溫度閾值,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的所有閥門打開,並控制第一風機、第二風機啟動進行通風;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小於溫度閾值,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的所有閥門關閉,並控制第一風機、第二風機關閉停止工作。
優選的,溫度閾值包括第一溫度閾值T1和第二溫度閾值T2,T1>T2,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大於T1時,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的所有閥門打開,並控制第一風機、第二風機啟動進行通風;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小於T2時,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的所有閥門關閉,並控制第一風機、第二風機關閉停止工作。
優選的,第一連接柱的長度大於第一擋板的厚度,第二連接柱的長度大於第二擋板的厚度。
優選的,第一擋板包括第一面板、第二面板以及設置在第一面板與第二面板之間的第一吸潮板,第一面板上分布有第一吸潮通孔。
優選的,第二擋板包括第三面板、第四面板以及設置在第三面板與第四面板之間的第二吸潮板,第四面板上分布有第一吸潮通孔。
優選的,第一擋板上設有多個第一裝配孔,主體上設有多個第二裝配孔,第一裝配孔與第二裝配孔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一螺釘連接。
優選的,第二擋板上設有多個第三裝配孔,主體上設有多個第四裝配孔,第三裝配孔與第四裝配孔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二螺釘連接。
優選的,主體兩端敞開口端面上分別設有多個第五裝配孔、多個第六裝配孔,第一蓋板上設有多個第七裝配孔,第二蓋板上設有多個第八裝配孔,在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對主體進行密封時,第七裝配孔與第五裝配孔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三螺釘連接,第八裝配孔與第六裝配孔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四螺釘連接。
本發明中,主體內部靠近其兩端敞開口位置分別設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形成安裝腔,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分別與主體兩端敞開口相配合對主體進行密封,第一蓋板與第一擋板之間留有間隙形成第一冷卻腔,第二蓋板與第二擋板留有間隙形成第二冷卻腔;第一擋板與第二擋板之間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安裝板,各安裝板兩端均分別設有第一連接柱、第二連接柱,第一連接柱與第一安裝孔相匹配並伸入第一安裝孔內,第二連接柱與第二安裝孔相匹配並伸入第二安裝孔內,各安裝板內部均分布有多個連通第一冷卻腔與第二冷卻腔的通風孔。本發明通過第一風機向第一冷卻腔內引入冷卻風,冷卻風會沿著各安裝板內的通風孔進入第二冷卻腔,並由第二風機引出櫃體外,冷卻風在流動時會帶走各安裝板上電氣元件工作產生的熱量,從而實現對櫃體進行降溫,散熱速度快;同時在第一擋板、第二擋板內分別設置第一吸潮板、第二吸潮板,第一吸潮板、第二吸潮板將變電櫃內的水汽進行吸收,以確保變電櫃內空氣的乾燥;而且可以通過拆卸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第一擋板、第二擋板對電氣元件進行檢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發明提出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包括主體1、第一蓋板2、第二蓋板3、控制器,其中:
主體1為兩端敞開的框體結構,主體1內部靠近其兩端敞開口位置分別設有第一擋板4和第二擋板5,第一擋板4、第二擋板5分別與主體1內壁連接,第一擋板4上設有多個第一裝配孔405,主體1上設有多個第二裝配孔104,第一裝配孔405與第二裝配孔104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一螺釘9連接;第二擋板5上設有多個第三裝配孔505,主體1上設有多個第四裝配孔105,第三裝配孔505與第四裝配孔105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二螺釘10連接;第一擋板4與第二擋板5之間形成安裝腔101。
第一蓋板2、第二蓋板3分別與主體1兩端敞開口相配合對主體1進行密封,主體1兩端敞開口端面上分別設有多個第五裝配孔106、多個第六裝配孔107,第一蓋板2上設有多個第七裝配孔202,第二蓋板3上設有多個第八裝配孔302,在第一蓋板2、第二蓋板3對主體1進行密封時,第七裝配孔202與第五裝配孔106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三螺釘11連接,第八裝配孔302與第六裝配孔107一一對應設置並通過第四螺釘12連接。第一蓋板2上設有進風口201且進風口201處設有第一風機6,第二蓋板3上設有出風口301且出風口301處設有第二風機7,在第一蓋板2、第二蓋板3對主體1進行密封時,第一蓋板2與第一擋板4之間留有間隙形成第一冷卻腔102,第二蓋板3與第二擋板5留有間隙形成第二冷卻腔103。
第一擋板4上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一安裝孔401,第二擋板5上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第二安裝孔501,第一安裝孔401的數量與第二安裝孔501的數量一致且第一安裝孔401與第二安裝孔501一一對應設置,第一擋板4與第二擋板5之間沿豎直方向間隔布置有多個安裝板8,安裝板8的數量與第一安裝孔401、第二安裝孔501的數量一致且安裝板8與第一安裝孔401、第二安裝孔501一一對應設置,各安裝板8兩端均分別設有第一連接柱801、第二連接柱802,第一連接柱801與第一安裝孔401相匹配並伸入第一安裝孔401內,第二連接柱802與第二安裝孔501相匹配並伸入第二安裝孔501內,各安裝板8內部均分布有多個連通第一冷卻腔102與第二冷卻腔103的通風孔803。
各安裝板8分別設有用於實時檢測安裝板8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各安裝板8的多個通風孔803內均分別設有閥門,控制器與多個溫度傳感器、多個閥門、第一風機6、第二風機7連接,控制器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傳感信號控制多個閥門、第一風機6、第二風機7工作。
工作過程如下:多個溫度傳感器分別將檢測的溫度數據輸送給控制器;控制器預設溫度閾值,並將多個溫度數據分別與溫度閾值比較;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大於溫度閾值,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8的所有閥門打開,並控制第一風機6、第二風機7啟動進行通風;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小於溫度閾值,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8的所有閥門關閉,並控制第一風機6、第二風機7關閉停止工作。
在本實施例中,溫度閾值包括第一溫度閾值T1和第二溫度閾值T2,T1>T2,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大於T1時,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8的所有閥門打開,並控制第一風機6、第二風機7啟動進行通風;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數據小於T2時,控制器控制該溫度傳感器所在安裝板8的所有閥門關閉,並控制第一風機6、第二風機7關閉停止工作。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柱801的長度大於第一擋板4的厚度,第二連接柱802的長度大於第二擋板5的厚度。安裝在安裝板8上的電氣元件工作產生熱量會傳遞給安裝板8,安裝板8可以通過第一連接柱801、第二連接柱802分別傳遞至第一冷卻腔102、第二冷卻腔103,加速散熱。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擋板4包括第一面板402、第二面板403以及設置在第一面板402與第二面板403之間的第一吸潮板404,第一面板402上分布有第一吸潮通孔。第二擋板5包括第三面板502、第四面板503以及設置在第三面板502與第四面板503之間的第二吸潮板504,第四面板503上分布有第一吸潮通孔。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易散熱防潮型變電櫃,通過第一風機6向第一冷卻腔102內引入冷卻風,冷卻風會沿著各安裝板8內的通風孔801進入第二冷卻腔103,並由第二風機7引出櫃體外,冷卻風在流動時會帶走各安裝板8上電氣元件工作產生的熱量,從而實現對櫃體進行降溫,散熱速度快;同時在第一擋板4、第二擋板5內分別設置第一吸潮板404、第二吸潮板504,通過第一吸潮板404、第二吸潮板504的吸潮材料將變電櫃內的水汽進行吸收,以確保變電櫃內空氣的乾燥。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