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造瘻袋的護膚片衝孔的衝孔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0:52:01 2
專利名稱:用於造瘻袋的護膚片衝孔的衝孔鉗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衝孔鉗裝置,所述衝孔鉗用於對造瘻袋的護膚片進行衝孔,並且其中衝孔鉗的前部具有一孔座形狀的配合衝孔件和一所述孔座的砧板。
僅挪威就有為數可觀的人,大約40000人或至少有13000人做了造瘻手術,不得不帶著體外的一截腸子生活。做了造瘻手術的患者所採取的用於處理由暴露在體外的腸端排出的糞便的醫療補救措施是造瘻袋。採用護膚片將造瘻袋固定在人體上,其中在護膚片上已經制出孔,以便將腸端引入造瘻袋內。護膚片在面向皮膚的一側具有一粘接部分,從而實現護膚片在人體上的固定。每個具體腸端的粗細將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意味著必須經常改變孔眼的大小。通常其差值在1-3mm之間。同樣,將因人而異,腸子粗細各不相同。
因此,護膚片不可能具有與腸端配合的統一的孔眼。由於一旦更換護膚片,腸子的粗細也有可能變化,所以就具體的個人也無法使用具有同樣大小孔眼的護膚片。一些人每天要更換1-3次護膚片和造瘻袋,而另一些人每周更換2-3次就足夠了。腸子粗細的不同大概就是造瘻袋和護膚片的供應廠家規定用剪刀剪孔的原因。
實踐表明,用剪刀剪孔會給大部分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其中一個不便是對護膚片需要進行剪切的區段相對較厚,這意味孔眼將具有參差不齊的邊沿並因此不能實現環繞腸端充分緊密的配合。
一旦不均勻的剪切導致皮膚與糞便接觸,糞便具有的腐蝕性會引起不適,特別是會引起皮膚疼痛。因此在實現理想的配合效果之前就剪出幾個護膚片的做法,是不多見的。另外,對由不均勻的裁剪的孔導致環繞腸端的洩漏可採用膏狀物進行密封。
由於不可能對通便進行控制,所以對護膚片和造瘻袋的更換最好儘可能的迅速。
在裝設新的造瘻袋和護膚片之前,必須對腸端的粗細加以測定,在去除掉用過的造瘻袋和護膚片之後首先就要進行該測定,因此很難避免糞便沾染在裸露的皮膚或衣物上,特別是即使是最熟練的使用者要剪切出一個合適的孔,也得需要10分鐘。由於手部抖動等原因,年紀大的使用者在裁剪時還會遇到麻煩。同時對孔的剪切又不得造成過緊的配合,因為當腸端受到擠壓時會引起不適的感覺。另外,許多使用者由於懼怕調整不當的孔會引起不適會感到心理不安。
由於在需要孔眼之前通常一次必須剪切出2-3塊護膚片,顯然剪切是很不經濟的。
例如在美國專利No.4.817.287中記載了一種替代剪切的衝孔鉗,該衝孔鉗基本一次即可完成衝孔作業。這類已知的衝孔鉗通常的總體結構是一對具有兩個部件的剪刀,其中兩個部件通過一交聯件相互樞接,並且其中位於交聯件一側的可樞轉的件的兩部分構成手柄,而位於交聯件另一側的可樞轉的件的兩部分的自由端具有一所謂的孔座和一孔座的砧板。很顯然,衝孔時要將用於護膚片的相宜的塑料材料置於孔座和砧板之間,進行衝孔。
在這種已知的衝孔鉗中,孔座和砧板分別固定在可樞轉的衝孔鉗的相應端。在這樣的衝孔鉗實施例中,對每種孔徑將需要一對衝孔鉗。
這中已知的衝孔鉗的另一個缺點是,孔座和砧板的尺寸必須精確並且兩者的相對位置必須非常準確,以便實現孔座的露在外面的工作刃圓周儘可能垂直地撞擊在相對的砧板表面,從而確保在造瘻袋的皮膚護膚片上衝切出的孔的邊沿是整齊的。
就上述已知的衝孔鉗示出了一個實施例,其中在砧板上形成一個圓環槽,其形狀與孔座的外露刃部基本互補。同樣,在衝孔鉗另一個具有這樣或類似特徵的尺寸相同的實施例中,孔座的露在外面的刃的每次衝孔作業中幾乎撞擊相對的砧板表面的相同的位置,因而將造成砧板在相同的位置持續磨損並損壞。
本發明的範圍尤其涉及一種補救措施,或涉及在很大程度上減小應用現有技術時的缺點、不利和限制,故本發明提出一對衝孔鉗,其中採取了必要的措施,以便一方面可以實現具有不同孔徑的孔座的更換,另一方面可以確保在每次衝孔作業期間孔座與砧板之間的正確適配,第三方面是為了減緩對砧板的磨損,以便延長其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範圍,本發明以權利要求1限定的技術特徵作為其自身特徵。
根據本發明,孔座和/或砧板分別圍繞與孔座和砧板的對稱軸相垂直的各自的軸可有限樞轉地設置。此點保證了孔座的露在外面的剪切/衝孔刃區相對於相對的砧板表面的正確的適配,即所述露在外面的剪切刃垂直於所述砧板表面和垂直於位於中間位置的護膚片。
為了將受孔座露在外面的刃的磨損位置分布在砧板上,砧板最好具有一可圍繞與其對稱軸平行的一個軸,並對應於該對稱軸偏心的,不受限制樞轉的支承件。因此,從一個衝孔作業到下一個衝孔作業,孔座的外露刃在砧板上的接合點將移位,從而實現所述磨損在整個砧板上的分布。
砧板的自由樞轉還意味著,不具有將孔座壓穿護膚片力量的使用者,在將衝孔鉗夾緊時,可以轉動砧板,並由此實現剪切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對作為對本發明不具有限定作用的舉例的優選實施例加以說明。附圖中的
圖1和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對造瘻口衝孔鉗,而圖3-5示出第二實施例,其中圖1為造瘻口衝孔鉗處於張開狀態時的側視圖;圖2為圖1所示的衝孔鉗處於閉合狀態時的側視圖;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衝孔鉗,其中尤其以剖視方式示出砧板的支承以及孔座的外部;圖4為圖3所示的造瘻口衝孔鉗處於閉合狀態時的視圖;圖5為砧板支承的剖視放大示意圖。
在圖1和圖2中示出所謂的造瘻口衝孔鉗10。
所謂的孔座(剪切頭)16樞接在衝孔鉗前部的自由端上,孔座16的砧板18同樣樞接在所述的另一自由端上。砧板18在面對孔座16的面上敷著一薄塑料層18b。在與造瘻袋(圖中未示出)配套使用的塑料護膚片(圖中未示出)上將衝出一個孔,以便將腸端引入造瘻袋內。由於每個患者的腸端的粗細將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所以必須經常地改變開孔的大小。
可以以已知的方式通過將護膚片插在圖1所示的孔座16與砧板18之間的位置,然後通過對衝孔鉗手柄20的通常的夾壓移動,將孔座16和砧板18與位於中間的塑料片18b夾在一起,實現衝孔,以此方式實現孔座16銳利的、暴露在外面的、環形的剪切/衝孔刃22對護膚片的透切,剪衝出孔,所述孔與所述剪切/衝孔刃22的圓周形狀相符。當孔座的外部的露在外面的剪切/衝孔刃22貼靠在對面的砧板18b表面上時並且在兩者之間不再有護膚片的任何塑料材料時,衝孔過程完成。孔座16和砧板18分別螺接在衝孔鉗前部14的相應端上,所以在需要另外大小的孔眼時,很易於對其進行更換。
為了實現孔座16和砧板18間的最佳配合,衝孔件16和18中至少有一個件具有可圍繞一個軸旋轉的樞轉支承軸,所述軸垂直於相應衝孔件(16、18)的對稱軸。
根據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孔座具有一個可圍繞橫向軸24旋轉的支承軸,橫向軸24垂直於孔座16的對稱軸26。同樣,砧板18具有一個圍繞橫向軸28旋轉的支承軸,所述橫向軸28垂直於砧板18的對稱軸30。
除了對衝孔件之間可實現最佳配合外,從而將孔座16置於衝孔位置,使其剪切/衝孔刃22垂直於護膚片(圖中未示出),衝孔作業時護膚片貼靠在砧板上,另外,對衝孔件16和18的樞轉支承還便於對衝孔件的更換。
除了對砧板18的支承外,圖3-5中所示的實施例基本與圖1和圖2中所示的實施例相符。對在兩個實施例中相同或功能類似的零部件採用相同的附圖標記加以標示。在圖3-5中用附圖標記18c對砧板進行標示,與圖1和圖2中所示的砧板18相比,砧板18c具有不同的支承並且其功能也有相應的區別。
在圖3和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只有孔座16具有圍繞橫向軸24旋轉的支承軸,橫向軸24垂直於其對稱軸26。就所述及的衝孔件孔座16和砧板18c之間的定向適配而言,上述充分表明,其中一個衝孔件,例如孔座16(或者砧板18c)相對於另一個衝孔件具有該樞轉能力。
如圖3-5中所示,實施例中的砧板18c具有一個對稱軸30,在衝孔位置該對稱軸相對於孔座26的相應軸26偏心運轉。
另外,砧板具有圍繞該對稱軸30旋轉的支承軸。此點是通過螺栓32實現的,螺栓32旋入穿過一個衝孔鉗的前部14中的內螺紋孔34並具有短的外螺紋端36,如圖5所示,所述衝孔鉗的前部14插入座狀的件35內,在將螺栓32旋入孔34內後,螺栓32的短外螺紋端部終結在無螺紋的腔體38內。螺栓32的另一端40以公知的方式固定在砧板18c上,砧板18c具有粘接在其上的覆層或具有採取其它方式接合在其上的砧面層18b。
當砧板18b和18c圍繞軸30樞轉時,其中軸30相對於孔座16的軸偏心,孔座16的圓環接合面緊抵在砧板18b上,通過後者從一個衝孔作業到下一個衝孔作業相對於孔座16偏移的樞轉位置將實現接合位置在砧板表面上的不均勻的分布,在衝孔期間所述砧板表面面向孔座的環狀的剪切/衝孔刃。
為與衝孔鉗的夾緊的同時實現砧板18和18c的潛在轉動同時將衝孔鉗擠壓在一起,砧板的外圓上可開有槽紋或細齒。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對造瘻袋的護膚片衝孔的衝孔鉗裝置,該裝置由兩個衝孔鉗部分(14、20和14、20)構成,所述兩部分通過中間件(12)樞接在一起,其中位於中間件(12)一側的衝孔鉗部分(20)構成衝孔鉗的手柄,而每個衝孔鉗前部(14)的自由端上都帶有形狀分別為孔座(16)和所述孔座的砧板(18)的衝孔件,並且其中當將護膚片置放在孔座(16)的外露的剪切/衝孔刃(22)與砧板(18)相對面之間時,在護膚片上進行衝孔,其特徵在於,孔座(16)和/或砧板(18)分別具有可分別圍繞橫向軸(24、28)旋轉的樞軸,所述橫向軸分別垂直於孔座(16)和砧板(18)的對稱軸(26、3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孔鉗裝置,其特徵在於,孔座(16)的對稱軸(26)和砧板(18)的對稱軸(30)在衝孔完成時基本重合在一起。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衝孔鉗裝置,其特徵在於,砧板(18)的對稱軸(30)構成砧板(18)的旋轉軸,且相對於孔座(16)直接貼靠在砧板(18)上的位置,其相對於孔座(16)的對稱軸(26)為偏心轉動。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衝孔鉗裝置,其特徵在於砧板(18b、18c)具有一樞軸。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衝孔鉗裝置,其特徵在於砧板(18、18c)具有樞軸,可利用螺栓(32)圍繞其對稱軸(30)旋轉,螺栓(32)的每一端(36、40)都被卡固,以防止軸向位移,所述端優選為端頭部分(40)形狀,端頭部分(40)優選卡固在砧板(18,18c)上,並且在一短的外螺紋端部(36)其旋入穿過衝孔鉗前部(14)上的內螺紋孔(34),或穿過與所述前部相連的部分後,該外螺紋端部36被限制在一個無螺紋的閉合的端部(38)內,無螺紋的閉合端部(38)構成了所述內螺紋孔(34)的一端。
全文摘要
一對衝孔鉗即所謂的造瘻袋鉗,其用於在造瘻袋用護膚片上衝孔。該衝孔鉗的衝孔件由孔座(16)和孔座用砧板(18)組成。衝孔期間,塑性護膚片放置在孔座(16)和相對的砧板(18)表面之間,在衝孔完成後,孔座(16)的自由裁剪/衝壓刃(22)直接靠在相對的砧板表面上。為了實現最佳的衝孔操作,其依賴於在砧板表面相對於外部衝孔刃部分通過每次衝孔完成時與該表面的鄰接而在該表面上的磨損作用能夠移動(偏心轉動)的同時,孔座(16)的外部衝孔刃部分最大限度垂直地放置在砧板表面上,至少孔座(16)具有繞垂至於對稱軸(26)的橫向軸(24)的樞軸支承,在每次衝孔完成時,在其閉合位置該對稱軸相當於砧板(18)的對稱軸(30)偏心運行,該對稱軸(30)構成了砧板(18)的樞軸。
文檔編號A61F5/445GK1342061SQ00804538
公開日2002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4日
發明者斯韋恩·雅各布·安德森 申請人:斯韋恩·雅各布·安德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