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球成型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7:50: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球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鋼球成型機。
背景技術:
球磨機鋼球是球磨設備研磨物料介質,通過球磨機鋼球之間鋼球與物料之間的碰撞摩擦產生磨剝作用,重要的基礎設備部件。球磨機適用於粉磨各種礦物及其它物料,被廣泛用於選礦,建材及化工行業。其中球磨球為球磨機中一重要部件,其鋼球大小標準對於研磨效率和磨煤電耗的關鍵因素,且鋼球為損耗部件必須不斷補入新球。
已有技術中鋼球旋切機的安裝及其操作複雜,更換時間長且不宜調整,大大影響其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的鋼球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
一種鋼球成型機,包括模具頭,所述模具頭包括均具有半圓形空腔的第一模具頭與第二模具頭,所述第一模具頭與第二模具頭分別與液壓缸連接,還包括送料裝置,在所述送料裝置上方還設置有壓料裝置,還包括頂料裝置,所述頂料裝置包括驅動裝置與頂杆,所述頂杆端部設置在模具頭內部,並能在所述半圓形空腔內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彈簧或液壓系統或氣動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頂料裝置為兩個,分別與所述第一模具頭與所述第二模具頭相連。
進一步地,還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導柱定位板,還包括通過所述導柱定位板進行定位的導柱。
進一步地,所述導柱定位板上設置有水冷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水冷系統包括水冷管路,所述水冷管路設置在所述導向板上。
進一步地,還包括冷卻噴霧裝置,所述冷卻噴霧裝置與所述水冷管路連通。
進一步地,還包括機架,所述第一模具頭、第二模具頭以及液壓缸均設置在所述機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送料裝置包括拖料板,所述拖料板通過送料氣缸驅動在導軌上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壓料裝置設置在所述導軌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鋼球成型機,結構設計簡單合理,通過兩個模具頭對鋼坯的擠壓,完成鋼球的成型作業,使用方便,生產效率高,同時能夠較好的保證鋼球的質量。在送料裝置上方設置壓料裝置,能夠對熱態鋼坯進行初步擠壓成型,保證鋼球的生產質量,頂料裝置的設置保證擠壓後的鋼球從模具頭中順利脫出,提高生產效率,水冷系統的加入能夠有效避免整個設備的溫度過高,保證生產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鋼球成型機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鋼球成型機左視圖(主油缸伸出狀態);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鋼球成型機左視圖(主油缸收縮狀態);
其中:
1-送料裝置、2-壓料裝置、3-熱態鋼坯、4-機架、5-冷卻噴霧裝置、6-導向板、7-動力裝置液壓缸、8-定位板、9-驅動裝置、10-導向柱、11-第一模具頭、12-水冷管路、13-推桿、14-第二模具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鋼球成型機,包括機架4,在機架4上對稱設置有兩個液壓缸7,每個液壓缸7端部均通過導向板6與模具頭相連,模具頭包括均具有半圓形空腔的第一模具頭11與第二模具頭14,第一模具頭11與第二模具頭14分別與液壓缸7連接,具體的,在機架4上還設置有定位板8, 在定位板8上設置有導向柱10,導向板6設置在導向柱10上,並能夠在液壓缸7驅動下沿導向柱10軸線方向帶動模具頭運動。
還包括設置在導向板6上的頂料裝置,頂料裝置包括驅動裝置9與頂杆13,驅動裝置9包括彈簧或液壓系統或氣動系統,頂杆13一端與驅動裝置9相連,另一端連通模具頭內部,並能夠在模具頭內部沿徑向進行運動。頂料裝置為兩個,分別與第一模具頭與第二模具頭相對應。
還包括送料裝置1,在送料裝置上方還設置有壓料裝置2,具體的,壓料裝置2包括鋼坯預壓裝置,柱狀鋼坯先進行預壓,使其接近球形,預壓後的鋼坯3通過設置在壓料裝置2下方的送料裝置1送至模具頭。具體的,送料裝置1包括送料氣缸,與送料氣缸端部相連的拖料板,拖料板上設置有滾輪,滾輪設置在軌道內,並能夠在送料氣缸的驅動下沿軌道運動。
在本技術方案中,還包括水冷系統,所述水冷系統包括水冷管路12,水冷管路12設置在導向板6上。具體的,還包括冷卻噴霧裝置5,冷卻噴霧裝置5與水冷管路12連通。
工作時,如圖1、2所示,壓料裝置2將紅態的鋼坯進行預壓後,定位在送料裝置1的拖料板上,由送料裝置1的送料氣缸將熱態的鋼坯送入模具頭中,通過2個液壓缸7驅動的模具頭將熱態的鋼段擠壓成鋼球,在此過程中,液壓缸7通過若干個導向柱10進行導向。當擠壓鍛造完成後,如圖3所示,液壓缸7收縮時,成型鋼球會出現卡在模具頭上,無法掉落。這時頂料裝置通過驅動裝置9將頂杆13頂出,從而將無法掉落的鋼球推出,從而使鋼球掉落,進行下一步處理。在擠壓的時候頂杆13縮到模具頭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