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紗機斷頭吸人箱自潔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3:02:46 1
專利名稱:細紗機斷頭吸人箱自潔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關於紡紗生產中細紗機的斷頭吸入箱自潔裝置,特別是一種迴轉皮圈濾網自潔裝置,可用於各類斷頭吸入箱的紡紗機械。
目前細紗機斷頭吸入裝置,是利用氣流將細紗斷頭後由前羅拉吐出的須條吸入吸棉管(笛管)小孔內,再經過總風管聚集在吸入箱內。在吸入箱中間有一層濾網,用於積聚吸入的斷頭纖維,另一邊裝有一離心風扇,笛管要有良好的吸棉作用,必須要求吸孔真空度高。在紡紗過程中,隨著斷頭次數的增加,濾網上積聚的纖維厚度增大,氣流透過濾網的阻力也逐漸增大,因而吸入負壓會降低,影響斷頭纖維的吸入率。為此需經常靠人工剝取積聚在濾網上的纖維,才能使總風管保持一定的吸入負壓,這樣做比較麻煩,稍不注意就會影響吸棉效果。
經調查瑞士Rieter公司的G5/1型細紗機,已應用斷頭吸入箱自動清潔裝置(見
圖1),在斷頭吸入箱內設有迴轉網籠,在網籠外周一隅有排雜裝置,當濾網表面積聚一定厚度纖維時,由於網籠自動迴轉,纖維等積聚物便通過排雜裝置排出斷頭吸入箱外。但固定的剝離積聚纖維的凸起點與濾網間距離較大,當積聚纖維厚度小於3毫米時,由於濾網上的積聚纖維未能觸及排雜裝置的凸起點,而使積聚纖維仍留在濾網上。又見「日本豐田公司的RY5型細紗機使用說明書」,在斷頭吸入箱內也展示了同類型的網籠自潔裝置(見圖2),在網籠一側設計了一對剝取羅拉,但與濾網間距離甚近,使濾網與剝取羅拉形成的楔角較小,也不利積聚纖維的排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兩種斷頭吸入箱濾網自潔裝置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細紗機斷頭吸入箱自潔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所述裝置利用現有技術圓筒形網籠,另設計一對壓輥和迴轉皮圈機構,迴轉皮圈與濾網間距離通過皮圈銷調節,能適宜清除不同厚度積聚纖維。迴轉皮圈內套齒紋主軸,主軸兩端套入支撐皮圈的皮圈架裝置貼近濾網,迴轉方向與網籠相反。壓輥平行壓緊迴轉皮圈外側,齒紋主軸與壓輥分別安裝在斷頭吸入箱的箱框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不能徹底清除濾網上積聚纖維的缺點,利用皮圈的柔軟性能可貼近濾網,既能有效清除積聚纖維,又不損傷濾網,提高清潔效果。
圖1為瑞士G5/1型細紗機自潔裝置示意圖;圖2為日本RY5型細紗機自潔裝置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潔裝置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潔裝置剖面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自潔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網籠(表面單濾網)2、隔離板3、皮圈架4、皮圈銷5、齒紋主軸6、迴轉皮圈7、壓輥8、齒輪9、鏈輪10、電動機11、軸承12、排雜裝置13、剝取羅拉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詳細描述圓筒形網籠1的濾網能吸附積聚纖維,隔離板2用於阻止隔離區內積聚纖維在濾網上的吸附,電動機10、鏈輪9均為現有技術。迴轉皮圈6內套齒紋主軸5,迴轉主軸5的二端套入皮圈架3。皮圈銷4二端打有小孔,用螺栓固定在皮圈架3上,與齒紋主軸共同張緊迴轉皮圈6,組成一擺動體。裝配時可調節與濾網的間距。齒紋主軸5帶動迴轉皮圈6與網籠1的運動相反方向迴轉。壓輥7平行緊壓在迴轉皮圈的外側。齒紋主軸5與壓輥7由鏈輪9和一組齒輪8聯動,並分別通過軸承11安裝在斷頭吸入箱的箱框上。
網籠1主軸由電動機10控制間歇轉動,濾網上積聚纖維觸及到迴轉皮圈6.時,由皮圈的摩擦而使積聚纖維從濾網上被剝下,導入迴轉皮圈6與壓輥7之間,在迴轉皮圈6與壓輥7的共同握持下輸入儲存箱內。濾網自潔完畢,網籠停止轉動,待下一次重複動作。
權利要求1.一種由網籠1、隔離板2、鏈輪9、電動機10及剝棉裝置組成的細紗機斷頭吸入箱自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自潔裝置還包括能夠調節與網籠1間距的迴轉皮圈6和壓輥7,迴轉皮圈6套於齒紋主軸5上,主軸5的二端套入皮圈架3,皮圈架3上設有張緊迴轉皮圈6的皮圈銷4,皮圈架3固定在斷頭吸入箱的機框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潔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壓在迴轉皮圈6一側的壓輥7由齒輪8進行傳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紡紗生產提供了一種可以通過調節隔距,有效清除不同厚度積聚纖維的細紗機斷頭吸入箱自潔裝置。這種裝置在齒紋主軸5上外套迴轉皮圈6,迴轉皮圈6貼近網籠1的濾網。由壓輥7平行壓緊迴轉皮圈6的一側,使皮圈6貼近濾網,迴轉皮圈6與網籠1的運動相反方向迴轉。當積聚纖維觸及迴轉皮圈6時,由迴轉皮圈6帶入與軋輥7組成的鉗口握持下強制排入儲存箱。
文檔編號D01H5/00GK2145198SQ9224507
公開日1993年11月3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21日
發明者周金鏞 申請人:上海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