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荔枝幹加工方法
2023-05-02 04:45:36 2
專利名稱:紅皮荔枝幹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果加工,特別是荔枝幹加工方法。
荔枝是我國華南地區特產水果之一,果色鮮紅,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素為人們所喜愛。由於荔枝採收期集中而不耐貯藏,荔枝幹的加工是解決荔枝出路,提高荔枝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荔枝幹具有養氣補顏,人們常稱為補料,產品不僅具有較好的國內市場,還暢銷東南亞和歐、美。目前,荔枝幹的加工方法,主要採用傳統的日曬、火焙或日曬與火焙相結合的乾燥方法。利用這種傳統的乾燥方法生產出來的產品果皮變黑,影響產品的外觀,貨架質量差,產品價值低。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將成熟新鮮荔枝加工成紅皮荔枝幹的方法。改善現有荔枝幹表皮黑褐色的不美觀現象,提高荔枝幹的商品價值。
本發明所提供的紅皮荔枝幹的加工方法是,在荔枝幹燥前,先將成熟新鮮荔枝經硫處理至果皮呈現黃綠色,然後將經硫處理後的荔枝再經酸化處理至荔枝果皮變紅色,將經上述處理後的荔枝進行日曬或火焙或日曬、火焙相結合的乾燥處理,乾燥後即為紅皮荔枝幹。
經研究得出荔枝果皮的變褐、變黑是荔枝果皮紅色色素即花色素苷的分解褪色和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促褐變。硫的處理,一方面可抑制酶促褐變,另一方面可與花色素苷結合,穩定花色素苷。花色素苷在酸性條件下呈紅色。生產紅皮荔枝幹可以不經硫處理階段,而直接進行酸的處理,同樣可以得到紅皮荔枝。但這種生產方法,酸的濃度要求較高,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裂果現象,造成不應有的損失。而產品的鮮豔度差且容易退色。
本發明可以這樣實施實施例1將採收後的成熟新鮮荔枝放於籮框中,並置於密閉的房間內,籮框與籮框之間有一定空間,保證籮框間的通風。然後通入二氧化硫氣體密封燻蒸,當荔枝果皮紅色退去,果皮成亮黃色或黃綠色時取出。並置於酸性溶液中浸泡,待果皮變紅後取出。然後將經上述處理的荔枝作乾燥處理,乾燥後即成紅皮荔枝幹產品。實施例2將採收後的成熟新鮮荔枝裝入塑膠袋裡,在袋裡分散加入市售二氧化硫釋放劑,二氧化硫釋放劑加入量為果重的0.1-2%(重量),密封袋口後6-24小時,當荔枝果皮紅色退去,果皮變為黃色或黃綠色時取去,再將經上述處理的荔枝置於酸性溶液中浸泡,待果皮變成紅色後取出,進行乾燥處理,乾燥後的荔枝即成產品。實施例3將採收後的新鮮成熟荔枝裝於竹籮中,置於亞硫酸鈉溶液浸泡,當荔枝果皮紅色退去果皮變為黃色或黃綠色時取出,再將浸泡後的荔枝置於酸性溶液中浸泡使荔枝果皮變為紅色,取出後進行乾燥處理,乾燥後即為產品。
酸化處理所用的酸溶液是指無毒的無機酸如鹽酸、硫酸、磷酸等或有機酸如植酸、檸檬酸、蘋果酸等配製的水溶液。
上述所說的亞硫酸鹽可以是焦亞硫酸鈉鹽、連二亞硫酸鈉、亞硫酸鈉鹽、焦亞硫酸鉀鹽、連二亞硫酸鉀鹽、亞硫酸鉀鹽等。
本發明所生產的產品保色、保鮮期達一年之久,質量好,能提高產品商品價值,提高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
權利要求
1.一種紅皮荔枝幹的加工方法,將成熟荔枝進行日曬、火焙或日曬與火焙相結合的乾燥處理,其特徵在於在乾燥前,先將採收後的成熟新鮮荔枝經硫處理,使荔枝果皮呈黃綠色,再將已經硫處理後的荔枝置於酸性溶液中浸泡至荔枝果皮變為紅色,將經上述處理後的荔枝幹燥,即成紅皮荔枝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紅皮荔枝幹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硫處理方法是通入二氧化硫氣體密封燻蒸或置於亞硫酸鹽水溶液浸泡或在荔枝中放入二氧化硫釋放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紅皮荔枝幹的加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酸性浸泡溶液是無毒的無機酸如鹽酸、磷酸、硫酸等或有機酸如植酸、檸檬酸、蘋果酸等配製的水溶液。
全文摘要
紅皮荔枝幹的加工方法,是涉及水果的加工,特別是荔枝幹的加工方法,傳統的荔枝幹加工方法是採用日曬、火焙或日曬火焙相結合,使荔枝幹燥成荔枝幹,這種加工方法,荔枝幹果皮變黑,影響產品的外觀,降低產品的商品競爭力。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是先將成熟新鮮荔枝進行硫處理和酸化處理,然後進行乾燥處理,乾燥後的荔枝幹產品表皮顏色鮮紅。本技術具有使用簡便、產品外觀美觀、對提高商品競爭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文檔編號A23N12/00GK1213517SQ9811339
公開日1999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28日
發明者張昭其, 龐學群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