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布袋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1:39:26 2
專利名稱:一種高效布袋除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袋除塵器,尤其是具有高清灰效果的布袋除塵器。
目前,布袋除塵器的發展關鍵就是濾袋清灰技術的進展,現有技術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迴轉反吹風對圓形布袋除塵;包括對中布袋、大布袋負壓反吹風除塵器,它們的清灰方式是利用反吹風機所產生的氣流動能對濾袋進行清灰,這種清灰方式是屬於所謂的弱清灰。另一種是目前流行的低壓長袋脈衝除塵器是利用莊縮空氣通過脈衝閥、噴吹管進行清灰的一種方式,屬於所謂的強清灰。對於迴轉反吹風圓形布袋除塵器,它的清灰裝置有迴轉臂、反機風機、電機以及各種傳動機構;對於低壓長袋脈衝除塵器,它的每個室清灰有很多的脈衝閥、氣包、噴吹管以及相配套的附件。其典型的缺點是清灰系統龐大,投資費用多;對於細、粘、潮溼粉塵,清灰效果不好;控制系統複雜,費用高,易出現故障;易損件多,維修費用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清灰效果的布袋除塵器,克服現有清灰器的不足,清灰裝置簡單可靠,工作費用低,能耗抵,維修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效布袋除塵器,包括箱體、進出空氣口,排灰鬥、除塵布袋組成,箱體的中部裝有多隻除塵布袋,構成除塵箱,排灰鬥裝在箱體的下部、進出空氣口分別設在除塵箱的兩端,其特徵是在除塵布袋上部設有機械式聲波清灰器,清灰器的輸出連接一個擴聲筒,擴聲筒朝向除塵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當含塵氣體通過管道進入布袋除塵器,在除塵器內經布袋過濾後,於淨氣體經上箱體的空氣出口管排出。當濾袋積附一定厚度粉塵時,除塵器進出的壓差增大至1500Pa(可以在500-1800Pa的範圍內設定)時,由壓差控制器控制自動打開壓縮空氣管道上的電磁閥,壓縮空氣經管道連接機械式聲波清灰器,機械式聲波清灰器震動發出聲波,再經過擴聲筒進行放大,形成低頻高能振動波,對袋上所積的灰塵進行清理,同時,又有壓縮空氣對濾袋進行二次清灰,可以重複若干次,直到除塵器壓差降到800Pa或某個設定的壓差停止清灰,除塵器的箱體繼續工作,循環進行。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本實用新型的關鍵部件——清灰器不會產生有危害的次聲波,對濾袋上的粉塵可進行聲波和壓縮空氣吹拂的二次清理,聲波和壓縮空氣共同對濾袋進行清灰的方式是高效的,可以保證布袋除塵器的工作效果。除塵器的清灰結構更合理,清灰更簡單徹底,雖然機械式聲波清灰器目前僅用於管道,但用於布袋除塵的清灰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工作的成本費用低,能耗低,維修簡單;除塵器的外形設計不受限制;不管什麼粉塵,清灰效果好;控制系統只要採用現有廣泛使用的壓差式清灰控制器,易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並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高效布袋除塵器,包括箱體1、進出空氣口2、3,排灰鬥4、除塵布袋5組成,除塵布袋裝在箱體的中部,構成除塵箱6,本實施例除塵袋是所謂低壓長袋,排灰鬥4裝在箱體的下部、空氣進口2設在除塵箱的下端,出口3在箱體的上部,在除塵箱上部設有機械式聲波清灰器13,聲波清灰器的型號為SQ-75型,聲波清灰器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內部的高強度鈦合金膜片產生75-95Hz頻率的振動(當然也可以選用50型,頻率稍低),聲強在出口1米處可以達到145db,工作氣源壓力0.5-0.7MPa,聲波的作用範圍是直徑D≤5米,L≤10米,低清灰器的輸出連接一個擴聲筒7,擴聲筒在圖中是喇叭型,由於聲波清灰器身和擴聲筒均為金屬製成,喇叭口與除塵袋掛接的花板8可以設有一金屬條14進行固定連接,有利於傳遞聲波。電磁閥9連在壓縮空氣管道12上,提供給聲波清灰器動能,呼吸氣閥10、減壓閥11均是與聲波清灰器配套的零件,用以保證聲波清灰器產生連續的工作聲波。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布袋除塵器,包括箱體(1)、進出空氣口(2、3),排灰鬥(4)、除塵布袋(5)組成,箱體的中部裝有多隻除塵布袋,構成除塵箱,排灰鬥(4)裝在箱體的下部、進出空氣口分別設在除塵箱的兩端,其特徵是在除塵布袋上部設有機械式聲波清灰器(13),清灰器的輸出連接一個擴聲筒(7),擴聲筒朝向除塵袋。
2.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布袋除塵器,其特徵是擴聲筒是喇叭型。
3.由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布袋除塵器,其特徵是擴聲筒喇叭口與除塵袋掛接的花板(8)可以設有一金屬條(14)進行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高效布袋除塵器,包括箱體(1)、進出空氣口(2、3),排灰鬥(4)、除塵布袋(5)組成,箱體的中部裝有多隻除塵布袋,構成除塵箱,排灰鬥(4)裝在箱體的下部、進出空氣口分別設在除塵箱的兩端,在除塵布袋上部設有機械式聲波清灰器(13),清灰器的輸出連接一個擴聲筒(7),擴聲筒朝向除塵袋。本實用新型保證布袋除塵器的工作效果,除塵器的清灰結構更合理,清灰更簡單徹底。
文檔編號B01D46/02GK2492294SQ0123726
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9日
發明者楊春根, 許誌慶 申請人:楊春根, 許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