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密腳晶片的吸放的部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6:20:4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IC製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於密腳晶片的吸放的部裝。
背景技術:
集成電路是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簡稱IC。採用一定的工藝,把一個電路中所需的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及布線互連一起,製作在一小塊或幾小塊半導體晶片或介質基片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有所需電路功能的微型結構;其中所有元件在結構上已組成一個整體,使電子元件向著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邁進了一大步。它在電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電路發明者為傑克·基爾比(基於鍺(Ge)的集成電路)和羅伯特·諾伊思(基於矽(Si)的集成電路)。
當今半導體工業大多數應用的是基於矽的集成電路。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半導體器件。它是經過氧化、光刻、擴散、外延、蒸鋁等半導體製造工藝,把構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所需的半導體、電阻、電容等元件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導線全部集成在一小塊矽片上,然後焊接封裝在一個管殼內的電子器件。其封裝外殼有圓殼式、扁平式或雙列直插式等多種形式。集成電路技術包括晶片製造技術與設計技術,主要體現在加工設備,加工工藝,封裝測試,批量生產及設計創新的能力上。
在對IC進行燒錄時,通過相機來判定晶片以及燒錄槽的位置,記錄下位置坐標,吸嘴杆的上下,通過氣缸控制,電機控制著吸嘴杆的旋轉,對晶片的位置進行微調,使之能夠精確的放置到燒錄槽中。但傳統的設備在機械運行時由於設備振動導致穩定性低,精確度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穩定性高,精確度高,採用雙吸嘴設計,有效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密腳晶片的吸放的部裝, 包括數位感應顯示器、位置相機、固定座板、氣缸、吸嘴杆座、吸嘴杆及電機,所述固定座板為立方體結構金屬塊,固定座板頂部固定設置有數位感應顯示器,固定座板一側設置有位置相機,固定座板另一側與所述氣缸外殼連接,所述氣缸的驅動軸垂直向下設置,氣缸的驅動軸與吸嘴杆座連接,所述吸嘴杆座頂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活塞軸垂直向下與吸嘴杆連接,所述吸嘴杆自吸嘴杆座向正下方穿出。
優選的,位置相機正下方設置有相機光源,所述相機光源通過L形連接塊與所述固定座板側面連接。
優選的,電機的驅動軸端部設有連軸器,所述連軸器與吸嘴杆相互連接。
優選的,吸嘴杆座為橫放的凹字形結構金屬塊,吸嘴杆座上設置有上軸承孔、下軸承孔及張緊螺栓孔,上軸承孔與下軸承孔同軸設置,所述上軸承孔外側的吸嘴杆座上設有張緊螺栓孔,所述吸嘴杆座外側面與所述氣缸的驅動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數位感應顯示器、位置相機、固定座板、氣缸、吸嘴杆座、吸嘴杆及電機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穩定性,精確度,並且採用雙吸嘴設計,有效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2)位置相機正下方設置有相機光源,可在位置相機使用過程中為位置相機進行補充光源,優化位置相機的使用效果,提高觀測的準確性。
(3)電機的驅動軸端部設有連軸器,當氣缸的驅動軸上下移動時可始終確保氣缸與吸嘴杆在同一直線上,進而提高設備的精確度。
(4)吸嘴座採用雙軸承間隔開,使得吸嘴杆能夠緊固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吸嘴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於密腳晶片的吸放的部裝, 包括數位感應顯示器1、位置相機2、固定座板3、氣缸4、吸嘴杆座5、吸嘴杆6及電機7,固定座板3為立方體結構金屬塊,固定座板3頂部固定設置有數位感應顯示器1,固定座板3一側設置有位置相機2,固定座板3另一側與氣缸4外殼連接,氣缸4的驅動軸垂直向下設置,氣缸4的驅動軸與吸嘴杆座5連接,吸嘴杆座5頂部設置有電機7,電機7的活塞軸垂直向下與吸嘴杆6連接,所述吸嘴杆6自吸嘴杆座5向正下方穿出。其結構簡單,通過數位感應顯示器1、位置相機2、固定座板3、氣缸4、吸嘴杆座5、吸嘴杆6及電機7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穩定性,精確度,並且採用雙吸嘴設計,有效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並且位置相機2正下方設置有相機光源8,所述相機光源8通過L形連接塊9與固定座板3側面連接。可在位置相機2使用過程中為位置相機2進行補充光源,優化位置相機2的使用效果,提高觀測的準確性。同時電機7的驅動軸端部設有連軸器10,連軸器10與吸嘴杆6相互連接。當電機7的驅動軸上下移動時可始終確保電機7與吸嘴杆6在同一直線上,進而提高設備的精確度。
如圖2所示,吸嘴杆座5為橫放的凹字形結構金屬塊,吸嘴杆座5上設置有上軸承孔5a、下軸承孔5b及張緊螺栓孔5c,上軸承孔5a與下軸承孔5b同軸設置,上軸承孔5a外側的吸嘴杆座5上設有張緊螺栓孔5c,吸嘴杆座5外側面與氣缸4的驅動軸連接。吸嘴杆座5採用雙軸承間隔開,使得吸嘴杆6能夠緊固穩定。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