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衝擊聲鐵軌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8:39:01 1
專利名稱:一種無衝擊聲鐵軌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鐵路鐵軌系統中鐵軌的結構,尤其是火車通過兩鐵軌接縫處 的無衝擊聲鐵軌。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火車通過兩鐵軌接縫處,發出衝擊振動聲,長久車輪變形,車輪 內的軸承壽命縮短,影響火車提速,現在有的地方,製成長鐵軌,或者把原來的 鐵軌焊接起來,變成100米、200米,但仍有衝擊振動聲,加上熱脹冷縮,不可 能把鐵軌製成無限長。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火車通過鐵軌接縫處產生衝擊振動聲,本實用新型研究出一種無衝 擊聲的鐵軌,也就是,火車通過兩鐵軌接縫處無衝擊聲。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現有鐵軌接縫處內側夾 板兩端製成有斜坡道夾板,這個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鐵軌外側夾板,還有接 縫處鐵軌,通過螺栓把三者緊固在一起,並且兩端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平面,比 原有接縫處鐵軌平面要低一些,其距離要小於防脫輪寬度,這樣火車輪子到鐵軌 接縫處之前,防脫輪沿著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的一頭坡道過去,到達兩端有斜 坡道的內側夾板平面,即到兩鐵軌接縫處,不衝擊鐵軌,承受火車重量的支承輪, 不壓在接縫處兩鐵軌平面上,防脫輪壓在內側夾板平面上,在鐵軌接縫處不產生 衝擊,然後火車防脫輪沿內側夾板另一頭坡道過去,這樣不管速度多快,不會在 鐵軌接縫處產生衝擊振動,達到無衝擊聲鐵軌之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火車通過兩鐵軌接縫處無衝擊振動聲,結構簡單, 施工方便,節省投資,給國家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無衝擊聲鐵軌的預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無衝擊聲鐵軌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無衝擊聲鐵軌的I - I剖視圖(反時針方向旋轉90° ) 圖4本實用新型無衝擊聲鐵軌火車車輪軸的主視圖。
圖中1、北面左邊原有鐵軌,2、 5、 7枕木,3、北面外側夾板,4、北面兩 端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6、北面右邊原有鐵軌,8、南面外側夾板,9、南面左 邊原有鐵軌,10、南面兩頭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11、南面右邊原有鐵軌,12、 緊固接縫處鐵軌和內側外側夾板的螺栓,13、 19車輪軸兩頭,14、 18承受火車 重量的支承輪,15、 17火車防脫輪,16、輪軸中間部份,20、 21防脫輪寬度,22、 23兩端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平面與接縫處鐵軌平面的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在
圖1中,北面鐵軌接縫處左、右兩鐵軌(1)、 (6),北面外側夾板(3), 與北面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4),通過6個螺栓(12),把它們緊固,然後固 定在枕木(2)、 (5)、 (7)上,構成一條固定鐵軌;南面鐵軌接縫處左、右兩鐵 軌(9)、 (11),南面外側夾板(8),南面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10),通過6 個螺栓(12),把它們緊固,然後固定在枕木(2)、 (5)、 (7)上,構成另一條固 定鐵軌這兩固定鐵軌內側寬度略大寧車輪軸上的防脫輪(15)、 (17)的外側距 離,這樣防脫輪(15)、 (17)在兩鐵軌之間,可以通過,支承輪(14)、 (18)分 別就能壓在鐵軌上,由於防脫輪高度(20)、 (21)略大於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 平面與接縫處鐵軌平面的距離(22)、 (23),火車從東向西行駛,經過兩鐵軌接 縫處之前,先沿著內側夾板(4)、 (10) —端坡道過去,無衝擊到達內側夾板(4)、
(10)平面上,支承輪(14)、 (18)到鐵軌接縫處不壓在接縫處鐵軌平面上,而 防脫輪壓在內側夾板(4)、 (IO)的平面上,不產生衝擊,然後,火車支承輪(14)、
(18)向西行駛,防脫輪沿著內側夾板(4)、 (10)另一端坡道過去,到北面左 邊鐵軌(1)和南面左邊鐵軌(9)的平面上也不產生衝擊。同理,火車從西向東 行駛,火車支承輪(14)、 (18)不壓在接縫處鐵軌平面上,而靠防銳輪壓在內側 夾板平面上,從西端向東端行駛,也不衝擊鐵軌接縫處。
權利要求1、一種無衝擊聲的鐵軌,在現有鐵軌接縫處,內側安裝兩個兩端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內側夾板平面要低於接縫處鐵軌平面,其特徵是外側夾板、兩端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與接縫處鐵軌通過螺栓緊固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衝擊聲鐵軌,其特徵是內側夾板兩端有 斜坡道,並且內側夾板平面要低於接縫處鐵軌平面,其距離略小於防脫輪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衝擊聲的鐵軌。在現有鐵軌接縫內側夾板兩端製成有斜坡道夾板,這個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鐵軌外側夾板,還有接縫處鐵軌通過螺栓把三者緊固在一起,並且兩端有斜坡道的內側夾板平面,比原有接縫處鐵軌平面要低,其距離要小於防脫輪寬度,火車輪子到鐵軌接縫處之前,先沿著兩端有斜坡道內側夾板的一頭坡道過去,到達內側夾板平面,即到兩鐵軌接縫處,然後沿內側夾板另一端坡道出去。承受火車重量的支承輪,不壓在接縫處兩鐵軌平面上,而靠防脫輪壓在內側夾板平面上。在鐵軌接縫處不產生衝擊。
文檔編號E01B11/00GK201187019SQ200820082740
公開日2009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4日
發明者林財勇 申請人:林財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