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體式防水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5:51:3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裝飾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建築用防水結構,特別是一種防水板。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房屋、高速公路、地鐵、立交橋等建築設施中,由於沒有設置防水裝置或僅僅採用簡單的防水裝置,在建成使用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易造成牆壁、樓層之間橋體等漏水、滲水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建築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舒適性。
現有的建築用防水結構大多為外牆防水板,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4804063U)公開的一種房屋一體式防水結構結構,包括四層機構,分別為防水層、防腐層、基材層和防火層,通過在防水層上表面開設若干凹槽,並在其側面開設若干圓孔達到防水作用,而實際上該專利的所謂防水僅僅指的是建築外牆的疏水作用,並沒有起到真正意義上的防水作用,另外,這種防水結構僅僅適用於外牆的疏水,無法適用於室內如衛生間、陽臺的防水,以及屋頂、天溝的等無法進行疏水排水的地方,這些地方由於長期環境潮溼以及積水影響,容易引起牆面滲水,目前的防水板無法做到長期有效的防止滲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防水效果好的一體式防水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一體式防水結構,包括連接於待施工處兩側的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包括若干層採用柔性材料製成的防護層,所述的防護層通過膠水粘結於待施工的縫隙或邊角,所述的防護層依次交錯疊加,所述的防護層之間通過膠水膠合而成。
採用柔性材料製成的防護層,由於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因此方便膠水的滲透和粘結,由於柔性防護層與膠水混合後的穩定性高,因此其防水性能得以保證。再者由於防護層和膠水均為柔性,因此防護結構具備一定的抗拉性和伸縮性,保證了熱脹冷縮的餘量,因此長期放置於室外也不會影響其防水效果。
在上述的一體式防水結構中,所述的防護板為平板式。平板式的防護層用於連接屋頂或露臺等地方的接縫處,由於接縫處容易滲水,因此通過在接縫的兩側粘結防護板,並且現場施工,直接將防護層與接縫兩側的水泥粘結,使得防護板與接縫兩側形成一體式連接,有效保證了接縫處的防水性能。平板狀的防護層也可以直接在內外牆面上進行施工,起到內外牆面的防水作用。
在上述的一體式防水結構中,所述的防護板通過彎折形成相互兩個垂直的直角邊。防護層設置呈相互垂直的直角邊,其目的在於直接作用於陽臺或露臺的直角處,防護層的兩側直接粘結於陽臺或露臺直角邊的兩側,並通過防護層依次膠合形成與直角邊一體式的防護板,從而實現陽臺或露臺直角交接處的防水。直角狀的防護層也可以直接在內外牆面上進行施工,在內外牆面的直角連接處通過一體式製作成型起到內外牆面的防水作用。
在上述的一體式防水結構中,所述的防護層採用玻璃纖維布製成,所述的膠水膠合時滲入玻璃纖維布內。
在上述的一體式防水結構中,所述的防護層採用無鹼玻璃纖維布製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一體式防水結構通過直接在易滲水或漏水的地方製作與牆體呈一體式的防水結構,使得接縫或陽臺直角處被防護層和膠水粘結,由於防護層和膠水的粘合穩定性,可徹底杜絕建築漏水滲水現象,由於防水層和膠水是直接在施工現場粘合,因此沒有任何裝配公差和安裝穩定性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防水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一體式防水結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一體式防水結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防水板;2、接縫;3、陽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防水結構安裝於屋頂或者露臺的接縫2處,包括連接於接縫2兩側的防護板,所述的防護板包括若干層採用柔性材料製成的防護層,所述的防護層通過膠水粘結於待施工的縫隙,所述的防護層依次交錯疊加,所述的防護層之間通過膠水膠合而成,所示的防護板為平板式。
採用柔性材料製成的防護層,由於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因此方便膠水的滲透和粘結,由於柔性防護層與膠水混合後的穩定性高,因此其防水性能得以保證。再者由於防護層和膠水均為柔性,因此防護結構具備一定的抗拉性和伸縮性,保證了熱脹冷縮的餘量,因此長期放置於室外也不會影響其防水效果。平板式的防護層用於連接屋頂或露臺等地方的接縫2處,由於接縫2處容易滲水,因此通過在接縫2的兩側粘結防護板,並且現場施工,直接將防護層與接縫2兩側的水泥粘結,使得防護板與接縫2兩側形成一體式連接,有效保證了接縫2處的防水性能。所述的防護層採用無鹼玻璃纖維布製成,所述的膠水膠合時滲入玻璃纖維布內。另外,製作成平板狀的防護層也可以直接在內外牆面上進行施工,起到對內外牆面的防水作用。
本一體式防水結構通過直接在易滲水或漏水的地方製作與牆體呈一體式的防水結構,使得接縫2或陽臺3直角處被防護層和膠水粘結,由於防護層和膠水的粘合穩定性,可徹底杜絕建築漏水滲水現象,由於防水層和膠水是直接在施工現場粘合,因此沒有任何裝配公差和安裝穩定性問題,可以有效提高防水效果。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結構原理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本防水結構安裝於陽臺3的直角折邊處,所述的防護板通過彎折形成相互兩個垂直的直角邊。防護層的兩側直接粘結於陽臺3直角邊的兩側,並通過防護層依次膠合形成與直角邊一體式的防護板,從而實現陽臺3直角交接處的防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