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撐杆減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0:14:3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撐杆減速器。
背景技術:
現有電動推桿所配置的減速器,其殼體採用塑膠件製作,殼體與前端蓋通過超聲波焊接,由於塑膠件變形較大,造成製作精度較差,同時為保證一定的強度,殼體厚度較厚,使得減速器整體體積較大;其次內齒圈採用分段式雙排齒圈,一級減速選用斜齒,二級減速為直齒,增大了工藝裝配產生的累積誤差,直齒傳動容易產生嚙合衝擊現象,噪聲較大,傳動精度不足。由於電動推桿結構要求更加小型化,因此相應地對減速器體積提出了更加小型精密化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之不足,提供一種體積小、傳動精度高、減速範圍大的電動撐杆減速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撐杆減速器,包括與電動推桿驅動電機固連的殼體、前蓋、後蓋,所述的殼體為上端開口、由金屬薄板衝壓製作的圓杯狀體,前蓋通過其連接環與殼體前端鉚扣連接,殼體內安裝有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的行星齒輪機構,所述的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安裝在驅動電機輸出軸上的一級太陽輪、緊貼殼體內圈設置的內齒圈,所述內齒圈的內壁上設有不分段整體式的漸開線斜齒,內齒圈內設有一級行星架和二級行星架,一級行星架上安裝有分別與一級太陽輪和內齒圈嚙合傳動的一級行星輪、向二級行星架傳遞動力的二級太陽輪,二級行星架上安裝有分別與二級太陽輪和內齒圈嚙合傳動的二級行星輪,前蓋內圈內安裝有含油軸承,二級行星 架輸出端與含油軸承內孔轉動配合,一級行星輪、二級行星輪與一級太陽輪、二級太陽輪具有相同的模數和齒數。
具體說,所述的殼體前端部具有周向均布的四個鉚扣折板,前蓋的連接環伸進殼體內,所述連接環上具有對應鉚扣折板的卡槽。
優選地,所述的內齒圈的內壁上具有的不分段整體式漸開線斜齒的齒數範圍為34~39,所述的行星齒輪機構的轉速減速比為19:1~24:1之間。
更優選地,所述的行星齒輪機構的轉速減速比為21:1~23:1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級行星架朝向一級太陽輪一側設有三個周向均布的一級固定軸,一級行星輪安裝在一級固定軸上,二級太陽輪設在一級行星架另一側面中心位置,二級行星架上設有三個或四個周向均布的二級固定軸,二級行星輪安裝在二級固定軸上與二級太陽輪嚙合傳動。
為實現減速器整體與驅動電機的固連,所述的後蓋卡設在殼體底部,後蓋通過緊固螺釘將殼體與驅動電機固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減速器殼體採用金屬薄板衝壓製作,體積小,結構強度及形位精度比塑膠件均有較大的提升;內齒圈採用不分段整體式斜齒,避免了分段製造及裝配產生的累計誤差,前蓋與殼體通過軸向鉚扣工藝連接固定,工藝簡單可靠,易於生產維修;行星齒輪機構均採用斜齒嚙合傳動,提高了傳動精度,運行更加平穩,負載能力更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 1-1.鉚扣折板 2.前蓋 2-1.連接環 2-2.卡槽 3.後蓋 4.一級太陽輪 5.內齒圈 6.一級行星架 7.二級行星架 8.一級行星輪 9. 二級太陽輪 10.二級行星輪 11.含油軸承 12.一級固定軸 13.二級固定軸14.緊固螺釘 15.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電動撐杆減速器,與電動推桿的驅動電機15傳動連接。包括殼體1、前蓋2、後蓋3,所述的殼體1為上端開口、由金屬薄板衝壓製作的圓杯狀體,前蓋2通過其連接環2-1與殼體1前端鉚扣連接,後蓋3卡設在殼體1底部,後蓋3通過緊固螺釘14將殼體1與驅動電機15固連,殼體1內安裝有與驅動電機15傳動連接的行星齒輪機構。
所述的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安裝在驅動電機15輸出軸上的一級太陽輪4、緊貼殼體1內圈設置的內齒圈5,所述內齒圈5的內壁上設有整體式的漸開線斜齒,內齒圈5內設有一級行星架6和二級行星架7,所述的一級行星架6朝向一級太陽輪4一側周向均布有三根一級固定軸12,每根一級固定軸12上安裝有分別與一級太陽輪4和內齒圈5嚙合傳動的一級行星輪8,一級行星架6另一側面中心位置安裝有向二級行星架7傳遞動力的二級太陽輪9;二級行星架7上周向均布有四個根二級固定軸13,每個根二級固定軸13安裝有分別與二級太陽輪9和內齒圈5嚙合傳動的二級行星輪10,前蓋2內圈內安裝有含油軸承11,二級行星架7輸出端與含油軸承11內孔轉動配合,從而將動力傳遞至電動推桿的絲杆部分。
上述內齒圈5具有的斜齒模數為0.5mm,齒數為38,一級太陽輪4、二級太陽輪9、一級行星輪8以及二級行星輪10的模數均為0.5mm,齒數均為10, 這種齒數的齒輪嚙合所得到的轉速減速比為23:1。
所述的殼體1前端部具有周向均布的四個鉚扣折板1-1,前蓋2的連接環2-1伸進殼體1內,所述連接環2-1上具有對應鉚扣折板1-1的卡槽2-2。在減速器整體安裝完畢時,將四個鉚扣折板1-1分別向內彎折進對應的卡槽2-2內,從而實現前蓋2與殼體1的鉚扣連接。
同時在一級行星架6、二級行星架7的圓環面上以及後蓋3內端面上均設有減磨墊片,以減少傳動件之間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中,減速器的殼體1採用金屬薄板衝壓拉伸件,使減速器整體外形尺寸更加小型化(殼體1外徑:≤30mm,殼體1長度:≤20mm),結構強度及形位精度比塑膠件均有較大的提升;內齒圈5採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呈圓管狀結構,不分段整體式0.5或0.6模數斜齒,使齒輪強度、齒形精度、降噪能力得以提高,避免了產品或模具由於分段製造及裝配產生的累計誤差增大,而管狀結構更易於保證塑件的尺寸精度及降低收縮變形;前蓋2與殼體1通過軸向鉚扣工藝連接固定,工藝簡單可靠,易於生產維修;行星齒輪機構均採用斜齒嚙合傳動,相對於直齒相而言,運行更加平穩,確保傳動比恆定,重合度較大,負載能力更強,一、二級行星輪8、10及一、二級太陽輪4、9採用相同的齒輪參數,使得各齒輪的嚙合中心距誤差更容易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僅有利於噪聲的抑制,還減少了零部件種類,降低成本。
上述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加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