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車亭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6:47:36
候車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候車亭,包括六根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上固定有頂篷,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以及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一燈箱,最左邊的第一立柱與最右邊的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的長度,頂篷兩側分別向外延伸有平臺,平臺上設有折邊;還包括第二立柱與第三立柱,第二立柱位於最左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相連接,第三立柱位於最右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相連接,第二立柱與最左邊第一立柱之間以及第三立柱與最右邊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二燈箱,第二燈箱上下端面上設有照明設備,至少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燈箱內設有站牌。該候車亭既可以在下雨天識別站牌信息,又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雨效果。
【專利說明】候車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候車亭。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使用的候車亭一般包括立柱,立柱上設有頂篷,頂篷主要為了方便公交乘客候車時遮陽、防雨用。還包括公交站牌與燈箱,燈箱主要用於擺放廣告,公交站牌是為了指引乘客乘車。然而目前設置的大多候車亭的公交站牌是設置在頂篷外面,當下大雨時,視線迷糊,乘客往往無法站在頂篷內就能看清楚站牌上的公交信息,需要靠近,這樣容易打溼乘客,極不方便,即便是不被打溼,在周圍光線較暗時,也無法看清楚站牌上的信息。目前候車亭在下大雨時,雨水就直接順著頂篷的側面垂直流下來,形成水簾,乘客進入候車亭時,極易被頂篷上流下來的雨水打溼,沒有很好的起到防雨的作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既能清楚的識別站牌信息且又能起到更好的防雨效果的候車亭。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候車亭,包括並排等高設置的六根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固定有呈弧形設置的頂篷,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以及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一燈箱,最左邊的第一立柱與最右邊的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的長度,所述頂篷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分別向外延伸形成一平臺,所述平臺上設有向上呈倒L型並內翻的折邊;還包括與第一立柱等高並平行設置的第二立柱與第三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於最左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相連接,所述第三立柱位於最右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相連接,所述第二立柱與最左邊第一立柱之間以及第三立柱與最右邊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二燈箱,所述第二燈箱上下端面上設有照明設備,至少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燈箱內設有站牌。在頂篷上延伸出一平臺,並在平臺上設置一折邊,下大雨時,落到頂篷上的雨水順著頂篷流到這個平臺上,並被折邊所阻擋,不會直接延著頂篷的寬度方向流下來,只會延著頂篷長度方向上的口子流下來,這樣乘車進入候車亭時不易被頂篷上的雨水打溼。站牌設置在第二燈箱內,由於照明設備的存在,可以清楚的了解站牌上的信息,而且兩個第二燈箱間距小於頂篷的間距,即站牌位於頂篷正下方而不是設置在頂篷外,起到了更好的防雨效果,不需要跑到頂篷外面去了解站牌信息。
[0005]進一步,所述第二立柱與最左邊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以及所述第三立柱與最右邊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的寬度,使整個第二燈箱位於頂篷正下方。
[0006]進一步,位於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與位於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長度相等,並比位於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長度長。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頂篷寬度方向上的折邊設計以及站牌位於頂篷下方,起到更好的防雨效果;2、站牌設置在燈箱內,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站牌信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候車亭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候車亭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候車亭,包括並排等高設置的六根第一立柱1,所述第一立柱I上固定有呈弧形設置的頂篷2,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以及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一燈箱3,最左邊的第一立柱與最右邊的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2的長度,所述頂篷2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分別向外延伸形成一平臺4,所述平臺4上設有向上呈倒L型並內翻的折邊5 ;還包括與第一立柱I等高並平行設置的第二立柱6與第三立柱7,所述第二立柱6位於最左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2相連接,所述第三立柱7位於最右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2相連接,所述第二立柱6與最左邊第一立柱之間以及第三立柱7與最右邊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二燈箱8,所述第二燈箱8上下端面上設有照明設備,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燈箱8內設有站牌,也可以是兩個第二燈箱8內都設有站牌。在頂篷2上延伸出一平臺4,並在平臺4上設置一折邊5,下大雨時,落到頂篷2上的雨水順著頂篷流到這個平臺4上,並被折邊5所阻擋,不會直接延著頂篷2的寬度方向流下來,只會延著頂篷2長度方向上的口子流下來,這樣乘車進入候車亭時不易被頂篷2上的雨水打溼。站牌設置在第二燈箱內,由於照明設備的存在,可以清楚的了解站牌上的信息,而且兩個第二燈箱間距小於頂篷2的間距,即站牌位於頂篷2正下方而不是設置在頂篷2外,起到了更好的防雨效果,不需要跑到頂篷2外面去了解站牌?目息。
[0012]所述第二立柱6與最左邊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以及所述第三立柱7與最右邊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2的寬度,使整個第二燈箱8位於頂篷2正下方。
[0013]本實施中,位於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與位於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長度相等,並比位於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長度長。
【權利要求】
1.候車亭,包括並排等高設置的六根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固定有呈弧形設置的頂篷,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以及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一燈箱,其特徵在於:最左邊的第一立柱與最右邊的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的長度,所述頂篷在寬度方向上的兩側分別向外延伸形成一平臺,所述平臺上設有向上呈倒L型並內翻的折邊;還包括與第一立柱等高並平行設置的第二立柱與第三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於最左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相連接,所述第三立柱位於最右邊第一立柱的頂篷寬度方向上並與頂篷相連接,所述第二立柱與最左邊第一立柱之間以及第三立柱與最右邊第一立柱之間分別設有第二燈箱,所述第二燈箱上下端面上設有照明設備,至少其中一個所述第二燈箱內設有站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候車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立柱與最左邊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以及所述第三立柱與最右邊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間的間距小於頂篷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候車亭,其特徵在於:位於左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與位於右邊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長度相等,並比位於中間兩根第一立柱之間的第一燈箱長度長。
【文檔編號】E04H1/12GK204186090SQ201420648755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9日
【發明者】麻衛平 申請人:寧海縣大唐郵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