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蝕消除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2 14:27:41 4
汽蝕消除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蝕消除裝置,設有泵體,其特徵在於泵體上設有汽蝕消除裝置,所述汽蝕消除裝置包括設有電動閥、控制裝置、進氣管、探管和流量探頭,所述泵體上設有通氣孔,泵體的進水口設有流量探頭,所述探管插在通氣孔中,探管的出氣口與泵體的汽蝕區相連通,進氣口經進氣管與大氣相連通,所述進氣管端設有電動閥,流量探頭和電動閥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對水泵的工作效率無影響,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汽蝕現象對水泵的重大危害,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等優點。
【專利說明】汽蝕消除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汽蝕消除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所謂汽蝕又稱空化,是液體的特殊物理現象。水泵在運行過程中,由於某些原因使泵內局部位置的壓力降到水在相應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力(汽化壓力)時,水就開始汽化生成大量的氣泡,汽泡隨水流向前運動,運動到壓力較高部位時,迅速凝結、潰滅。泵內水流中汽泡的生成、潰滅過程涉及到物理、化學現象,並產生噪聲、振動和對過流部件的侵蝕。這種現象稱為水泵的汽蝕現象。水泵在產生汽蝕的過程中,由於水流中含有汽泡,破壞了水流的正常流動規律,改變了流道內到過流面積和流動方向,因而葉輪與水流之間能量交換的穩定性遭到破壞,能量損失增加,從而引起離心泵的流量、揚程和效率的迅速下降,甚至達到斷流狀態。這種工作性能的變換,對於不同比轉數的水泵是不同的。
[0003]汽泡潰滅時,水流因慣性高速衝向汽泡中心,產生強烈的水錘,其壓強可達(33-5700)mpa,衝擊的頻率達2萬-3萬次/ s,這樣大的壓強頻率作用於過流部件上,引起金屬表面局部塑性變形與硬化變脆,產生疲勞現象,金屬表面開始呈峰窩狀,隨之應力更加集中,葉片出現裂縫和剝落。這就是汽蝕的機械剝蝕作用。
[0004]在低區生成汽泡的過程中,溶解於水中的氣體也從水中析出,所以汽泡實際是水汽和空氣的混合體。活波氣體(如氧氣)藉助汽泡凝結時所產生的高溫,對金屬表面產生化學腐蝕作用。
[0005]為了解決這種汽蝕現象,目前,有採用在葉輪外緣貼有防蝕塊,以增加葉輪的防蝕性,但解決不了汽蝕的實質性問題,使泵體的密封性能降低,也有採用回流增加入口壓力,將高壓液體被引入入口後,和入口流體混合於一體,其不足是造成泵的出液量降低,效率低下,還有的採用增加雙吸葉輪和採用誘導輪結構,其不足是:結構複雜,成本高。
[0006]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結構能夠徹底解決泵體內的這種汽蝕現象。
【發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工作效率高、徹底消除汽蝕現象的汽蝕消除裝置。
[0008]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9]一種汽蝕消除裝置,設有泵體,其特徵在於泵體上設有汽蝕消除裝置,所述汽蝕消除裝置包括設有電動閥、控制裝置、進氣管、探管和流量探頭,所述泵體上設有通氣孔,泵體的進水口設有流量探頭,所述探管插在通氣孔中,探管的出氣口與泵體的汽蝕區相連通,進氣口經進氣管與大氣相連通,所述進氣管端設有電動閥,流量探頭和電動閥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當泵開始工作時,裝在進水口處的流量探頭將信號輸送到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再根據設定的時間指令開啟電動閥,通過調節閥控制氣路開度,使大氣通過電動閥經進氣管和探管進入到汽蝕區,從而疏通了汽蝕區高壓汽泡的流通渠道,形成了高壓氣泡外的空氣保護層,這樣在保護層的減振作用下泵體得到了有效保護,同時氣流包裹著氣泡被疏散送出泵外。
[0010]本實用新型在進氣管的進氣端設有調節閥,通過調節閥上的調節螺釘來控制進氣管的氣路開度,實現微連通,從而獲得最佳運行狀態。
[0011]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對水泵的工作效率無影響,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汽蝕現象對水泵的重大危害,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等優點。
[001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圖1的左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汽蝕消除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是圖3中A-A的剖視圖。
[0017]圖5是圖3的俯視圖。
[0018]附圖標記:泵體1、電動閥2、進氣管3、探管4、流量探頭5、、調節閥6、支架7。【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0]如附圖所示,一種汽蝕消除裝置,設有泵體1,其特徵在於泵體上設有汽蝕消除裝置,所述汽蝕消除裝置包括電動閥2、進氣管3、探管4、流量探頭5和控制裝置,所述泵體I上設有通氣孔,泵體I的進水口設有流量探頭5,所述探管4插在通氣孔中,探管4的出氣口與泵體I的汽蝕區相連通,進氣口經進氣管3與大氣相連通,所述進氣管3上設有電動閥2,所述電動閥2和流量探頭5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當泵開始工作時,裝在進水口處的流量探頭5將信號輸送到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再根據設定的時間指令電動閥2延時開啟,使大氣通過電動閥2經進氣管3和探管4進入到汽蝕區,從而疏通了汽蝕區高壓汽泡的流通渠道,形成了高壓汽泡外的空氣保護層,這樣在保護層的減震作用下泵體得到了實質性的保護,同時,氣流包裹著汽泡被疏散送出泵外。
[0021 ] 本實用新型還可在進氣管3的進氣端設有調節閥6,所述調節閥6上的調節螺釘控制進氣管3的氣路開度,實現微連通,從而獲得最佳運行狀態。
[0022]實施例1:一種汽蝕消除裝置,設有泵體I或罐體,泵體I或罐體上設有汽蝕消除裝置,所述汽蝕消除裝置包括電動閥2、進氣管3、探管4、流量探頭5和控制裝置,所述泵體I或罐體上設有通氣孔,泵體I或罐體的進水口設有流量探頭5,所述探管4插在通氣孔中,探管4的出氣口與泵體I的汽蝕區相連通,進氣口經進氣管3與大氣相連通,所述進氣管3上設有電動閥2,所述電動閥2和流量探頭5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可將電動閥2固定在支架7上,支架7再固定在泵體I或罐體上,當泵或罐開始工作時,起初,水泵在低速運行和停止時,裝在進口處的流量探頭不會發出啟動信號,因此,進氣管始終處於關閉狀態,不會出現水泵與大氣相溝通,也就不存在水流出去的情況發生。當水泵進口的水達到設定的流速時,裝在進水口處的流量探頭5將信號輸送到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再根據設定的時間指令電動閥2延時開啟,使大氣通過電動閥2經進氣管3和探管4進入到汽蝕區,從而疏通了汽蝕區高壓汽泡的流通渠道,形成了高壓汽泡外的空氣保護層,這樣在保護層的減震作用下泵體得到了實質性的保護,同時,氣流包裹著汽泡被疏散送出泵外。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對水泵的工作效率無影響,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汽蝕現象對水泵的重大危害,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等優點。
[0023]水罐管節側壁
[0024]實施例2:—種汽蝕消除裝置,設有泵體I或罐體,泵體I上設有汽蝕消除裝置,所述汽蝕消除裝置包括電動閥2、調節閥6、進氣管3、探管4、流量探頭5和控制裝置,所述泵體I或罐體上設有通氣孔,泵體I的進水口設有流量探頭5,所述探管4插在通氣孔中,探管4的出氣口與泵體I的汽蝕區相連通,進氣口經進氣管3與大氣相連通,所述進氣管3上設有電動閥2,所述電動閥2和流量探頭5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所述進氣管3的進氣端設有調節閥6,通過調節閥上的調節螺釘來控制進氣管的氣路開度,實現微連通,從而獲得最佳運行狀態。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可將電動閥2固定在支架7上,支架7再固定在泵體I上,當水泵開始工作時,起初,水泵在低速運行和停止時,裝在進口處的流量探頭不會發出啟動信號,因此,進氣管始終處於關閉狀態,不會出現水泵與大氣相溝通,也就不存在水流出去的情況發生。當水泵進水口的水達到設定的流速時,裝在進水口處的流量探頭5將信號輸送到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再根據設定的時間指令電動閥2延時開啟,使大氣通過電動閥2經進氣管3和探管4進入到汽蝕區,為了獲得最佳的使用效果,根據現場泵體內的運行情況,再通過調整調節閥6上的調節閥6對進氣管3的進氣量進行微調,達到汽蝕區與大氣構成微連通的作用,從而疏通了汽蝕區高壓汽泡的流通渠道,形成了高壓汽泡外的空氣保護層,這樣在保護層的減震作用下泵體得到了實質性的保護,同時,氣流包裹著汽泡被疏散送出泵外。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上述結構,對水泵的工作效率無影響,徹底解決了長期以來汽蝕現象對水泵的重大危害,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使用可靠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蝕消除裝置,設有泵體,其特徵在於泵體上設有汽蝕消除裝置,所述汽蝕消除裝置包括設有電動閥、控制裝置、進氣管、探管和流量探頭,所述泵體上設有通氣孔,泵體的進水口設有流量探頭,所述探管插在通氣孔中,探管的出氣口與泵體的汽蝕區相連通,進氣口經進氣管與大氣相連通,所述進氣管端設有電動閥,流量探頭和電動閥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蝕消除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管的進氣端設有調節閥。
【文檔編號】F04D29/66GK203500131SQ201320641028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7日
【發明者】劉元成, 薛增旭, 李春魯 申請人:山東雙輪股份有限公司